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46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通风净化装置中第一过滤膜组利用离心式原理使空气中的悬浮物与空气分离后由重力作用缓慢到达集尘槽,第二过滤膜组通过静电吸附实现粉尘的停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中,地铁站台普遍安装了站台门系统,站台门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全高屏蔽门和半高安全门;其中,全高屏蔽门主要适用于地下站台,半高安全门主要适用于地上高架站

对于全高屏蔽门的全封闭结构,将地下站厅的站台侧和轨道侧安全隔离,使全高屏蔽门的两侧气流无法实现交换

[0003]目前地下站台大多采用全高屏蔽门结构,在春季和秋季这样温度适宜的季节里,为了保证站台侧的空气流通还需要开启通风系统强制换气,增加了地铁站台的能耗

通过在全高屏蔽门顶部设置通风窗,能够在非空调季节中通过控制通风窗的开闭实现站台侧与轨道侧的换气

在通行高峰期间站台内的人员密集且流动频繁,会降低站台侧空气质量,不符合通入轨道侧的空气要求,而传统的过滤通风窗结构不便控制通风大小,不适用现有地铁站台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和设置其上的通风窗

第一过滤膜组和第二过滤膜组,所述第一过滤膜组和所述第二过滤膜组分别对应站台侧和轨道侧设置在所述通风窗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过滤膜组包括集尘槽和位于其上方的沉降格栅,所述第二过滤膜组包括电离区和集尘区,所述集尘区位于所述电离区远离所述通风窗的一侧;所述通风窗包括动力装置

通风叶片和连接板,所述通风叶片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且均通过设置其上的曲柄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通风叶片通过设置其上的转轴与所述安装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任一所述通风叶片的所述转轴相连

[0006]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格栅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导流体

旋流体和分离体,所述导流体

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均沿第一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旋流体与相邻两所述导流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分离体与相邻两所述旋流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

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均设置为圆柱管结构,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远离所述通风窗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的底端均与所述集尘槽相连通,在所述导流体和所述旋流体朝向所述通风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均朝向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分离体上开口相对应,且位于相邻两所述旋流体之间;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相邻两所述分离体的间隙对应设置,且位于相邻两所述分离体之间,所述旋流体开口与相邻两所述导流体间隙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的内壁设置有波纹面,所述波纹面朝向开口设置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通风叶片的宽度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叠合的限位槽和压板;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通风叶片的一侧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对应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电离区和所述集尘区分别设置有电离丝和吸尘板,所述吸尘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电离丝设置在相邻两所述吸尘板之间,所述电离丝和所述吸尘板在通电后产生极性相反的电场

[0012]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应用于上述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过滤系统的制造过程中,将沉降格栅中若干导流体

旋流体和分离体的两端通过超声波焊接分别与安装框架前侧的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将通风窗中间位置的通风叶片作为驱动叶片,在其转轴顶部同轴套设一个连接轴,并突出安装框架顶部与动力装置连接;通风叶片设置为板式结构,并在其宽度两侧设置能够相互配合的叠合区域,通风叶片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造

[0013]进一步的,在沉降格栅与安装框架前侧底板的焊接过程中,通过限位座对沉降格栅中若干管体的一端进行限位,配合限位板组对远离限位座的一端进行焊接过程的稳定限位,其中:首先通过第一限位板配合限位座将若干分离体的一端与底板焊接固定;其次通过第二限位板配合限位座将若干导流体的一端与底板焊接固定;最后通过第三限位板配合限位座将若干旋流体的一端与底板焊接固定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限位座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柱,若干所述限位柱的排列与所述沉降格栅中若干管体的分布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块,在所述第三限位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宽度分别与所述分离体和所述旋流体上的开口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二限位板包括上下配合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在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限位块和多个第四限位块,在所述第三限位块和所述第四限位块上对应所述导流体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均设置为半圆弧槽,且槽口相对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过滤膜组设置有集尘分离区,具体包括位于沉降格栅下方的集尘槽;其中沉降格栅利用离心式原理使空气中的悬浮物与空气分离后通过重力作用缓慢到达集尘槽,最后通过集尘槽收集排出

第二过滤膜组包括连接通风窗的电离区,电离区后部
连接集尘区,通过静电吸附实现粉尘的停留

通过设置在通风窗前后两侧的第一过滤膜组和第二过滤膜组实现对通过空气的过滤和净化功能

[0016]控制通风窗的开闭实现站台侧和轨道侧空气的流通,具体由动力装置驱动任一通风叶片转动时,该通风叶片通过其上的曲柄驱动连接板移动,再通过连接板带动其余若干通风叶片转动

通风窗中通风叶片的开启角度变化控制着站台的进风量大小,通过调节进风量的大小,还能改变站台侧的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通风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通风净化装置中各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通风净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通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多个通风叶片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和设置其上的通风窗

第一过滤膜组和第二过滤膜组,所述第一过滤膜组和所述第二过滤膜组分别对应站台侧和轨道侧设置在所述通风窗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过滤膜组包括集尘槽和位于其上方的沉降格栅,所述第二过滤膜组包括电离区和集尘区,所述集尘区位于所述电离区远离所述通风窗的一侧;所述通风窗包括动力装置

通风叶片和连接板,所述通风叶片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且均通过设置其上的曲柄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通风叶片通过设置其上的转轴与所述安装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任一所述通风叶片的所述转轴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格栅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导流体

旋流体和分离体,所述导流体

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均沿第一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旋流体与相邻两所述导流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所述分离体与相邻两所述旋流体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

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均设置为圆柱管结构,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远离所述通风窗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的底端均与所述集尘槽相连通,在所述导流体和所述旋流体朝向所述通风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均朝向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分离体上开口相对应,且位于相邻两所述旋流体之间;所述第二导流板与相邻两所述分离体的间隙对应设置,且位于相邻两所述分离体之间,所述旋流体开口与相邻两所述导流体间隙对应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流体和所述分离体的内壁设置有波纹面,所述波纹面朝向开口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可调式通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叶片的宽度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叠合的限位槽和压板;所述曲柄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建鸣吕刚李杰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