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制备手性芳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049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制备手性芳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制备手性芳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22/04/28
的中国专利申请
2022104708964
的优先权

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酶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制备手性芳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手性芳基胺及其类似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前体,是很多
API
的重要合成前体,是多种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化学药的重要砌块,比如
CX

8998
阿托戈潘

西那卡塞

西格列汀等等

此前的合成方法通常是以钯





钌等不可回收的贵金属作为催化剂,成本较高,或者以镍等重金属作为催化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过程中需要在密闭反应装置中使用高压氢气,安全风险较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使用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制备手性芳基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的存在下,将化合物
I
和氨基供体在反应溶剂中进行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
II
即可;;其中,
R1为
Me

Et

A2、A4、A6独立地为
C
,或
A2、A4和
A6中的任一个为
N
;当
A2、A4、A6独立地为
C
时,
R2、R4、R6独立地为
H、Cl、Br、Me、OMe、OCF3、OEt

OCH2CF3;当
A2、A4或
A6中的任一个为
N
时,取代基
R2、R4、R6独立地为
H、Cl、Br、Me、OMe、OCF3、

OEt
;所述的氨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
所示;所述的突变体为在如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选自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的差异:第1位

第5位

第6位

第8位

第9位


12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9



34



35



37



38



41



42



43



47



48



49



51



54



55



58



60



61



62



63



64



67



69



71



74



76



78



82



85



86



87



88



90



91



94



95



96



97



100



115



116



117



119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42



144



147



148



149



151



153



154



156



157



160



161



165



166



170



172



173



174



177



178



179



181



182



184



188



191



192



195



196



199



200



201



204



207



208



209



210



214



215



216



219



224



231



232



233



234



236



237



238



240



241



242



245



248



249



250



252



254



255



256



258



260



261



262



263



266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80



288



289



291



292



294



300



301



304



305



306



311



312



315



318



322



323
位和第
324
位中的一个或多个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1)
所述的化合物
I
独立地为
(2)
所述的化合物
II
独立地为
(3)
所述的突变体与如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选自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的差异:第6位


17



42



55



62



85



144



149



182



188



215



236



245



254



258



274



323
位;
(4)
所述差异为缺失

增加或替换,优选为替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1)
所述的胺化反应的反应溶剂为缓冲液,或缓冲液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

异丙醚

四氢呋喃
、2

甲基四氢呋喃
、1,4

二氧六环

乙酸乙酯

二甲基亚砜
、N,N

二甲基甲酰胺

甲醇

乙醇

异丙醇或正丁醇;较佳地,所述的胺化反应的反应溶剂为缓冲液;
(2)
所述的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与所述的化合物
I
的质量比为
(0.01

10):1
,例如
1:1

0.06:1

(3)
所述的氨基供体为异丙胺
、L

丙氨酸
、DL

丙氨酸
、L

赖氨酸
、DL

赖氨酸
、(S)
‑1‑
苯乙胺
、(R)
‑1‑
苯乙胺
、(RS)
‑1‑
苯乙胺

戊二胺

邻苯二甲胺

邻苯二甲胺盐酸盐
、2

(4

硝基苯
)
乙胺
、2

(4

硝基苯
)
乙胺盐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所述氨基供体为异丙胺;
(4)
所述的氨基供体与所述的化合物
I
的摩尔比为为
(1

4):1
,例如
1:1、2:1、3:1

4:1
,优选
2:1

4:1

(5)
所述的胺化反应的
pH
值为
6.0

11
;优选为
7.0

11
,例如
8.0、9.0、9.5、10.0

10.5
;更优选
10.0

10.5

(6)
所述的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25℃

55℃
,例如
37℃、47℃

52℃
,优选为
52℃

(7)
所述的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
16

20h
;例如
16h、18h

20h。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1)
当所述的胺化反应的反应溶剂为缓冲液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时,所述的有机溶剂占反应溶剂总体积的比例为0~
400mL/L

(2)
所述的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
(PBS)、
三羟甲基甲胺盐缓冲液
(TRIS)
和三乙醇胺盐缓冲液
(TEOA)
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磷酸盐缓冲液

三羟甲基甲胺盐缓冲液或三乙醇胺盐缓冲液;
(3)
所述的缓冲液与所述的化合物
I
的体积质量比为5~
100mL/g
,例如
6.8mL/g、13.6mL/g

27.2mL/g
,优选
13.6mL/g

27.2mL/g。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条件的一个或多个:
(1)
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的缓冲液和氨基供体的混合液中,加入化合物
I
和氨基转移酶或其突变体,混合均匀后在
25℃

55℃
下反应即可;
(2)
所述的胺化反应结束后还包括以下后处理步骤:加入醚类溶剂进行萃取分液水相即可;所述的醚类溶剂优选为甲基叔丁基醚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如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P、C、R、F、N、Y

E
,和
/
或,第5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W、S、L、D、G、I

E
,和
/
或,第6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P、M、S、Y、K、E、W、V、Q

D
,和
/
或,第8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Y
,和
/
或,第9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T
,和
/
或,第
12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D
,和
/
或,第
15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T
,和
/
或,第
17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S、L、Y、M、D、A、H、Q、G、E、C

P
,和
/
或,第
18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D
,和
/
或,第
19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V、Y、R、M、E、W、L、N、F、I、A、
T、S

K
,和
/
或,第
20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E
,和
/
或,第
21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L
,和
/
或,第
22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D
,和
/
或,第
23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H、W、K、P、A、D、Y、E、Q、L、T、I、G、C、A、V

N
,和
/
或,第
24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F、A、Y、M、Q、K、P、S、D、T、C、W、N

G
,和
/
或,第
29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S、G、T、C、K、N、R、E、W

Q
,和
/
或,第
34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I
,和
/
或,第
35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P、M、L、K、H、C、V、R、D、S、W、T、F

I
,和
/
或,第
37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H、N、A、H、Q、E、P、C、R、G、M、K、V

T
,和
/
或,第
38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F
,和
/
或,第
41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P
,和
/
或,第
42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S
,和
/
或,第
43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G、S、F、H、N、M、T、A、E、V、D、I

R
,和
/
或,第
47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S
,和
/
或,第
48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I
,和
/
或,第
49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F
,和
/
或,第
51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E、F、P、A、V、Y、W、M、Q

I
,和
/
或,第
54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Y、V、D、A、T、L、K、I、P、H

R
,和
/
或,第
55
位氨基酸残基替换为
N、T、E、R、Y、W、M、F、G

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露王萍孟枭朱景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