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多模式出行路径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出行路径规划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多模式出行路径规划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
、
机动化不断加速,特别是步入“准私家车时代”以后,大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且受到以交通拥堵为特征的的困扰
。
在此背景下,引导公众出行选择公交出行方式是当前推进绿色出行发展的首要任务
。
[0003]多模式公交出行系统将不同的出行方式连接在一起,通过结合每种方式的优点,既满足了乘客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又提高了便捷性,具有较大的潜力
。
与单一模式路径规划相比,多模式环境下的路径规划更为复杂
。
从出行者的角度来看,满足多种标准的出行路径方案更适应个体的特殊需要
。
[0004]现有的多模式公交出行路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现有的多模式路径规划模型往往只针对单个目标进行优化,没有结合出行者个人的出行偏好给出最适合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多模式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文件发布,获取公交
、
地铁的站点
、
公用停车场位置,分别构建公交
、
地铁及停车场位置的无权有向网络图;步骤2:利用获取公交
、
地铁的站点
、
公用停车场位置,筛选地铁站点设定范围内的公交站点和停车场位置,建立地铁
‑
公交
‑
小轿车复合无权有向网络;所述设定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包括:以步行时间
、
公共交通通勤时间和驾车时间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来设定,或者以地铁站点为中心,向外辐射
500
米或以上范围来设定;步骤3:基于站间的行驶距离及公交
、
地铁
、
汽车的行驶速度,在不考虑道路突发情况且一直匀速行驶的条件下,获取公交
、
地铁
、
汽车在各站点之间的平均行驶时间,作为地铁
‑
公交
‑
小轿车复合无权有向网络的行驶时间权重;步骤4:基于地图导航出的站点之间的步行距离,获取三种交通工具的停车站点之间的步行距离,作为无地铁
‑
公交
‑
小轿车复合无权有向网络的步行距离权重;步骤5:基于城市交通管理规定,获取公交
、
地铁不同站点之间的单人出行费用,依据出行者的出行人数,计算使用公交
、
地铁两种交通方式的出行费用;基于汽车燃油费或充电桩使用费用,结合使用汽车的里程,计算使用汽车的出行费用,作为地铁
‑
公交
‑
小轿车复合无权有向网络的出行费用权重;步骤6:基于用户的出行感知,采用李克量表法对用户对于不同交通方式的舒适度进行量化;将一天时间分为早晚高峰
、
平行时段,分别获取公交
、
地铁两种出行方式在早高峰
、
平行时段
、
晚高峰的舒适度,作为无权有向网络图的舒适度权重;其中舒适度由等待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程度
F
及交通拥挤程度
S
两个方面决定;步骤7:实时获取道路流量,判断汽车在该道路是否通行,作为地铁
‑
公交
‑
小轿车复合无权有向网络的是否堵车权重;汽车通行舒适度,其函数值为;步骤8:基于停车场的实时监控摄像头,实时获取
P+R
停车场是否存在空余位置,判断停车场是否可以停车,作为地铁
‑
公交
‑
小轿车复合无权有向网络的停车场是否存在空位权重;是否存在空位,其函数值为
=
;式中:为在
j
站点的
P+R
停车场是否有空位;当停车场没有空位时,;当停车场有空位时,;为停车场是否有空位的函数值;步骤9:基于所建立的无权有向网络,以出行者的出行时间
、
出发地
、
目的地
、
出行人数作为输入,综合考虑包括:出行者在出行时间
、
出行费用
、
步行时间
、
交通状况的出行偏好建立出行路径规划模型,交通状况包括:是否拥挤
、
是否堵车和停车场位置;步骤
10
:采用贪婪算法求解出行路径规划模型,得到多模式出行路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多模式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无权有向网络图的建立具体如下:公交和地铁的拓扑网络模型描述为:公交和地铁的拓扑网络模型描述为:,
;式中:
、
为经过合并处理后的抽象公交
、
地铁站点;为公交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弧段集合;为地铁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弧段集合;表示每条公交线路与站点的对应关系集,用于描述公交线路经过的站点;表示每条地铁线路与站点的对应关系集,用于描述地铁线路经过的站点;()为公交时刻表集合,其中表示车次
、
表示出发时间
、
表示到达时间;为地铁时刻表集合,其中表示列车编号
、
表示出发时间
、
表示到达时间;步行和小汽车网络模型描述为:, ; 式中:
、
分别为步行网络
、
小汽车道路网络对应的道路节点集合;
、
分别为步行模式下站点之间
、
小汽车模式下停车场之间的连接弧段集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多模式出行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合无权有向网络建立具体如下:1)筛选地铁站点:确定需要考虑的地铁站点;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城市或地区的地铁线路和站点,或者选择设定范围内的地铁站点;2)筛选公交站点:确定地铁站点设定范围内的公交站点;通过查询地铁站点周围的公交站点信息,或者使用地图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与每个地铁站点相邻的公交站点;3)建立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的连接关系:根据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的位置信息,建立地铁
‑
公交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为无向连接弧段,表示地铁和公交之间的换乘关系;4)筛选小轿车停车场:确定地铁站点设定范围内的小轿车停车场集合;通过查询地铁站点周围的停车场信息,或者使用地图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与每个地铁站点相邻的小轿车停车场;5)建立地铁站点和小轿车停车场的连接关系:根据地铁站点和小轿车停车场的位置信息,建立地铁
‑
小轿车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为无向连接弧段,表示地铁和小轿车之间的换乘关系;6)建立复合网络:将得到的连接关系合并到一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