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型催化剂和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8305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漂浮型催化剂和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材料化学技术领域,以解决利用太阳光的能力不佳以及催化剂回收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漂浮型催化剂和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化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漂浮型催化剂和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
(MOFs)
作为一种多功能催化剂材料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MOFs
材料是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产生的,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晶体结构,在污染物吸附

荧光传感

催化

载药

气体储存与分离

样品前处理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0003]但是,
MOFs
材料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瓶颈问题,比如,在作为光催化剂时,大多数
MOFs
由于带隙较宽而不能对可见光产生响应,使得这些材料在利用太阳光时受到限制

[0004]传统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多为粉末状存在,虽然对一些场景下的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但其在水中易发生絮凝,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漂浮型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基底材料和负载材料组成,所述基底材料为膨胀珍珠岩,所述负载材料为
MIL

88A(Fe)、MIL

101(Fe)、ZIF

67

ZIF
‑8中的一种,所述
MIL

88A(Fe)
由金属盐
FeCl3·
6H2O
和有机配体富马酸混合室温搅拌制得,所述
MIL

101(Fe)
由通过金属盐
FeCl3·
6H2O
和有机配体对苯二甲酸混合并在
60℃

95℃
下搅拌制得,所述
ZIF

67
由金属盐
CoNO3·
6H2O
和有机配体2‑
甲基咪唑混合室温搅拌制得,所述
ZIF
‑8金属盐
Zn(NO3)2和有机配体2‑
甲基咪唑混合室温搅拌制得
。2.
权利要求1的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材料为
MIL

88A(Fe)
,对所述膨胀珍珠岩进行表面修饰后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IL

88A(Fe)
负载到其表面和孔道中,包括:膨胀珍珠岩的前处理:将所述膨胀珍珠岩加入到
0.1mol/L

HNO3溶液中浸泡搅拌,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所述膨胀珍珠岩,待洗涤水
pH
值为中性后将所得的所述膨胀珍珠岩烘干备用;膨胀珍珠岩的表面修饰:将前处理好的所述膨胀珍珠岩浸泡到加有盐酸多巴胺的三
(
羟甲基
)
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后将浸泡好的所述膨胀珍珠岩用
10mmol/L
的三
(
羟甲基
)
氨基甲烷缓冲液冲洗;催化剂的制备:将表面修饰后的所述膨胀珍珠岩利用缓冲液冲洗后立即放入预先配置好的
FeCl3·
6H2O
溶液和富马酸溶液中浸渍
30min
,重复3次,后将所述
FeCl3·
6H2O
溶液倒入富马酸溶液中室温搅拌
22h

26h
,后将得到橙色固体颗粒捞出,洗涤烘干后,即得到漂浮型催化剂材料
MIL

88A(Fe)@EP。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FeCl3·
6H2O
用去离子水溶解,富马酸用乙醇溶解,
V
乙醇

V

=1:
0.5
~1:2;所述
FeCl3·
6H2O
与富马酸的摩尔浓度之比,
M
FeCl3
·
6H2O

M
富马酸
=1:
0.5
~1:
2。4.
权利要求1的漂浮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材料为
MIL

101(Fe)
,对所述膨胀珍珠岩进行表面修饰后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IL

101(Fe)
负载到其表面和孔道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所述膨胀珍珠岩的前处理:将所述膨胀珍珠岩加入到
0.1mol/L

HNO3溶液中浸泡搅拌,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所述膨胀珍珠岩,待洗涤水
pH
值为中性后将所得的所述膨胀珍珠岩烘干备用;所述膨胀珍珠岩的表面修饰:将前处理好的所述膨胀珍珠岩浸泡到加有盐酸多巴胺的三
(
羟甲基
)
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后将浸泡好的所述膨胀珍珠岩用
10mmol/L
的三
(
羟甲基
)
氨基甲烷缓冲液冲洗;催化剂的制备:将表面修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臣刘广池衣晓虹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