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165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接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包括:封盖板;所述封盖板上间隔均匀地固连有两组连接板;所述封盖板上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头与两组连接板之间电路连通;所述封盖板上设置有电极修复机构;电极修复机构检测连接板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之间的连接,在连接处松动或连接板与热铆钉之间裂开时,进行修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电极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极接触,从而控制器通过连接头和检测电极与连接板和热铆钉进行连通,通过检测电流通过的大小检测连接板与热铆钉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同时修复块内的锡膏盒内的锡膏挤出挤压管,落到连接板与热铆钉连接的部位,并进行加热,冷却后锡膏凝固,完成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接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池是指用于驱动电动车辆的主要能源储存装置

目前,主要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是锂离子电池,包括锂铁磷酸铁锂电池

锂镁酸锰锂电池

锂钴酸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

长寿命

快速充电

环保和低碳排放以及可循环利用等特点;新能源汽车通常使用电池单体连接到一起,形成一定的电压和容量,以提供足够的电能支持电动车辆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铆接的方式,将电池的电极与接线装置之间进行连接;新能源汽车在长时间行驶后,接线装置与铆钉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等情况,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行驶,从而造成局限性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包括:封盖板;所述封盖板上间隔均匀地固连有两组连接板;所述封盖板上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位于所述连接板前方;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两组所述连接板与新能源汽车电池两端的电极通过热铆钉进行铆接;所述封盖板上固连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两组所述连接板之间电路连通;所述封盖板上设置有电极修复机构;所述电极修复机构检测连接板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之间的连接,在连接处松动或连接板与热铆钉之间裂开时,进行修补

[0006]优选的,所述电极修复机构包括安装盖板

安装块

检测块和修复块;所述安装盖板覆盖在所述封盖板上方;所述安装盖板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移动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盖板和所述移动块内固连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固连有丝杆;所述安装盖板上的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内的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块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伸缩槽;所述检测块和所述修复块均安装在所述伸缩槽内;所述伸缩槽与所述检测块和所述修复块之间固连有伸缩电动推杆;所述检测块上安装有检测电极;所述修复块上固连有锡膏盒;所述锡膏盒内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锡膏盒上固
连有挤压电动推杆;所述挤压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压板固连;所述锡膏盒下端固连有挤压管;所述修复块上设置有加热块

[0007]通过检测电极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极接触,从而控制器通过连接头和检测电极与连接板和热铆钉进行连通,通过检测电流通过的大小检测连接板与热铆钉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同时修复块内的锡膏盒内的锡膏挤出挤压管,落到连接板与热铆钉连接的部位,并进行加热,冷却后锡膏凝固,完成加固

[0008]优选的,所述伸缩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检测块与所述滑动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检测块之间固连有复位弹簧;所述检测块上固连有斜块;所述安装块上固连有反斜块

[0009]优选的,所述转向块上固连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罩在所述挤压管的外侧所述加热块固连在所述隔离罩上

[0010]优选的,所述修复块前端设置成凹形,所述修复块凹形内转动连接有转向块;所述转向块内固连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块固连

[0011]优选的,所述转向块上安装有一号半圆筒块和二号半圆筒块;所述二号半圆筒块与所述转向块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加热块固连在所述一号半圆筒块上

[0012]优选的,所述转向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转向块之间固连有连接弹簧;所述一号半圆筒块与所述连接块固连;所述二号半圆筒块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内滑动连接有推动齿条且转动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推动齿条上固连有顶起弹簧;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二号半圆筒块固连

[0013]优选的,所述挤压管为三通管,所述挤压管一端与所述隔离罩固连,另一端与所述一号半圆筒块固连;所述挤压管的两端设置有弯弧

[0014]通过修复块上设置转向块以及一号半圆筒块和二号半圆筒块,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在连接板的上下两侧进行修补加固,提升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
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电极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极接触,从而控制器通过连接头和检测电极与连接板和热铆钉进行连通,通过检测电流通过的大小检测连接板与热铆钉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同时修复块内的锡膏盒内的锡膏挤出挤压管,落到连接板与热铆钉连接的部位,并进行加热,冷却后锡膏凝固,完成加固

[0016]2.
本专利技术通过修复块上设置转向块以及一号半圆筒块和二号半圆筒块,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在连接板的上下两侧进行修补加固,提升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封装盖板剖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
A
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
B
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安装块和修复块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4中
C
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
D
处的放大图

[0018]图中:
1、
封盖板;
11、
连接板;
12、
孔洞;
13、
连接孔;
14、
连接头;
21、
安装盖板;
22、

装块;
23、
检测块;
24、
修复块;
25、
移动块;
26、
移动电机;
27、
伸缩槽;
28、
伸缩电动推杆;
29、
检测电极;
3、
锡膏盒;
31、
挤压板;
32、
挤压电动推杆;
33、
挤压管;
34、
加热块;
4、
滑动块;
41、
复位弹簧;
42、
斜块;
43、
反斜块;
5、
隔离罩;
6、
转向块;
61、
转向电机;
62、
一号半圆筒块;
63、
二号半圆筒块;
7、
连接槽;
71、
连接块;
72、
连接弹簧;
73、
推动齿条;
74、
连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包括:封盖板(1);所述封盖板(1)上间隔均匀地固连有两组连接板(
11
);所述封盖板(1)上开设有孔洞(
12
);所述孔洞(
12
)位于所述连接板(
11
)前方;所述连接板(
11
)上开设有连接孔(
13
),两组所述连接板(
11
)与新能源汽车电池两端的电极通过热铆钉进行铆接;所述封盖板(1)上固连有连接头(
14
);所述连接头(
14
)与两组所述连接板(
11
)之间电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板(1)上设置有电极修复机构;所述电极修复机构检测连接板(
11
)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之间的连接,在连接处松动或连接板(
11
)与热铆钉之间裂开时,进行修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松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修复机构包括安装盖板(
21


安装块(
22


检测块(
23
)和修复块(
24
);所述安装盖板(
21
)覆盖在所述封盖板(1)上方;所述安装盖板(
21
)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
25
);所述安装块(
22
)与所述移动块(
25
)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盖板(
21
)和所述移动块(
25
)内固连有移动电机(
26
);所述移动电机(
26
)的输出端固连有丝杆;所述安装盖板(
21
)上的所述移动电机(
26
)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块(
25
)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
25
)内的所述移动电机(
26
)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块(
22
)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块(
22
)上开设有伸缩槽(
27
);所述检测块(
23
)和所述修复块(
24
)均安装在所述伸缩槽(
27
)内;所述伸缩槽(
27
)与所述检测块(
23
)和所述修复块(
24
)之间固连有伸缩电动推杆(
28
);所述检测块(
23
)上安装有检测电极(
29
);所述修复块(
24
)上固连有锡膏盒(3);所述锡膏盒(3)内滑动连接有挤压板(
31
);所述锡膏盒(3)内固连有挤压电动推杆(
32
);所述挤压电动推杆(
32
)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压板(
31
)固连;所述锡膏盒(3)下端固连有挤压管(
3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心祎胡竣理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丰国金鳄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