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206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40
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其包括:引流管,设置于腹部手术区域处;冲洗结构,与引流管连通,包括伸入引流管内部的冲洗管,用于对腹部手术区域处排出液体的稀释与冲洗;振动结构,包括内部结构,设置在引流管前端,能够反复膨大与复原进而反复带动引流管前端部分的膨大与复原,形成侧方引流口外侧周围液体振动;和外部结构,设置于体外,与内部结构连通或互连;反复挤压操作外部结构实现内部结构的膨起与复原,内部结构随冲洗结构一起工作;内部结构为内部囊体,外部结构为弹性充注球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引流装置
,具体为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腹腔手术后,通常需要在腹腔置入引流管,且引流管的一端设置在腹部手术区域处,目的是将腹腔内可能产生的积液引流出体外,以避免因腹腔压力过大而引发后续并发症

但目前临床治疗中,常规的腹腔液体虽可通过引流管顺畅地引出体外,但腹腔手术后仍不可避免手术区域感染可能

一旦手术区域出现感染,或胃肠吻合口瘘则会有脓液或脓苔导致术区感染

[0003]这些脓液或脓苔或粪便经常会封堵侧方引流口,当此类物质聚集在腹部手术区域周围时就会造成引流管的堵塞

目前解决引流管堵塞的方式通常为在引流管内部管径较细的冲洗管上外接冲洗袋,通过生理盐水经由冲洗管输入的方式冲洗稀释腹部手术区域附近的黏稠液体,达到排出黏稠液体的目的

[0004]但现有技术的冲洗方式因冲洗速度较低,故而冲洗的效率较低

目前输液式的冲洗方式仅能稀释黏稠液体,很难对腹部手术区域附近的脓苔及粪便块进行处理,易造成脓苔及粪便堵塞引流管上侧方引流口,针对上述问题,临床通常尚缺乏有效的方式来解决

[0005]故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提高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振动频率可以达到将侧方引流口周围的堵塞物质自侧方引流口脱离,进而达到侧方引流口通畅,能够将腹腔液体引出的目的

如何有效地提高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的振动频率,且不会对腹腔手术后的手术区域造成损伤,是解决腹腔手术后有效引流核心关键问题

目前,在体外捏住松开的引流管本身的方式仅仅达到引流管内部的液体振动,且振动作用力小,较难引起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的振动

本专利技术则是通过使引流管周围液体振动将堵塞在侧方引流口上的堵塞物质带离的方式解决引流管堵塞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其包括,引流管,用于通过腹部伸入到肠道吻合术后的腹部手术区域处,引流管前端设置有方便引流的侧方引流口;冲洗结构,包括伸入引流管内部的冲洗管和体外侧的冲洗袋,冲洗袋内含冲洗液;冲洗管与冲洗袋连通;还包括,振动结构,包括内部结构,设置在引流管前端,能够被反复膨大与复原,过程中带动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的振动;外部结构,设置于体外,与内部结构连通或互连;反复挤压操作外部结构实现内部结构的膨起与复原;和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实现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互连互通;
当腹腔感染时,引流管

冲洗结构与振动结构同时工作,冲洗结构将感染区域液体稀释,在体外反复挤压操作外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的互连互通,控制内部结构的反复膨大与复原,引起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振动,使得脓苔或粪便远离侧方引流口,避免侧方引流口堵塞

[0007]进一步,使用时,引流管

冲洗结构与振动结构同时工作,通过控制外部结构的操作频率达到控制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振动频率的目的,频率越高,振动的速度越快,达到振碎粪便块或脓苔块或者使粪便块或脓苔脱离侧方引流口的效率提高的目的;同时工作的冲洗结构保证对侧方引流口周期液体的稀释,保证液体进入侧方引流口的顺畅,保证引流管的顺畅工作

需说明振动频率不会造成对腹部手术区域周围组织的损伤;与冲洗结构同时工作可以保证侧方引流口周围的液体不黏稠,振动效果更佳,避免因液体黏稠造成的振动波形成困难

[0008]进一步,未使用状态,内部结构缩在引流管内部且直径小于引流管直径,内部结构的设置对引流管的内径没有影响;使用状态下,内部结构的膨起后的最大外径大于引流管内径,内部结构的可收缩膨起部分自引流管伸出;具体为内部结构外径较引流管内径大的部分自引流管伸出

[0009]进一步,未使用状态下,内部结构的横截面积占据引流管内部空间不超过二分之一

[0010]进一步,使用时,未膨起状态下内部结构呈收缩状态,不遮挡或覆盖侧方引流口;膨起状态下,内部结构也不遮挡或覆盖侧方引流口,同时引流管设有方便液体引流的侧方引流口

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整个的操作过程不对侧方引流口造成干扰,保证全过程的振动都对侧方引流口周围的贴附组织有振动作用

[0011]进一步,在引流管前端设置软质喇叭形开口结构,软质喇叭形开口结构的最小内径不小于引流管内径,内部结构在喇叭形开口结构内膨起

进一步,使用前,喇叭形开口结构呈收缩状态,且收缩状态的喇叭形开口结构的直径小于引流管内径;使用时在内部结构的作用下张开

此种设置可以达到通过利用软质喇叭形开口结构的收缩与张开状态提高振动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喇叭形开口结构的厚度较引流管小,软度较引流管高;因为喇叭形开口结构为较引流管软且薄的结构,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干扰,且更加容易被内部结构支撑打开

另外打开的喇叭形开口结构更利于较大的脓苔或粪便通过此口引流出

[0012]进一步,内部结构为内部囊体;连接结构为连通管;内部囊体与外部结构通过连通管连通,外部结构为能够为内部结构反复充气或充液的充注结构

未使用状态下,内部囊体为未充盈状态,外径小于引流管内径,其中优选以收缩状态设置在引流管前端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保证引流管置入与取出时,不会因为内部结构的设置影响整个引流管的置入与取出过程的操作安全性

[0013]进一步,将内部囊体固定设置在引流管前端部分侧壁上,膨起时,内部囊体的外径较引流管内径大
1—3mm
,内部囊体的膨起不会对引流管的内径造成影响,内部囊体周向全部接触引流管侧壁

此种设置既可以保证对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的振动性,又能避免内部囊体膨起对侧方引流口周围组织的二次损伤,最终保证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0014]有益效果
[0015]通过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配合,实现内部结构的膨起与复原动作,进而达到实
现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振动,清除堵塞在侧方引流口周围的脓苔或粪便等的目的

另通过控制外部结构的操作频率实现对内部结构膨起频率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振动频率的控制,消除引流管堵塞问题,最终实现通畅引流的目的

[0016]内部囊体的膨起与复原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技术方案,膨起及恢复动作实现非常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引流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引流管与振动结构结合且内部囊体未膨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引流管前端部分设置喇叭形开口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防堵引流装置,其包括:引流管,用于通过腹部伸入到肠道吻合术后的腹部手术区域处,引流管前端设置有方便引流的侧方引流口;冲洗结构,包括伸入引流管内部的冲洗管,和体外侧的冲洗袋,内含冲洗液,冲洗管与冲洗袋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结构,包括内部结构,设置在引流管前端,能够被反复膨大与复原,过程中带动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的振动;外部结构,设置于体外,与内部结构连通或互连;反复操作外部结构实现内部结构的膨起与复原;和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实现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连通或互连;当腹腔感染时,引流管

冲洗结构与振动结构同时工作,冲洗结构将感染区域液体稀释,在体外反复挤压操作外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的连通或互连,控制内部结构的反复膨大与复原,引起侧方引流口周围液体振动,使得脓苔或粪便远离侧方引流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未使用状态,内部结构收缩在引流管内部且直径小于引流管直径,内部结构的设置对引流管的内径没有影响;使用状态下,内部结构膨起后的最大外径略大于引流管内径,且内部结构的可收缩膨起部分自引流管伸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未膨起状态下内部结构呈收缩状态,不遮挡或覆盖侧方引流口;膨起状态下,内部结构也不遮挡或覆盖侧方引流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引流管前端伸出设置软质喇叭形开口结构,软质喇叭形开口结构的最小内径大于等于引流管内径,内部结构在喇叭形开口结构内膨起;使用前喇叭形开口结构呈收缩状态,使用时在内部结构的作用下张开;喇叭形开口结构的厚度较引流管小,质软程度较引流管高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部结构为内部囊体,连接结构为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峻岭汪欣王爱丽雷利利庞晓丛陈国卫吴涛王鹏远姜勇武颖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