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53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其包括:高调组件,高调组件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成为本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其动力来自电池包,而目前最常用的电池包通常布置在整车底盘下方,这必然导致整车地板上升,压缩了座椅的布置空间

现阶段客户对低坐姿
(
业内称为
Low Block)
骨架平台需求非常迫切,在座椅定点时主机厂都会明确要求骨架
Block
值,即
H
点到滑轨底面的垂直距离,其中,
H

(hip point)
表示人体模型的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
。Block
值越小,意味着车辆座椅在高度方向上可以占用越小的空间,通常
Block
值被要求控制在
180mm
甚至更低

[000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座椅的结构高度优化,可以潜在地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进而提升座椅骨架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申请号为“CN201910657455.3”其通过将一个或两个驱动电机设置于座椅骨架的前端内侧和外侧,用丝杆或长型齿条直接驱动四连杆中的两个后连杆旋转实现高度调节,即业内所谓的
spindle
或长齿条方案,上述专利虽然优化了坐垫结构的整体高度,但两个高调连杆跨度较长且对称布置在坐垫骨架下方,不仅结构复杂,重量大,而且连杆占据了较大的坐垫下部空间,不利于安装通风加热装置,控制模块等,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通过将高调组件安装在坐盆总成后管与连接座三和连接座四之间,使其实现结构简单紧凑,且不影响滑轨调节,最大限度地将座椅下方的空间释放出来

通过优化驱动系统,尤其是用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的组合来取代传统的齿轮和齿板的组合,可以释放后端空间,可以进一步压缩座椅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同时,靠背转轴可以实现下移,解决了大角度翻平骨架顶腰的问题,同步改善车辆座椅舒适性

通过丝杆直接施加推力到后连杆,传动效率高,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和组装非常方便

在相同布置工况下,采用丝杆螺母直接受力的结构,锁止强度更高,可适用于安全带所有固定点都布置在座椅上的情形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包括:高调组件,所述高调组件包括
U
型导向支架

驱动电机

丝杆

凸台;坐盆总成,所述坐盆总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后管,所述坐盆总成的一侧内表面轴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一端通过轴连接有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二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下左侧滑轨,所述坐盆总成的另一侧内表面轴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的一端通过轴连接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下右侧滑轨;所述后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通过螺栓一与
U
型导向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后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后连杆,所述后连杆的外表面
通过螺栓二活动连接有连接座四,所述连接座四与下左侧滑轨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通过将高调组件安装在坐盆总成后管与连接座三和连接座四之间,使其实现结构简单紧凑,且不影响滑轨调节,最大限度地将座椅下方的空间释放出来

通过优化驱动系统,尤其是用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的组合来取代传统的齿轮和齿板的组合,可以释放后端空间,可以进一步压缩座椅在竖直方向的高度

同时,靠背转轴可以实现下移,解决了大角度翻平骨架顶腰的问题,同步改善车辆座椅舒适性

通过丝杆直接施加推力到后连杆,传动效率高,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和组装非常方便

在相同布置工况下,采用丝杆螺母直接受力的结构,锁止强度更高,可适用于安全带所有固定点都布置在座椅上的情形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相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
U
型导向支架固定连接

使其实现座椅逇上下高度的调节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所述丝杆的一端为法兰面,所述法兰面与连接座四通过螺栓三相连接,所述螺栓三的外表面与法兰面的内部设置有衬套

使其实现座椅升高或者降低时其活动部件之间活动顺畅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所述后连杆的面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凸台与
U
型导向支架活动连接

通过活动连接使得座椅实现上升和下降的调节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后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使得驱动电机得到固定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所述下左侧滑轨与下右侧滑轨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坐盆总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架,方便坐盆总成的连接以及前前后后活动部件的安装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所述下右侧滑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座三,所述连接座三通过活动支架与坐盆总成活动连接

便于座椅的上下高度的调节

[0012]有益效果
[0013]1、
与现有技术比较,该专利技术,通过将高调组件安装在坐盆总成后管与连接座三和连接座四之间,使其实现结构简单紧凑,且不影响滑轨调节,最大限度地将座椅下方的空间释放出来

[0014]2、
与现有技术比较,该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驱动系统,尤其是用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的组合来取代传统的齿轮和齿板的组合,可以释放后端空间,可以进一步压缩座椅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同时靠背转轴可以实现下移,解决了大角度翻平骨架顶腰的问题,同步改善车辆座椅舒适性

[0015]3、
与现有技术比较,该专利技术,通过丝杆直接施加推力到后连杆,传动效率高,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和组装非常方便,在相同布置工况下,本专利技术采用丝杆螺母直接受力的结构,锁止强度更高,可适用于安全带所有固定点都布置在座椅上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的整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坐姿座椅调节机构以及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高调组件
(1)
,所述高调组件
(1)
包括
U
型导向支架
(101)、
驱动电机
(104)、
丝杆
(103)、
凸台
(106)
;坐盆总成
(5)
,所述坐盆总成
(5)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后管
(2)
,所述坐盆总成
(5)
的一侧内表面轴连接有第一连板
(6)
,所述第一连板
(6)
的一端通过轴连接有连接座二
(14)
,所述连接座二
(14)
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下左侧滑轨
(7)
,所述坐盆总成
(5)
的另一侧内表面轴连接有第二连板
(10)
,所述第二连板
(10)
的一端通过轴连接有连接座一
(13)
,所述连接座一
(13)
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下右侧滑轨
(9)
;所述后管
(2)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拨片
(105)
,所述拨片
(105)
通过螺栓一
(102)

U
型导向支架
(101)
活动连接,所述后管
(2)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后连杆
(4)
,所述后连杆
(4)
的外表面通过螺栓二
(107)
活动连接有连接座四
(12)
,所述连接座四
(12)
与下左侧滑轨
(7)
滑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庆伟吴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延锋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