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48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至少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气相二氧化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表面的喷涂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铜箔带的热处理防粘剂


技术介绍

[0002]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使经过铸造

锻轧

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结晶退火

等温退火

均匀化退火

球化退火

去除应力退火

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

磁场退火等等

[0003]目前铜加工行业,铜带退火热处理的方式主要分为气垫炉退火或者是钟罩炉退火

钟罩炉退火的方式就是铜带成卷叠加,装入炉内升温

恒温

降温

出炉,铜带与铜带在退火温度
240

600℃
下发生粘结,尤其是
T2
纯铜带粘结更加严重,结果导致退火以后的铜带开卷,表面皱印严重,严重影响铜带的板型,即铜带的微观平整度,造成产品的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铜箔带采用钟罩炉退火时层层之间极易粘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铜箔带的热处理防粘剂

[0005]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至少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气相二氧化硅
0.5~2%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5%
,碳酸钙
1~50%
,硅酸铝镁1~
50%
,酯类油
50%

99%。
[0007]所述酯类油为硬脂酸正丁酯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铜带退火防粘剂,配比合理,很好的解决了铜带钟罩炉退火粘结的问题

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退火前的处理方法,与现有的工艺比较,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铜带油溶性退火防粘剂减少了生产流程,由传统的生产工艺
:
开卷

轧制

卷曲
;
再开卷

脱脂

水洗

喷涂(水溶性)防粘剂

卷曲

退火,缩短为:在轧机收卷前直接喷涂(油溶性)防粘剂

装入钟罩炉

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0010]实施例
1。
[0011]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至少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气相二氧化硅
0.5%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
,碳酸钙
15%
,硅酸铝镁
15%
,硬脂酸正丁酯
68.5%。
[0012]实施例
2。
[0013]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至少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气相二氧化硅
1%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
,碳酸钙
10%
,硅酸铝镁
10%
,硬脂酸正丁酯
78%。
[0014]实施例
3。
[0015]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至少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气相二氧化硅
0.5%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
,碳酸钙
5%
,硅酸铝镁
10%
,硬脂酸正丁酯
82.5%。
[0016]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铜板带退火防粘剂,其特征在于,至少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均匀混合而成:气相二氧化硅
0.5~2%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5%
,碳酸钙
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平齐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优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