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舱强化除氟及回收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纳舱强化除氟及回收氟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在光伏行业排放的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氟化物,如果直接排放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
[0003]目前,废水除氟工艺主要有吸附法
、
沉淀法
、
离子交换法和膜处理技术等
。
其中吸附法多用于低浓度含氟废水处理,存在吸附容量有限
、
吸附剂再生工序繁琐
、
易产生二次污染和工业经济性低等的问题
。
沉淀法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操作简单方便,运行成本低,可用于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但存在泥渣产量大
、
含水率较高
、
氟化钙含量低
、
氟资源回收利用难等问题
。
离子交换树脂法工艺简单,重复使用效果好,但存在树脂价格较高
、
再生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工业应用受限
。
膜处理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纳舱强化除氟及回收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晶粒排放模块
I、
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和出水排放模块
III
;所述晶粒排放模块
I
底部分为晶粒收集区(9)和含氟滤液收集区(7),晶粒收集区(9)用于收集沥水后的氟化钙晶粒,底部为锥形,设置排粒口(
21
)与外部管道相连,便于晶粒汇集并从底部排粒口(
21
)排出进入氟化钙晶粒收集器(
22
)中;含氟滤液收集区(7)底部有排水管(8),排至含氟原水收集池(
18
),重新进入系统进行除氟处理;含氟滤液收集区(7)上方放置晶粒筛网(6),滤网右侧壁上设有一排吹气管道(
20
),通过调节气体流速将晶粒筛网(6)上的氟化钙晶粒表面水分吹干,或将晶粒从晶粒筛网(6)上吹落至晶粒收集区(9);所述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底部为晶粒暂存区(
32
),结构呈锥形,设有压力传感器(
23
)和排口阀门(5),当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落下的氟化钙晶粒积累达到设定重量时,底部排口阀门(5)自动打开,原水进水阀门(
24
)关闭,氟化钙晶粒进入晶粒排放模块
I
中;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中部为圆筒结构,下侧设有原水进水管道(1)
、
沉淀剂加药装置(2)
、
硫酸加药装置(3)和氢氧化钠加药装置(4),原水与药剂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多层微纳舱反应区域(
28
);微纳舱(
10
)由左右两个
Y
型薄片(
11
)构成,中间放置氟化钙晶种(
12
);
Y
型薄片(
11
)为弹性材料,当反应的氟化钙晶粒(
12
)达到设定重量后,晶粒从微纳舱(
10
)中脱出自动落入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底部,同时,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底部还设有真空抽气装置(
19
),通过抽真空的方式辅助氟化钙晶粒(
12
)从微纳舱(
10
)中脱出;所述出水排放模块
III
为上方逐渐扩大的空腔结构,分为内筒(
26
)和外筒(
27
);内筒(
26
)和外筒(
27
)之间通过溢流堰(
13
)分隔,内筒(
26
)设有在线
pH
计(
14
),与微纳舱反应模块
II
底部的硫酸投加装置(3)和氢氧化钠加药装置(4)联动,用于调节微纳舱(
10
)内反应的
pH
;外筒(
27
)下方设有排水口(
29
)
、
回流口(
30
)和在线氟离子计(
15
),氟离子计(
15
)用于监测出水中的氟离子浓度,排水口阀门(
16
)和回流口处阀门(
17
)与在线氟离子计(
15
)联动;当外筒(
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慧锋,易力,杜平,俞言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