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用户投资意愿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规划和电气仿真建模
;具体为基于用户投资意愿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大量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
,
DG)
接入使得配电网由简单辐射状网络变为多端有源网络,势必带来配网规划和运行的改变,如使得配电网的潮流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畸变,造成原有保护整定方案失效
。
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充分承载与高效利用,配电网急需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性能影响的模型和计算方法
。
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性能影响一般量化为电网承载力
(power gridhosting capability)
或接纳容量的计算
。
[0003]本专利技术中所定义的承载力为在满足设备热稳定
、
电能质量
、
短路电流等指标运行规定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用户投资意愿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待分析配电网分为电气上相互独立的各馈线组或分区;
(2)
对每个馈线组或分区建立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承载力计算模型,约束涉及电压偏移
、
电压波动
、
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
(3)
对每个馈线组或分区模型采用基于用户投资意愿和分布式电源容量装机增长灵敏度方法求解;
(4)
将各馈线组或分区指标求和得到待分析配电网的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承载力指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投资意愿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
中多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承载力计算模型为:
s.t.|I
b
|≤I
b,max b∈
Ω
B
ꢀꢀꢀꢀꢀꢀꢀꢀꢀꢀꢀꢀꢀꢀꢀꢀꢀꢀꢀ
(2)(1
‑
ε
L
)U
N
≤U
i
≤(1+
ε
H
)U
N i∈
Ω
N
ꢀꢀꢀꢀꢀꢀꢀꢀꢀꢀꢀꢀꢀꢀꢀꢀꢀꢀ
(3)d
i
≤d
max i∈
Ω
N
ꢀꢀꢀꢀꢀꢀꢀꢀꢀꢀꢀꢀꢀꢀꢀꢀꢀꢀꢀꢀꢀꢀ
(4)I
D,i
≤I
D,max i∈
Ω
N
ꢀꢀꢀꢀꢀꢀꢀꢀꢀꢀꢀꢀꢀꢀꢀꢀꢀꢀꢀꢀꢀꢀꢀ
(5)THD
V
≤THD
Vmax
ꢀꢀꢀꢀꢀꢀꢀꢀꢀꢀꢀꢀꢀꢀꢀꢀꢀꢀꢀꢀꢀꢀꢀꢀꢀ
(6)THD
I
≤THD
Imax
ꢀꢀꢀꢀꢀꢀꢀꢀꢀꢀꢀꢀꢀꢀꢀꢀꢀꢀꢀꢀꢀꢀꢀꢀꢀꢀꢀꢀ
(7)I
PCC,h
≤I
PCCmax,h
ꢀꢀꢀꢀꢀꢀꢀꢀꢀꢀꢀꢀꢀꢀꢀꢀꢀꢀꢀꢀꢀꢀꢀ
(8)I
′
op,k
>
I
D,k k∈
Ω
K
ꢀꢀꢀꢀꢀꢀꢀꢀꢀꢀꢀꢀꢀꢀꢀꢀꢀꢀꢀꢀꢀꢀꢀ
(9)I
″
op,k
>
I
′
op,D(k) k∈
Ω
K
ꢀꢀꢀꢀꢀꢀꢀꢀꢀꢀꢀꢀꢀꢀꢀꢀꢀꢀꢀꢀꢀꢀꢀ
(10)I
″′
op,k
>
I
L,k,max k∈
Ω
K
ꢀꢀꢀꢀꢀꢀꢀꢀꢀꢀ
(11)S
DG,i
≤S
max,i i∈
Ω
DG
ꢀꢀꢀꢀꢀꢀꢀꢀꢀꢀꢀꢀꢀꢀꢀꢀ
(12)
上述模型中的符号说明如下:
1)
公式
(1)
为目标函数,式中:
m
表示运行方式编号;
C
H
(m)
为运行方式
m
下的最大承载力;
S
DG,i
(m)
为运行方式
m
下节点
i
的
DG
最大可接入容量;为简化公式表达,下文
C
H
(m)
和
S
DG,i
(m)
采用
C
H
和
S
DG,i
表示;
2)
公式
(2)
为线路的容量约束,式中:
I
b
为馈线段
b
上流过的电流;
I
b,max
为馈线段
b
能够输送的最大电流;
Ω B
为系统所有馈线段集合;
3)
公式
(3)
为电压偏移约束,式中:
U
N
为标称电压;
U
i
为相应运行方式下节点
i
的电压幅值;
Ω
N
为系统所有节点集合;
ε
H
和
ε
L
分别为技术导则规定的电压偏差上限和下限;
4)
公式
(4)
为电压波动约束,式中:
d
i
为相应运行方式下节点
i
的电压波动百分值;
d
max
为技术导则规定的电压波动最大允许值;
5)
公式
(5)
为短路电流约束,式中:
I
D,i
为相应运行方式下节点
i
的短路电流;
I
D,max
为技术导则规定的短路电流最大允许值;
6)
公式
(6)、(7)
和
(8)
为谐波约束,式中:
THD
V
和
THD
I
分别是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和电流谐波畸变率;
THD
Vmax
和
THD
Imax
分别是技术导则规定的电压和电流谐波畸变率最大允许值;
I
PCC,h
和
I
PCCmax,h
分别为注入公共连接点的第
h
次谐波电流分量
(
方均根值
)
及其允许的最大值;
7)
公式
(9)、(10)
和
(11)
为继电保护约束,继电保护约束需要校验开关的电流三段式保
护整定是否满足相应要求;其中,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Ⅰ段
)
需要躲过保护线路段末端最大短路电流,定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
)
按照保护线路段末端故障与相邻下游开关线路段Ⅰ段保护配合整定,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Ⅲ段
)
按照躲过保护线路段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公式
(9)、(10)
和
(11)
中:
I
′
op,k
,
I
″
op,k
和
I
″′
op,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淳,杨帆,沈煜,蔡勇,闵怀东,雷杨,胡伟,胡成奕,陈鹤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