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06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车轮、轮轴轴承座、前端附属底盘、后端附属底盘、卷线轮、卷线电机、角形电机座、卷线轮轴承、钢丝绳、直线轴承、滑动轴承固定块、导轨、底盘、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主动发现障碍物,使得移动平台不受到障碍物所给的过多外力,提高移动平台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越过较高的障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结构,具体地说是能够跨越障碍的可移动式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越障移动平台都是被动越障的,即感知到障碍后,移动平台受到被动 力后,受力端翘起,进而跨过障碍。这种越障方式总要使移动平台受到斜面所给的垂直于斜 面的被动力,而使移动平台提升起来的是沿斜面向上的力的垂直分力,是移动平台受到斜 面所给力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因此该力很小,如此一来,越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识别行走路面为斜面障碍并能够越过的升 降式越障移动平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包括车轮、轮轴轴承座、前端附属底盘、后端附属底 盘、底盘,其特征是还包括卷线轮、卷线电机、角形电机座、卷线轮轴承、钢丝绳、直线轴承、 滑动轴承固定块、导轨、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座,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导轨 的一端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上,导轨的另一端与定滑轮固定座相连,滑动轴承固定块固定 在底盘上,直线轴承安装在滑动轴承固定块上,导轨穿过直线轴承,角型电机座固定在前端 附属底盘上,卷线电机固定在角型电机座上,卷线轮的一端与卷线电机相连,卷线轮的另一 端和卷线轮轴承相连,卷线轮上缠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 绳相对卷线轮的绕向相反,第一钢丝绳固连在底盘的下表面,第二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固连 在底盘的上表面,定滑轮固定在定滑轮固定座上。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主动发现障碍物,使得移动平台不受到障碍物所给 的过多外力,提高移动平台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越过较高的障碍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前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后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图1 3,为了克服现有移动平台被动越障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平 台,该移动平台不仅能够主动发现障碍物,使得移动平台不受到障碍物所给的过多外力,提 高移动平台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越过较高的障碍物。本项专利技术的意义在于寻找一种新型 高效的移动平台,在高速行走时能够方便的越过斜面,实现一种越障的功能,为机器人领域提供一种越障的方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个基础底盘,两个附属底盘,两个附属底盘 通过基础底盘上的卷线装置被提升或拉下,从而跨越障碍物。其结构特点为前后对称形式, 具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移动平台由主要包括车轮1、轮轴轴承座19、前端附属底盘2、后端附属底盘 17、卷线轮3、卷线电机4、固定螺栓5、角形电机座8、传动销7、卷线轮轴承6、第一钢丝绳9、 第二钢丝绳10、直线轴承11、滑动轴承固定块12、导轨14、底盘13、定滑轮15、定滑轮固定 座16。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的技术方案如下整个移动平台由车轮1带动前行,车轮1由 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2上的轮轴轴承座19支撑。卷线电机4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在角形 电机座上8,该电机座8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2上,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销 7与卷线轮3相连,卷线轮3的另一端由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在附属底盘2上的卷线轮轴承 座支撑。卷线轮3上固定缠有第一钢丝绳9和第二钢丝绳10,并且第一钢丝绳9和第二钢 丝绳10对卷线轮3的绕向相反,第一钢丝绳9的另一端固连在底盘13下表面,第二钢丝绳 10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15固连在底盘13的上表面。这样,卷线电机向某一方向转动时, 能够保证一股钢丝绳缠线,另一股钢丝绳放线,从而形成钢丝绳闭环,即附属底盘2的上升 与下降均由卷线电机4通过正反转控制。前端附属底盘2上还垂直固连有两根圆柱形导轨 14。底盘上固定有直线轴承固定块12,该固定块上装有两个直线轴承11。导轨14均套装 在直线轴承11内,可通过附属底盘2的上升与下降沿着导轨14上下滑动。导轨14的一 端固连定滑轮固定座16,其上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定滑轮15。车轮1和18带动整个移动平台前行,当传感器检测到斜面时,将检测信号处理后 发送到卷线电机4驱动器中,从而控制卷线电机4正转或反转(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取决于 第一钢丝绳9和第二钢丝绳10在卷线轮3上的卷线方向),带动前端附属底盘2升起,实 现了整个移动平台主动检测障碍的功能,即前端附属底盘2遇到斜面障碍升起。此时,基础 底盘13保持水平,整个车体继续前行。而后轮18遇到斜面障碍时,前后附属底盘则保持一 定的高度差,使得车体继续维持水平。此时,前端附属底盘高于后端附属底盘17。当 前轮1遇到下坡时,为了维持整个车体处于水平状态,前端附属底盘在卷线轮3的带动下下 降,直到后端附属底盘17移动到下坡时,两底盘再次保持一定高度差以维持整个车体处于 水平状态,此时,后端附属底盘高于前端附属底盘。这样即完成了越过斜面障碍的任务。当 前轮1接触到水平地面时,为使车体继续保持水平状态,前端附属底盘2升起,直到后轮18 接触到水平地面,此时,前后端附属底盘的高度差为零,车体维持水平状态。权利要求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包括车轮、轮轴轴承座、前端附属底盘、后端附属底盘、底盘,其特征是还包括卷线轮、卷线电机、角形电机座、卷线轮轴承、钢丝绳、直线轴承、滑动轴承固定块、导轨、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座,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导轨的一端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上,导轨的另一端与定滑轮固定座相连,滑动轴承固定块固定在底盘上,直线轴承安装在滑动轴承固定块上,导轨穿过直线轴承,角型电机座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上,卷线电机固定在角型电机座上,卷线轮的一端与卷线电机相连,卷线轮的另一端和卷线轮轴承相连,卷线轮上缠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相对卷线轮的绕向相反,第一钢丝绳固连在底盘的下表面,第二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固连在底盘的上表面,定滑轮固定在定滑轮固定座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本专利技术包括车轮、轮轴轴承座、前端附属底盘、后端附属底盘、卷线轮、卷线电机、角形电机座、卷线轮轴承、钢丝绳、直线轴承、滑动轴承固定块、导轨、底盘、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座。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主动发现障碍物,使得移动平台不受到障碍物所给的过多外力,提高移动平台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越过较高的障碍物。文档编号G05D1/08GK101853029SQ20101015891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少智, 张群, 李成松, 李申晨, 胡亮, 郭钽, 陈东良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式越障移动平台,包括车轮、轮轴轴承座、前端附属底盘、后端附属底盘、底盘,其特征是:还包括卷线轮、卷线电机、角形电机座、卷线轮轴承、钢丝绳、直线轴承、滑动轴承固定块、导轨、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座,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导轨的一端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上,导轨的另一端与定滑轮固定座相连,滑动轴承固定块固定在底盘上,直线轴承安装在滑动轴承固定块上,导轨穿过直线轴承,角型电机座固定在前端附属底盘上,卷线电机固定在角型电机座上,卷线轮的一端与卷线电机相连,卷线轮的另一端和卷线轮轴承相连,卷线轮上缠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相对卷线轮的绕向相反,第一钢丝绳固连在底盘的下表面,第二钢丝绳绕过定滑轮固连在底盘的上表面,定滑轮固定在定滑轮固定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良刘少智郭钽张群李成松胡亮李申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