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11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PeB11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害虫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别名大叶梣

东北梣,是木犀科
(Oleacee)
白蜡属
(Fraxinus)
的高大落叶乔木

目前作为国家储备林计划的二级保护树种,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和用材树种

近年来在多个地区发现水曲柳树干遭受柳蝙蛾
(Phassus excrescens Butler)
的危害,主要危害水曲柳的树干基部,在枝干中钻蛀坑道,使水曲柳长势衰弱,严重时会导致水曲柳出现风折

[0003]因柳蝙蛾幼虫为蛀干害虫,隐蔽性较强,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发现时就很难根除,预防时在树下喷施
50
%硫磷乳油或者采用敌敌畏乳油等化学药物灌注树干,容易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且对生态环境并不友好
。RNAi
技术在防治中主要方式是通过注射法

饲喂法

浸泡法等将靶标基因的
dsRNA
导入昆虫体内,使其沉默内源基因,造成昆虫发育障碍

繁殖量减少甚至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均以大肠杆菌为递送菌液,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大肠杆菌在虫体中不容易定殖

因此,筛选昆虫自身体内的细菌作为递送靶基因的菌有助于对目标害虫进行定向防治,为有针对性地防治目标害虫提供新菌种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及其应用,可通过对
PeB11
菌株的改造使其成为递送靶基因的菌株,对柳蝙蛾害虫起到针对性防治的作用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该菌株是从柳蝙蛾肠道内培养分离获得的,标记为
PeB11
,经鉴定为莱略特氏菌属
(Lelliottia sp.)
细菌

该菌株已保藏,菌株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7404
,保藏日期为
2023
年5月
22
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
,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为
100101。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是在
LB
培养基上
28℃
培养,菌落成乳白色
(

1)
,将该菌株改造后有望作为饲喂昆虫靶标基因的菌株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1)
优选地将
PeB11
菌株利用常规方法制备成感受态细胞,
pKD46
载体
(
商业购买,
pKD46
是同源重组基因敲除载体
)
提取质粒后转化
PeB11
感受态细胞,获得带有
pKD46
功能的
PeB11
菌株

[0009](2)
优选地将
L4412pGFP
载体
(
商业购买,
pGFP
保留天然蛋白的荧光特性,允许融合蛋白在体内定位
)
提取质粒后转化
PeB11
感受态细胞,获得带有
pGFP

PeB11
菌株

[0010](3)PCR
克隆
PeB11

RNaseⅢ基因及旁侧序列

[0011](4)

pKD4
载体
(
商业购买,基因敲除系统
)
质粒为模板,用带有
RNaseⅢ基因和卡那霉素基因序列的引物进行扩增,将
PCR
产物转化
(1)
中获得的带有
pKD46
功能的
PeB11



pKD46
具有基因编辑功能,因此将敲掉
RNaseⅢ基因,敲除之后将菌液
42℃
培养
24

48h
,使
pKD46
丢失,获得敲掉
RNaseⅢ基因的
PeB11


[0012](5)
将带有抗虫靶基因的质粒转化
(4)
中获得的基因编辑敲掉
RNaseⅢ基因的
PeB11
感受态细胞中,
PCR
验证其表达情况

[0013](6)
扩大培养
(5)
获得的带有抗虫靶基因的
PeB11
菌,新鲜菌液在
5000rpm
离心
5min
,倒去上清后用双蒸水按照两倍体积比例重悬菌体,将重悬菌液喷洒在植物上,进行喂虫实验,同时用相同的方法收集
(2)
中获得的带有
pGFP

PeB11
菌体,作为喂虫时的对照,检测
PeB11
菌是否在昆虫肠道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LB
培养基上生长状态

[0015]图2为
PeB11

RNaseⅢ基因及旁侧序列的测序比对结果

[0016]图3为
pGFP
转化
PeB11
菌的
PCR
检测,结果获得与
pGFP(750bp)
相同大小的条带,最左侧泳道为
Marker DL2000
,最右侧两个泳道为
PCR
产物

[0017]图4为
pKD46
转化
PeB11
菌的
PCR
检测,结果获得与
pKD46(400bp)
相同大小的条带,左侧泳道为
PCR
产物,右侧泳道为
Marker DL2000。
[0018]图5为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昆虫肠液中发出绿色荧光,说明含有
pGFP

P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柳蝙蛾肠道内细菌为莱略特氏菌属
(Lelliottia sp.)
细菌,菌株标记为
PeB11
,于
2023
年5月
22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
CGMCC No.2740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莱略特氏菌属
(Lelliottia sp.)
细菌来自于柳蝙蛾肠道内存在的细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柳蝙蛾肠道内细菌
PeB11
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对
PeB11
菌株进行改造,可以应用于饲喂法递送靶基因的递送菌株,包括如下步骤:
(1)

PeB11
菌株利用常规方法制备成感受态细胞,具有同源重组基因敲除功能的载体提取质粒后转化
PeB11
感受态细胞,获得带有同源重组基因敲除功能的
PeB11
菌株
。(2)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载体提取质粒后转化
PeB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天忠齐凤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