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末端位置的自学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416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9
本申请提供了转向系统末端位置的自学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系统末端位置的自学习方法、装置、车辆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车辆领域中转向系统末端位置的自学习方法

装置

车辆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转向系统作为影响车辆性能和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过转向系统能够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以改变力的传递方向,从而改变车辆的运行路线和行驶方向

[0003]相关技术中,用户在转向过程中过度转动方向盘,会使转向器齿条在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导致转向器的齿轮和齿条发生碰撞,为避免这一现象,控制系统会设置在转向器左右两端的末端位置,当齿条接近末端位置时,控制系统便会减小助力从而防止齿条撞击

[0004]然而,相关技术的实施未考虑到由于每辆车的型号不同,转向系统在安装到整车上时每辆车会存在安装时的工艺误差,导致在学习到的末端位置过大时产生齿条末端撞击,在学习到的末端位置过小时产生转向不足,甚至出现无法转动方向盘的问题,从而影响车辆使用性能及用户行车安全,亟需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向系统末端位置的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方向盘的当前转速

当前方向盘手力矩和当前方向盘转角;在基于所述当前转速和所述当前方向盘手力矩判定转向系统满足预设自学习条件时,判断所述当前方向盘转角是否大于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或者所述当前方向盘转角是否小于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以及在所述当前方向盘转角大于所述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时,将所述当前方向盘转角作为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或者,在所述当前方向盘转角小于所述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时,将所述当前方向盘转角作为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并通过所述转向系统基于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控制车辆转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方向盘的当前转速

当前方向盘手力矩和当前方向盘转角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方向盘的当前转速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转速,并且所述当前方向盘手力矩是否小于或等于扭矩最大值且大于或等于扭矩最小值;在所述方向盘的当前转速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转速,并且所述当前方向盘手力矩小于或等于所述扭矩最大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扭矩最小值时,则判定所述转向系统满足所述预设自学习条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转向系统基于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控制所述车辆转向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边校核条件;若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小于或等于所述转向系统的第一末端位置最大值,并且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大于或等于所述转向系统的第二末端位置最小值,则判定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满足所述预设的单边校核条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满足所述预设的单边校核条件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是否满足预设的双边校核条件;若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之差小于所述转向系统总的末端位置最大值,且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之差大于所述转向系统总的末端位置最小值,则判定所述新的第一末端位置临时值和所述新的第二末端位置临时值满足所述预设的双边校核条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松张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