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粕的生物脱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479 阅读:7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棉粕的生物脱毒方法,该方法是在粉碎的棉粕中加入七水硫酸亚铁、40000-60000U/g的中性木聚糖酶、及微生物菌种等,搅拌均匀后,在45℃-55℃下利用微生物和中性木聚糖酶的共同作用4-5d,然后烘干粉碎即为产品。所得产品游离棉酚含量低于饲料规定的安全指标,其营养价值高于未经发酵的棉粕,产品蛋白质含量达到45%-50%,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15%以上,可直接作为蛋白饲料使用。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棉籽中脱毒不完全及化学去毒法使蛋白质变性和饲料二次污染的问题,是一种脱毒效果好、工艺能耗低,能提供达到饲料标准要求的无毒棉粕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粕的脱毒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每年可提供棉籽600万吨左右,棉籽饼粕(棉粕)总产量约 300万吨,约占各类植物饼粕产量的30%。棉籽饼粕是提取棉籽油后的副产品,利用其作为 饲料,即具有蛋白饲料的特性又具有能量饲料的特性。棉籽饼粕粗蛋白含量较高,达34%以 上,棉仁饼粕粗蛋白质可达41%-60%。从棉籽饼粕的氨基酸含量来看,具备8种必需的氨基 酸,赖氨酸高达6%,胱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丰富;精氨酸含量远高于豆粕,是菜籽饼 粕的2倍,仅次于花生饼粕,精氨酸与赖氨酸比达2. 7以上。此外,棉籽饼粕中还含有丰富 的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等。但因棉粕含有毒性物质棉酚,而使其利用受到限制,大部分游 离棉酚含量高的棉粕仅作为肥料使用,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资源。对于棉粕的脱毒,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物理脱毒法、 化学钝化法、溶剂浸出法和生物脱毒法等。物理脱毒法主要利用棉酚在高温、高水分作 用下与氨基酸或蛋白质反应,使游离棉酚由游离态转变为结合态,以降低棉酚的毒性。由 于物理脱毒法存在营养物质的降低和结合棉酚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粕的生物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制备液体菌种:将枯草芽孢杆菌、侧胞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各1株分别接种一环斜面菌种细胞于液体扩大肉汤营养培养基中,在30℃-37℃,180r/min-220r/min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24-36h,使该种子培养液中各菌体浓度分别达到10↑[8]-10↑[9]cfu/mL;将1株酵母菌属酵母接种一环斜面菌种细胞于酵母液体培养基中,在28℃-30℃,180r/min-220r/min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24-36h,使该种子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达到10↑[8]-10↑[9]cfu/mL,将该两种种子培养液按1:1混合即得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调义兰时乐王红权金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