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379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搬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B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搬运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身
B
柱是很重要的受力结构,目前在车身
B
柱加工时需要对
B
柱材料进行加热后,在运输至模具中进行冲压,现有的对
B
柱材料和
B
柱成品在运输时,通常是采用钳子夹取边缘将其抬起来完成工作台之间的转移,而钳子夹取时力道不好控制,小了的话会掉落,大了的话会在
B
柱上留下印记,对
B
柱造成不利影响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其目的在于:对
B
柱材料进行搬运时,避免对造成伤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包括,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支撑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端的支撑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另一端的连接组件;以及,
[0006]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端部的安装筒,设置于所述安装筒底部的固定筒,设置于所述固定筒和所述安装筒中的吸附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安装筒之间的抽气组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筒中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吸盘,设置于所述安装部顶端的连接筒,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筒顶端

且位于所述安装筒中的第一活塞;
[0008]所述连接筒顶端滑动插接在安装筒中,所述连接筒底部与所述吸盘相通,所述连接筒顶部与所述抽气组件连接;
[0009]所述安装筒顶部与所述抽气组件相通,所述安装筒侧边设有排气孔,并且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抽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

且与所述连接组件在同一端的
U
型管,分别设置于所述
U
型管两个管道中的第二活塞和抽气部;
[0011]所述
U
型管设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抽气部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中;
[0012]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连接筒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相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安装筒顶部通过第二连接管相通;
[0013]所述安装筒侧边设有排气孔,并且所述排气孔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包括固定管和活动管,所述固定管位于所述安装筒与所述第一管道之间,所述活动
管位于所述安装筒内部

且与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
[0015]所述活动管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上方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吸盘外侧的安装环,弹性设置于所述安装环

且位于所述吸盘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
[0017]所述连接筒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固定

且滑动插接在所述安装筒中的支撑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筒体底部与所述吸盘之间伸缩软管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盘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并且所述吸盘底部呈喇叭状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抽气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电池

设置于所述电池上的电动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端部

且滑动插接在所述第一管道中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端部的第三活塞,以及与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的控制开关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的两个套环和一个把手,
[0021]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套环与所述电动伸缩杆之间;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把手端部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及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端部
L
形连接柱,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端部

且与所述安装筒固定的固定环,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
U
型管下方

[0023]此加工设备的有益效果:通过固定筒与加热后的
B
柱材料之间接触密封,并通过抽气组件将固定筒内部的气体抽取形成负压对
B
柱材料进行固定搬运,当
B
柱材料加工成成品后,通过吸附组件与
B
柱成品表面接触密封,并通过抽气组件抽吸形成负压对
B
柱进行固定运输

[0024]鉴于上述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25]因此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方法,避免在
B
柱加工时对其造成伤害

[00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设备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7]材料准备,将制作
B
柱的材料切割成适合的大小,并且将
B
柱材料加热到适宜的温度;
[0028]材料运输,利用固定筒与加热后的
B
柱材料表面接触,通过抽气组件将固定筒内部的气体抽走形成负压,并对
B
柱材料进行吸附固定,最后
B
柱材料运输放置到模具上;
[0029]冲压降温,启动冲压机对
B
柱材料进行冲压,形成
B
柱形状,并对
B
柱进行初步降温;
[0030]B
柱下料,利用固定筒与
B
柱表面接触,通过抽气组件将吸附组件伸出与
B
柱接触并抽气形成负压,对
B
柱进行吸附固定,最后将
B
柱移出模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单元
(100)
,所述安装单元
(100)
包括支撑柱
(101)
,设置于所述支撑柱
(101)
一端的支撑组件
(102)
,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
(101)
另一端的连接组件
(103)
;以及,固定单元
(200)
,所述固定单元
(200)
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
(103)
端部的安装筒
(201)
,设置于所述安装筒
(201)
底部的固定筒
(202)
,设置于所述固定筒
(202)
和所述安装筒
(201)
中的吸附组件
(203)
,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
(101)
与所述安装筒
(201)
之间的抽气组件
(20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
(203)
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筒
(202)
中的安装部
(203a)
,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203a)
上的吸盘
(203b)
,设置于所述安装部
(203a)
顶端的连接筒
(203c)
,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筒
(203c)
顶端

且位于所述安装筒
(201)
中的第一活塞
(203d)
;所述连接筒
(203c)
顶端滑动插接在安装筒
(201)
中,所述连接筒
(203c)
底部与所述吸盘
(203b)
相通,所述连接筒
(203c)
顶部与所述抽气组件
(204)
连接;所述安装筒
(201)
顶部与所述抽气组件
(204)
相通,所述安装筒
(201)
侧边设有排气孔
(201a)
,并且所述排气孔
(201a)
位于所述第一活塞
(203d)
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
(204)
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
(101)


且与所述连接组件
(103)
在同一端的
U
型管
(204a)
,分别设置于所述
U
型管
(204a)
两个管道中的第二活塞
(204b)
和抽气部
(204c)
;所述
U
型管
(204a)
设为第一管道
(204a

1)
和第二管道
(204a

2)
,所述抽气部
(204c)
位于所述第一管道
(204a

1)
中;所述第一管道
(204a

1)
与所述连接筒
(203c)
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
(204d)
相通,所述第二管道
(204a

2)
与所述安装筒
(201)
顶部通过第二连接管
(204e)
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
(204d)
包括固定管
(204d

1)
和活动管
(204d

2)
,所述固定管
(204d

1)
位于所述安装筒
(201)
与所述第一管道
(204a

1)
之间,所述活动管
(204d

2)
位于所述安装筒
(201)
内部

且与所述固定管
(204d

1)
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
(204d

2)
位于所述第一活塞
(203d)
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车身
B
柱热冲压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
(203a)
包括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八李虎张倩武大法李岛刘佳红薛良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