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硅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331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氮化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氮化硅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氮化硅粉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硅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氮化硅材料制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氮化硅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伤残

缺陷等问题引起的修复重建一直是生物医疗方面的一项难题,生物植入物移植伴随着排斥及感染的问题,对其来源

术者操作及术后管理要求较高,同时,对其尺寸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氮化硅材料具有断裂韧性高

抗压强度与人体骨骼相似的特点,可以满足种植物的基本力学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力学性能和骨结合性,氮化硅植入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热点

[0003]使用现有技术制备出的氮化硅植入物普遍存在结构单一

缺陷多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人想到通过熔融沉积打印技术解决结构单一的问题,但是由于熔融沉积打印技术对陶瓷喂料的要求较高,导致打印得到的氮化硅植入物坯体层间的结合强度差,极易出现开裂或分层现象,力学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氮化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将氮化硅粉末

烧结助剂与乙醇混合,干燥处理后得到陶瓷配方粉;
[0006]将所述陶瓷配方粉与组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机玻璃

聚苯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微晶蜡粉和分散剂;<br/>[0007]将所述混合物冷却造粒,得到陶瓷喂料;
[0008]通过熔融沉积打印设备对陶瓷喂料进行打印,得到氮化硅植入物坯体;
[0009]对氮化硅植入物坯体进行排胶和烧结处理,得到氮化硅植入物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机玻璃熔融软化温度为
140

160℃
,高密度聚乙烯熔融软化温度
125

135℃
,聚苯乙烯熔融软化温度
80

100℃
,微晶蜡粉熔融温度
65

75℃
,组合物中的各组分温度分布取向梯度分明,熔融温度范围广,高温粘度大,能够获得高固相含量的氮化硅陶瓷喂料,各组分相互协同有利于提高对陶瓷配方粉的沾染力,在后续熔融沉积打印过程中,能够提高粉体之间的粘结力度,进而提高坯体的层间结合力,缓解或避免坯体发生开裂的现象,使得制备得到的氮化硅植入物结构多样化

气孔缺陷少

密度高

变形量小,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0011]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氮化硅粉末为
85

95
份,所述烧结助剂为5~
15
份;所述氮化硅粉末的粒径为
0.5
~2μ
m。
[0012]优选的,所述烧结助剂包括氧化钇

氧化镱

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3]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的干燥温度为
60

80℃
,干燥时间不低于
24h
;干燥处理后过
60
目筛,得到陶瓷配方粉

[0014]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物中陶瓷配方粉为
70

82
份,组合物为
18

30
份;
[0015]所述陶瓷配方粉与组合物的混合方式为密炼混合,密炼温度为
180

210℃
,密炼时间不低于
4h。
[0016]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中有机玻璃为
35

50
份,聚苯乙烯为
10

20
份,高密度聚乙烯为
10

15
份,微晶蜡粉为
10

15
份,分散剂为3~
10


[0017]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有机玻璃主要起到骨架支撑作用,防止坯体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变形;聚苯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起坯体增强作用,防止坯体碎裂和缺损;微晶蜡粉作为润滑剂,用于润湿陶瓷粉体,增加粉体与组合物的沾染能力;分散剂可避免粉料团聚,导致组合物和陶瓷配方粉的包裹不均匀

因此,本技术方案中各组分相互协同

共同作用

缺一不可,若组合物中的各组分配比超出本技术方案的范围,容易导致组合物无法完全包裹陶瓷配方粉,或者导致坯体破裂产生分层,严重影响坯体强度

[0018]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硬脂酸

油酸

羧基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9]优选的,所述熔融沉积打印设备的打印参数包括:
[0020]喷嘴直径为
0.3

0.8mm
,切片厚度为
0.2

0.5mm
,打印流量为
80

130

f
,打印速度为
80

150

v
,打印温度为
150

180℃。
[0021]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打印参数调控其打印熔融粘度,与陶瓷喂料的配方体系相结合,能够提高打印得到的坯体层间结合强度,增加层间结合力,有利于制备得到结构多样化且力学性能良好的氮化硅植入物

[0022]优选的,所述排胶处理包括:
[0023]第一阶段:以
5℃/h
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至
210

230℃
,保温2~
5h

[0024]第二阶段:以
10℃/h
的升温速率,从第一阶段的保温温度升至
600

700℃
,保温3~
6h。
[0025]本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第一阶段进行塑基低温成份排塑处理,在第二阶段进行塑基高温成份排塑处理

[0026]优选的,所述烧结处理包括:
[0027]第一阶段:以
180

240℃/h
的升温速率,在3~
5MPa
的压力下,从室温升至
1400

1500℃
,保温1~
3h

[0028]第二阶段:以
150

180℃/h
的升温速率,在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氮化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氮化硅粉末

烧结助剂与乙醇混合,干燥处理后得到陶瓷配方粉;将所述陶瓷配方粉与组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机玻璃

聚苯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微晶蜡粉和分散剂;将所述混合物冷却造粒,得到陶瓷喂料;通过熔融沉积打印设备对陶瓷喂料进行打印,得到氮化硅植入物坯体;对氮化硅植入物坯体进行排胶和烧结处理,得到氮化硅植入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氮化硅粉末为
85

95
份,所述烧结助剂为5~
15
份;所述氮化硅粉末的粒径为
0.5
~2μ
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包括氧化钇

氧化镱

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干燥处理的干燥温度为
60

80℃
,干燥时间不低于
24h
;干燥处理后过
60
目筛,得到陶瓷配方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物中陶瓷配方粉为
70

82
份,组合物为
18

30
份;所述陶瓷配方粉与组合物的混合方式为密炼混合,密炼温度为
180

210℃
,密炼时间不低于
4h。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中有机玻璃为
35

50
份,聚苯乙烯为
10

20
份,高密度聚乙烯为
10

15
份,微晶蜡粉为
10

15
份,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伶徐先豹王营营毕鲁南王晓东王伟伟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