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124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衰老个体一个显著特征是组织再生修复能力降低,组织特异性干细胞衰老是导致其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衰老的过程中造血干细胞重建血液系统的能力降低

造血干细胞在机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断更新所有的血液细胞包括
B
细胞
、T
细胞

红细胞

粒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等

年轻造血干细胞具有平衡的生成各种血液细胞的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分化潜能逐渐降低

造血干细胞功能降低是血液系统衰老的主要原因,导致与年龄相关的造血系统变化的发生,例如:贫血

免疫衰老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

如何使衰老造血干细胞年轻化目前仍是悬而未决的科学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可以有效增强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进而延缓造血液系统衰老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

[0005]进一步地,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通过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抵御程序性坏死

[0006]进一步地,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1
激酶的活性

[0007]进一步地,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1
激酶活性的方式包括:通过基因干预或者小分子干预的方式抑制
RIPK1
的活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3
激酶活性的活性

[0009]进一步地,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3
激酶活性的方式包括:通过基因干预或者小分子干预的方式抑制
RIPK3
的活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MLKL
激酶的活性

[0011]进一步地,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MLKL
激酶活性的方式包括:通过基因干预或者小分子干预的方式抑制
MLKL
的活性

进一步地,诊断血液系统衰老的试剂盒包括检测
RIPK1
本底蛋白和磷酸化
RIPK1

抗体

检测
RIPK3
本底蛋白和磷酸化
RIPK3
的抗体以及检测
MLKL
本底蛋白和磷酸化
MLKL
的抗体中的至少一种;
[0012]延缓血液系统衰老的试剂盒包括
RIPK1 K45A
点突变的造血干细胞

敲除
RIPK3
的造血干细胞和敲除
MLKL
的造血干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程序性坏死通路在衰老的造血干细胞中表达量升高,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可以有效增强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进而延缓造血液系统衰老

采用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制备得到的试剂盒可以用于诊断和
/
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非常适合临床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分别在年轻和衰老的造血干细胞中检测
p

MLKL、MLKL、RIPK3、RIPK1

Caspase
‑3的变化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分别在年轻和衰老的造血干细胞中检测
Caspase
‑8的变化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
B6
小鼠
HSC

NT、T+S+Z
以及
T+S+Z+RIPA

56
处理
12
小时后细胞死亡比例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野生鼠和
Ripk1
K45A
小鼠
KSL
细胞加
NT、T+S+Z

T+S+Z+RIPA

56
处理
12
小时后细胞死亡比例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野生鼠和
Ripk3

/

小鼠
KSL
细胞加
NT、T+S+Z

T+S+Z+RIPA

56
处理
12
小时后细胞死亡比例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野生鼠和
Mlkl

/

小鼠
KSL
细胞加
NT、T+S+Z

T+S+Z+RIPA

56
处理
12
小时后细胞死亡比例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野生型
HSC
移植受体小鼠和
Ripk1
K45A
HSC
移植受体小鼠外周血中整体白细胞重建率

[0023]图8至图
10
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野生型
HSC
移植受体小鼠和
Ripk1
K45A
HSC
移植受体小鼠外周血中
B
细胞
、T
细胞和髓系细胞中供体来源细胞比例

[0024]图
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在制备诊断或延缓血液系统衰老试剂盒中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通过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抵御程序性坏死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1
激酶的活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1
激酶活性的方式包括:通过基因干预或者小分子干预的方式抑制
RIPK1
的活性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程序性坏死手段包括: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3
激酶活性的活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阻断程序性坏死过程中
RIPK3
激酶活性的方式包括:通过基因干预或者小分子干预的方式抑制
RIPK3
的活性
。7.
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何汉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