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DCs递送的耐热性纳米颗粒蛋白、纳米载体、免疫原性复合物和纳米颗粒疫苗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疫苗
,具体涉及靶向DCs递送的耐热性纳米颗粒蛋白、纳米载体、免疫原性复合物和纳米颗粒疫苗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使用纳米级支架(纳米支架)进行抗原递送是一个新兴疫苗领域。纳米支架具有明确的空间结构,允许引入多个抗原拷贝,并且在组织靶向、延长循环和专业抗原呈递细胞(APC)优先摄取方面非常有效。其中,非生物合成聚合物在抗原递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不精确的组装结构、非定向的抗原与支架化学耦合和较高的细胞毒性限制了其开发与应用。
[0003]近年来,与非生物合成聚合物相比,可能具有原子精确组装优势的纳米颗粒蛋白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作为多聚体抗原递送平台特别有吸引力。基于蛋白质的抗原呈递平台包括病毒样颗粒(VLP)和非VLP自组装蛋白。VLP由自组装的病毒包膜或衣壳蛋白组成,已被广泛用作临床试验和商业批准疫苗的平台。然而,稳定性差、表达产量低和宿主表达系统污染限制了VLP作为通用平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靶向DCs递送的耐热性纳米颗粒蛋白,其特征在于,由耐热性自组装蛋白的N端或C端通过连接肽连接靶向DCs的靶向肽得到;所述靶向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纳米颗粒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性自组装蛋白包括60聚体M301、突变M301、60聚体LS、酰基转移酶组分E2蛋白、聚合鞭毛蛋白丝或软骨寡聚基质蛋白。3.一种纳米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体包括第一纳米载体或第二纳米载体;所述第一纳米载体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热性纳米颗粒蛋白连接第一共价键得到;所述第一共价键和靶向肽分别连接在耐热性自组装蛋白的两端;所述第二纳米载体由耐热性自组装蛋白的N端或C端连接第一共价键得到;所述第一共价键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热性纳米颗粒蛋白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在制备纳米颗粒疫苗中的应用。5.一种免疫原性复合物,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载体和抗原单元;当所述纳米载体为第一纳米载体时,所述抗原单位为第一抗原单元;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良,范首东,张劲松,韩小虎,张燚,焦洋,祁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沃同泰凤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