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74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涉及机房冷热通道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机架,通过冷通道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冷通道内的温度,第一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冷通道的温度通过智能算法对冷凝机制冷的温度进行调节,通过热通道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热风通道内的温度,第三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调节导向风扇的转速,可防止能源浪费和增加降温效果,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空气里杂质颗粒的含量,通过第二控制器控制旋转叶轮转动,通过静电过滤网对空气里的杂质颗粒进行吸附,处理后的空气会通过出气管排出,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空气内部杂质颗粒的含量,防止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房冷热通道
,尤其涉及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应用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性能,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逐渐成为行业标准,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中,服务器设备和冷却设备通常放置在同一个机房内,空气循环不够流畅,导致冷空气和热空气相互混合,冷却效率低下,这样的环境下,设备容易过热,降低了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被引入

[0003]据检索中国专利技术公开号:
CN114206085A
公开了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包括机房

位于机房内部的两列机柜列队

位于机房外的制冷设备;其中机柜列队的一侧与机房内侧壁之间预留有第一冷气道,且两个机柜列队之间预留有第一热气道;其中机柜列队包括若干行单排柜体,该通气气道为第二热气道或第二冷气道,该第二热气道与第一热气道连通,该第二冷气道与第一冷气道连通;且第二热气道与第二冷气道在同一列机柜列队中为交替分布;本申请扩大了冷热气道的体积,对送回风的气流效果更有利;制冷设备与机房之间通过开百叶窗送风的方式,适应性更灵活;可以减少部分区域的吊顶,减少工程量及相关费用,同时热回风区域也更大,更有利于气流的循环
r/>[0004]然而在实施以上方技术方案时,存在以下问题;上述专利技术可以减少部分区域的吊顶,减少工程量及相关费用,同时热回风区域也更大,更有利于气流的循环,然而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冷通道和热通道的温度智能调整热气管道的排热速度和冷气管道的制冷温度,这会导致能源过度浪费或者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气流的流动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根据冷通道和热通道的温度智能调整热气管道的排热速度和冷气管道的制冷温度,这会导致能源过度浪费或者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且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气流的流动会导致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使用效果和寿命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包括装置机架,所述机架的前方连接有第一滑动门,所述第一滑动门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机架内部均连接有机柜,所述机柜内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右侧设置有冷通道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柜后方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右侧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右侧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制冷机构上方连接有空气循环管道,所述空
气循环管道的前端连接有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后方设置有第二滑动门,所述空气循环管道内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后方设置有导向风扇,所述导向风扇后方设置有第三控制器,所述热风通道前方设置有热通道温度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机架内部焊接有机柜,所述机柜开设有散热孔

[0008]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外壳

压缩机

冷凝器

蒸发器

冷气出口

第一控制器,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制冷外壳,所述制冷外壳内部设置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为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为管道连接,所述制冷外壳螺纹连接有冷气出口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冷通道温度传感器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冷凝器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外壳

进气管

旋转叶轮

第二控制器

静电过滤网

出气管

电源孔,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除尘外壳,所述除尘外壳顶部螺纹连接有进气管,所述除尘外壳螺纹连接有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空气质量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除尘外壳滑动连接有静电过滤网,所述除尘外壳外侧涂有树脂涂层,所述除尘外壳螺纹连接有出气管,所述除尘外壳开设有电源孔

[0012]优选的,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所述空气循环管道一端贯穿制冷外壳与压缩机管道连接,所述空气循环管道另一端与热风通道管道连接,所述热风通道内部卡接有活性炭过滤网

[0013]优选的,所述热风通道内部螺纹连接有导向风扇,所述导向风扇与第三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与热通道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
将本装置放置在所需使用的地点,将数据中心服务器放置在机柜上,上电后,数据中心服务器会通过机柜上开设的散热孔将数据中心服务器工作产生的热量排放在热风通道内;
[0016]S2、
热通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风通道内的温度并传输在第三控制器上,第三控制器通过接收的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智能控制导向风扇的转动速度,并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导向风扇会引导热气进入压缩机内;
[0017]S3、
进入压缩机后的热气,会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管道传输在冷凝器内,第一控制器根据从冷通道温度传感器获取的冷通道温度进而通过智能算法控制冷凝器对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的温度,冷凝器会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入蒸发器后会被迅速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低温低压的气体通过冷气出口排出;
[0018]S4、
空气质量传感器会检测当前的空气杂质并将数据传输在第二控制器上,如杂质过高第二控制器会控制旋转叶轮开启,这时除尘外壳内部行成负压,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除尘外壳内部,静电过滤网会捕捉空气中在杂质和颗粒,防止影响设备的工作和寿命,经过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出气管排出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
通过冷通道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冷通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在第一控制器上,第一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冷通道温度并通过智能算法对冷凝机制冷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冷通道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通过热通道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检测热风通道内的温度,并将热风通道温度传输在第三控制器上,第三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调节导向风扇的转速进而使热通道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这样就可以根据冷管道和热管道内的温度进行调节,防止能源浪费和增加降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包括装置机架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1)
的前方连接有第一滑动门
(2)
,所述第一滑动门
(2)
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
(3)
,所述机架
(1)
内部均连接有机柜
(4)
,所述机柜
(4)
内部设置有散热孔
(5)
,所述散热孔
(5)
的右侧设置有冷通道温度传感器
(6)
,所述机柜
(4)
后方设置有制冷机构
(7)
,所述制冷机构
(7)
右侧设置有除尘机构
(8)
,所述除尘机构
(8)
右侧设置有空气质量传感器
(9)
,所述制冷机构
(7)
上方连接有空气循环管道
(10)
,所述空气循环管道
(10)
的前端连接有热风通道
(11)
,所述热风通道
(11)
后方设置有第二滑动门
(12)
,所述空气循环管道
(10)
内部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
(13)
,所述活性炭过滤网
(13)
后方设置有导向风扇
(14)
,所述导向风扇
(14)
后方设置有第三控制器
(15)
,所述热风通道
(11)
前方设置有热通道温度传感器
(1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1)
内部焊接有机柜
(4)
,所述机柜
(4)
开设有散热孔
(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通道封闭的数据中心机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
(7)
包括制冷外壳
(701)、
压缩机
(702)、
冷凝器
(703)、
蒸发器
(704)、
冷气出口
(705)、
第一控制器
(706)
,所述机架
(1)
上方设置有制冷外壳
(701)
,所述制冷外壳
(701)
内部设置有压缩机
(702)
,所述压缩机
(702)
与冷凝器
(703)
之间为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
(703)
与蒸发器
(704)
之间为管道连接,所述制冷外壳
(701)
螺纹连接有冷气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