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29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3
一种镜头单元,其在透镜以平行于接收表面的方式被移动和调节之后固定并保持所述透镜从而在光轴方向上使所述透镜定位,所述镜头单元包括:透镜保持件,其构造为保持所述透镜并且包括所述接收表面;加压构件,其构造为固定到所述透镜保持件;和弹性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透镜压靠于所述透镜保持件并且位于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透镜之间,其中,所述透镜保持件包括供工具插入的开口,所述工具用于通过对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加压来以平行于所述接收表面的方式移动和调节所述透镜,并且所述透镜的位置被所述加压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固定。位置被所述加压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固定。位置被所述加压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单元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镜头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可以进行用于调节透镜光轴的偏心调节(decentering adjustment),以符合近来对较高像素分辨率和相机小型化的需求。在一些情况下,使用塑料透镜作为透镜。
[0003]日本特开2007

065017号公报讨论了在执行透镜的偏心调节的情况下保持透镜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7

065017号公报讨论的技术中,透镜保持构件设置有固定爪,以将透镜夹持并暂时稳固在固定爪与接收表面之间。在将透镜暂时稳固在固定爪与接收表面之间之后,在调节销穿过通孔加压透镜侧表面的状态下执行透镜的偏心调节,并且穿过开口引入粘合剂以固定透镜。
[0004]在日本特开2007

065017号公报讨论的技术中,在执行偏心调节之后,使用粘合剂来粘接并固定透镜。然而,在这种构造中,在粘接并固定具有低亲水性的塑料透镜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够高的粘接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发生脱粘,使得透镜可能偏离偏心调节位置。如果增加各固定爪的推力以消除使用粘合剂来固定的需要,则塑料透镜的滑动负载在偏心调节期间增加,这使得难以精细调节透镜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6]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镜头单元,该镜头单元能够在执行塑料透镜的偏心调节的构造中减小透镜与调节位置的位置偏差。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镜头单元,其在透镜以平行于接收表面的方式被移动和调节之后固定并保持所述透镜从而在光轴方向上使所述透镜定位,所述镜头单元包括:透镜保持件,其构造为保持所述透镜,所述透镜保持件包括所述接收表面;加压构件,其构造为固定到所述透镜保持件;和弹性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透镜压靠于所述透镜保持件,所述弹性构件位于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透镜之间,其中,所述透镜保持件包括供工具插入的开口,所述工具用于通过对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加压来以平行于所述接收表面的方式移动和调节所述透镜,并且所述透镜的位置被所述加压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固定。
[0008]从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立体图。
[0010]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0011]图3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12]图4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0013]图5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前的立体图。
[0014]图6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后的立体图。
[0015]图7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后的侧截面图。
[0016]图8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17]图9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18]图10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0019]图11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12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0021]图13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期间的侧截面图。
[0022]图14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15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0024]图16是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17是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前的立体图。
[0026]图18是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7]图19是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前的立体图。
[0028]图20是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后的立体图。
[0029]图21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22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0031]图23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前的立体图。
[0032]图24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后的立体图。
[0033]图25是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后的侧截面图。
[0034]图26是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立体图。
[0035]图27是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立体图。
[0036]图28是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期间的侧截面图。
[0037]图29是根据第十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之前的立体图。
[0038]图30是根据第十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在偏心调节期间的立体图。
[0039]图31是根据第十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40]图32是根据第十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0041]图33是根据第十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7说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镜头单元。
[0044]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100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设备100的分解立体图。摄像设备100包括摄像镜头单元200和图像传感器单元300。
[0045]摄像镜头单元200包括前侧壳体构件50和后侧壳体构件51。摄像镜头单元200包括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光学系统从被摄体侧(与图像传感器单元300所在侧相反)起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1、第二透镜组2和第三透镜组3。
[0046]前侧壳体构件50位于被摄体侧,后侧壳体构件51位于摄像镜头单元200。前侧壳体
构件50利用螺钉等固定到后侧壳体构件51。
[0047]第一透镜组1通过热嵌塞(thermal caulking)等固定到前侧壳体构件50。第二透镜组2由透镜保持件24保持。透镜保持件24与导杆52接合,并且透镜保持件24在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O的方向上被可移动地支撑。透镜保持件24还与导杆53接合,并且通过导杆53限制透镜保持件24绕导杆52的旋转。透镜保持件24保持第二组齿条25。第二组齿条25与包括致动器(诸如步进马达等)的第二组驱动部56的导螺杆部接合。通过第二组驱动部56旋转导螺杆部以使透镜保持件24和第二组齿条25在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O的方向上移动。透镜保持件24、第二组齿条25、第二透镜组2、加压构件26和弹性构件27组成镜头单元20。下面将详细说明镜头单元20。
[0048]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单元,其在透镜以平行于接收表面的方式被移动和调节之后固定并保持所述透镜从而在光轴方向上使所述透镜定位,所述镜头单元包括:透镜保持件,其构造为保持所述透镜,所述透镜保持件包括所述接收表面;加压构件,其构造为固定到所述透镜保持件;和弹性构件,其构造为将所述透镜压靠于所述透镜保持件,所述弹性构件位于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透镜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件包括供工具插入的开口,所述工具用于通过对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加压来以平行于所述接收表面的方式移动和调节所述透镜,并且所述透镜的位置被所述加压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开口是通孔和缺口中的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透镜保持件的侧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透镜保持件螺纹接合并固定到所述透镜保持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倾斜成所述外周表面朝向所述透镜的与所述透镜保持件接触的表面逐渐远离所述透镜的光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还包括板构件,其中,所述板构件位于所述透镜与所述弹性构件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μ1<μ6;μ3<μ6;或者μ4<μ6,其中,“μ1”表示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加压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μ3”表示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板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μ4”表示所述板构件与所述透镜之间的摩擦系数,“μ6”表示所述透镜与所述透镜保持件之间的摩擦系数。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还包括板构件,其中,所述板构件位于所述加压构件与所述弹性构件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μ2<μ6;μ3<μ6;或者μ5<μ6,其中,“μ2”表示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透镜之间的摩擦系数,“μ3”表示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板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μ5”表示所述板构件与所述加压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μ6”表示所述透镜与所述透镜保持件之间的摩擦系数。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板构件是固定光圈。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包括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从所述开口暴露。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包括凸部,所述凸部从
所述开口暴露。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凸部设置在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处。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单元,其中,所述透镜的外周表面包括凹部,并且所述凹部从所述开口暴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翔太吉田雅未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