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082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中护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中护筒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桩基施工中采用的常规孔口护筒均为填埋挤压式护筒,该类护筒工艺技术如下:测量定位

开挖护筒坑

坑底基础底部整平夯实

打垫层

吊装护筒就位

调平固定

护筒周边分层对称填埋并夯实土体

开挖供浆沟

护筒口周边土料清理

造孔施工

[0003]以上工艺流程中,开挖护筒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挖掘机等开挖设备,另一种是旋挖钻机造孔设备扩孔开挖,然后在护筒周边灌填砂砾石与土料等粒料,病挤压密实

另外,部分项目针对小口护筒在软地基中采用液压振动钳下设,此方法适用条件为护筒承载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0004]常规填埋挤压式护筒技术存在多项不足,尤其针对大桩径深桩基在施工时,护筒需要承受高压载体的情况下,更是存在工艺复杂

工效低

护筒承载力难达标

易偏斜

易变形且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

[0005]针对大桩径深桩基高垂直精度与承载力项目,采用现有填埋挤压式护筒技术进行孔口保护

导向及承载孔口物件重力,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0006]①
孔口保护不到位,孔口附近地表泥水多

施工环境较脏乱,现场文明施工不达标;
[0007]②
护筒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
护筒填埋受力不均衡

护筒底接触面强度低或不均一
)
,进而造成护筒偏斜;
[0008]③
护筒长度一般较短
(
一般为
2m
左右
)
,导向性能差,桩基垂直精度难保证;
[0009]④
常规护筒承载力小,难以承受孔口下设大重量的钢筋笼及导管等其他物件时的重力,易发生偏斜

[0010]⑤
承压较大的护筒下设时需对护筒基底
(
尤其是软土地基基础
)
进行夯实或打垫层,以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护筒沉降变形

即:存在地基承载力小与护筒承载力小的问题

护筒下设后需填埋夯实周边土体挤压护筒,以增大护筒侧面摩擦力,进而增大护筒顶面承载力

护筒底部边面的面积小,承载力很小,护筒顶面承载力主要靠护筒外侧壁摩擦力支撑,当护筒顶面承受载体重力较大时易造成护筒沉降与偏斜

[0011]⑥
起拔护筒时,护筒易变形,护筒损耗大

重复利用率低;由于常规护筒靠填埋挤压提高承载力,在护筒外侧常填埋夯实挤压较紧,在砼浇筑完成后,提拔回收护筒时,护筒因受摩擦阻力较大而难以起拔或变形,尤其是超过
5m
的长护筒利用率极低
[0012]⑦
常规填埋式护筒下设安装工艺较复杂

速度慢

成本高

护筒易沉降偏斜

工程质量安全难保障;常规护筒下设安装工艺流程:场地压实整平

测量定位

开挖护筒坑

坑底基础底部整平夯实或打垫层

吊装护筒就位

调平固定

护筒周边分层对称填埋并夯实土体

开挖供浆沟

护筒口周边土料清理

供浆并造孔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及使用方法

[0014]所述技术方案如下: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设置有:
[0015]承压钢板,与护筒分体设计并通过承压钢板上开设的承压钢板固定栓销与地面固定并承载压应力,所述承压钢板内部为空圆,空圆内贯穿护筒;
[0016]护筒,顶部采用全缝焊接承压座;
[0017]承压座,通过承压座固定栓销与承压钢板进行固定

[0018]进一步,所述护筒与桩基扩孔孔壁平行并相距不小于
30mm
,所述护筒与扩孔形成的护筒坑底部深度相距不小于
50cm
,使护筒在护筒坑中形成悬挂状态

[0019]进一步,所述承压钢板上开设有承压钢板吊孔,所述护筒上开设有供浆通孔和护筒吊孔

[0020]进一步,所述承压钢板外围为正方体结结构,承压钢板的厚度不小于
40mm
,空圆的直径与桩孔直径相同;
[0021]所述护筒采用钢质长
6m

7m、
厚度不小于
20mm
的护筒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应用所述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实现,该使用方法将填埋挤压式护筒的侧面摩阻受力与护筒底边面受力转换为孔口地面上的承压钢板受力,同时增大垂直承压的受力面积,将护筒承载大压力转换为对地面的压应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
,制备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
[0024]S2
,护筒坑的开挖施工;
[0025]S3
,护筒的下设安装;
[0026]S4
,护筒的起拔回收

[0027]在步骤
S2
中,护筒坑的开挖施工,包括:整平压实桩基施工场地,对桩基中心测量定位放样后,采用旋挖钻机就位进行孔位与导杆垂直度校核后扩孔开挖施工,开挖深度为到护筒下设的预定深度并加深
0.5m
,形成预留护筒坑,扩孔孔径超过护筒外壁并垂直距离
30mm。
[0028]在步骤
S3
中,护筒的下设安装包括:孔口整平压实

采用旋挖机造孔并按设计孔径扩孔至预定深度,注入护壁浆液,连接供浆管至护筒的供浆通孔内,供给浆液到地面以下
0.5m
并保持浆面在此高程位置,浆面深度距地面距离不小于
0.5m
,吊装承压钢板,吊装护筒,造孔施工,同时自护筒供浆通孔供浆并保持孔内浆液顶面维持在原高程位置不变,直至到达终孔深度

[0029]护筒的下设安装具体包括:
[0030]步骤1,开挖护筒坑,对桩基中心测量定位放样,进行孔位与导杆垂直度校核,扩孔开挖施工,开挖深度为到护筒下设的预定深度并加深
0.5m
以上,形成预留护筒坑,扩孔孔径超过护筒外壁并垂直距离...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其特征在于,该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设置有:承压钢板
(1)
,与护筒
(2)
分体设计并通过承压钢板
(1)
上开设的承压钢板固定栓销
(4)
与地面固定,用于承载压应力;所述承压钢板
(1)
内部为空圆结构,空圆内贯穿有护筒
(2)
;护筒
(2)
,顶部采用全缝焊接承压座
(3)
;承压座
(3)
,通过承压座固定栓销
(5)
与承压钢板
(1)
进行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
(2)
与桩基扩孔孔壁平行并相距不小于
30mm
,所述护筒
(2)
与扩孔形成的护筒坑底部深度相距不小于
50cm
,使护筒
(2)
在护筒坑中形成悬挂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
(1)
上开设有承压钢板吊孔
(7)
,所述护筒
(2)
上开设有供浆通孔
(6)
和护筒吊孔
(8)。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
(1)
外围为正方体结结构,承压钢板
(1)
的厚度不小于
40mm
,空圆的直径与桩孔直径相同;所述护筒
(2)
采用钢质长
6m

7m、
厚度不小于
20mm
的护筒
。5.
一种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实现,该使用方法将填埋挤压式护筒的侧面摩阻受力与护筒底边面受力转换为孔口地面上的承压钢板
(1)
受力,同时增大垂直承压的受力面积,将护筒承载大压力转换为对地面的压应力;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
,制备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
S2
,护筒坑的开挖施工;
S3
,护筒的下设安装;
S4
,护筒的起拔回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2
中,护筒坑的开挖施工,包括:整平压实桩基施工场地,对桩基中心测量定位放样后,采用旋挖钻机就位进行孔位与导杆垂直度校核后扩孔开挖施工,开挖深度为到护筒下设的预定深度并加深
0.5m
,形成预留护筒坑,扩孔孔径超过护筒外壁并垂直距离
30mm。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组合式悬挂护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3
中,护筒的下设安装包括:孔口整平压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杨王军刘媛武奇维连常成马玉恒张海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