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361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包括混合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属于抗菌密胺树脂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密胺是一种高性能树脂材料,属于热固性塑料,它是由脂肪族醛类和芳香族胺经过缩聚反应而形成的聚合物密胺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航空航天

汽车

电子

电器

建筑

医疗器械等,常见的密胺制品包括电器绝缘件

模具

齿轮

轴承

车身部件

隔热材料等

[0003]抗菌密胺树脂是改性载银玻璃抗菌剂和密胺树脂置于复合分散装置中,搅拌同时接通高压电源进行静电分散,混合均匀,得到含改性载银玻璃的抗菌密胺树脂,但是目前的复合分散装置如高速混合机并不存在静电分散效果,且由于密胺树脂为粉末状,在高混过程中容易跑到叶轮与混合室的间隙和死角,间隙和死角处的物料由于叶轮旋转摩擦,容易变色;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静电分散

避免间隙和死角处的物料变色的高速混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包括混合罐

出料单元

底座

电机,所述混合罐安装在底座上,在所述混合罐旁设有为混合罐的混合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出料单元位于所述混合罐斜下方;
[0008]所述混合罐包含罐体和进料斗,所述罐体铰接有活动开合的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
[0009]驱动轴和叶轮,所述驱动轴一端贯穿罐体底部正中间后与电机机械连接,位于罐体内部的另一端则安装有叶轮;
[0010]静电分散单元,分布在罐体和顶盖上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静电分散单元包含第一金属板,安装在叶轮与罐体底面的驱动轴上;
[0012]第二金属板和绝缘壳,在所述顶盖底部正中间开有放置第二金属板的容置槽,所述绝缘壳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嵌于容置槽中,再将所述第二金属板安装进绝缘壳中;
[0013]接电头

高压电源和接地线,接电头数量若干,其中一个接电头安装在顶盖上与第二金属板电连接,接电口裸露在顶盖外表面,另外一个接电头安装在罐体底部与第一金属板电连接,接电口裸露在罐体外部,且这个接电头通过接地线接地,每个接电头都与高压电源通过电线电连接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金属板为边缘向上翘起的圆板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金属板的直径
d1
小于所述罐体内部直径
d2。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金属板为表面焊接有若干放电块,所述放电块为圆锥状,圆锥尖朝下

[001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绝缘壳为顶部边缘设置有硅胶圈的桶状结构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罐体包含外壳

内胆

流水腔

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内胆位于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外壳连接,在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有供冷却液流动的流水腔,所述外壳的顶部开有与流水腔流通的进液口,靠近出料单元的外壳底部开有供物料流出的出液口

[001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混合罐还包括在所述驱动轴与罐体的连接处设置的密封件

[002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密封件包含安装在驱动轴上的轴套;
[0021]位于轴套与罐体之间的密封外壳;
[0022]在所述密封外壳上开有在同一水平面的两个流动口所述流动口与流水腔连通;
[0023]位于流动口水平线上下两侧的密封外壳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002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为截面为
Y
型的密封圈

[002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出料单元包含挡料板

电缸以及出料筒,电缸固定安装在出料筒外表面,所述电缸的输出端贯穿出料筒的筒体后安装有挡料板,挡料板活动遮挡罐体底部的出料口,实现当电缸回缩时,裸露出料口,高度混合的物料将会从出料口排出,电缸伸长时,封闭出料口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进料单元将改性载银玻璃抗菌剂和密胺树脂放进混合罐中,利用电机驱动叶轮后,叶轮高速旋转后促进改性载银玻璃抗菌剂和密胺树脂分散均匀,而分布在罐体底部和顶盖上的分散单元,使得位于罐体内部的物料分散开,避免物料团聚,同时因为静电场的结构设计,使得物料带电荷朝向顶盖方向移动,减少位于叶轮下方的物料,从而达到在高混过程中不跑到叶轮与混合室的间隙和死角,也就不存在物料摩擦变色的情况,分散过后的物料从出料单元排出

[0028]本专利技术第二金属板为表面焊接有若干放电块,所述放电块为圆锥状,圆锥尖朝下,更有利于第二金属板释放电荷,且位于顶盖上也不容易堆积物料,难以清洗

[0029]本专利技术外置有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口,利用循环泵对位于流水腔的冷却液进行冷热循环,来实现对罐体的冷却,提高实用性,实现对混合罐进行冷热循环的目的

[0030]本专利技术利用冷热循环结合密封件,实现动密封,而冷却液的存在,会降低驱动轴的整体温度,即便发生物料跑到叶轮与混合室的间隙和死角,间隙和死角处的物料也不会因为叶轮旋转摩擦发生变色问题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的混合罐结构平面示意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的静电分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的静电分散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的罐体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
(10)、
出料单元
(20)、
底座
(30)、
电机
(40)
,所述混合罐
(10)
安装在底座
(30)
上,在所述混合罐
(10)
旁设有为混合罐
(10)
的混合提供动力的电机
(40)
,所述出料单元
(20)
位于所述混合罐
(10)
斜下方;所述混合罐
(10)
包含罐体
(101)
和进料斗
(102)
,所述罐体
(101)
铰接有活动开合的顶盖
(111)
,所述顶盖
(111)
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料斗
(102)
;驱动轴
(103)
和叶轮
(104)
,所述驱动轴
(103)
一端贯穿罐体
(101)
底部正中间后与电机
(40)
机械连接,位于罐体
(101)
内部的另一端则安装有叶轮
(104)
;静电分散单元
(105)
,分布在罐体
(101)
和顶盖
(11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分散单元
(105)
包含第一金属板
(151)
,安装在叶轮
(104)
与罐体
(101)
底面的驱动轴
(103)
上;第二金属板
(152)
和绝缘壳
(153)
,在所述顶盖
(111)
底部正中间开有放置第二金属板
(152)
的容置槽
(1

1)
,所述绝缘壳
(153)
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嵌于容置槽
(1

1)
中,再将所述第二金属板
(152)
安装进绝缘壳
(153)
中;接电头
(154)、
高压电源
(155)
和接地线,接电头
(154)
数量若干,其中一个接电头
(154)
安装在顶盖
(111)
上与第二金属板
(152)
电连接,接电口裸露在顶盖
(111)
外表面,另外一个接电头
(154)
安装在罐体
(101)
底部与第一金属板
(151)
电连接,接电口裸露在罐体
(101)
外部,且这个接电头
(154)
通过接地线接地,每个接电头
(154)
都与高压电源
(155)
通过电线电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
(151)
为边缘向上翘起的圆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密胺树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
(151)
的直径
d1
小于所述罐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俊沐颜阿南陈招娣林新兴林渊智余立苏羽航黄益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