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032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涉及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包括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综合改造
,具体涉及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设年代较早的多层楼房通常只配设楼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旧房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为旧楼装配电梯成为改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体现之一,对于老年人

携带婴儿或小孩以及身体不便的居民来说,加装电梯后可以减少爬楼梯等不必要的疲劳,方便居民进出小区或住宅楼,且提高居住品质,加装电梯可以解决居民行动不便的问题,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为舒适和便利的出行体验,进而提高住宅楼的品质

[0003]现有的申请号为
202310268573.1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外加电梯与原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一般都是完全固定在外加电梯与原墙体之间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墙体和外加电梯可能发生沉降,当因为沉降产生高度差时,现有技术中这种完全固定的连接结构无法适应这种差异沉降,影响连接节点安全,会对原墙体造成损坏,甚至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该现有专利虽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及缺陷:
[0004]其通过支撑柱向下拉近第二连接套筒,拉紧弹簧受力拉长,第一连接套筒相对第二连接套筒发生滑动,以适应支撑柱的沉降,同时吸收支撑柱上发生的震动,对墙体进行保护,但是其没有对支撑柱的沉降设置自锁结构,不能避免支撑柱沉降过大导致外加电梯损坏,安全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该连接装置中,通过新设计的自锁组件对支撑柱的沉降进行自锁,使支撑柱在规定的沉降尺寸内沉降,当支撑柱沉降尺寸过大时通过自锁组件的第一螺母对支撑柱进行限位,从而对支撑柱的沉降进行自锁,避免意外状况下支撑柱因沉降尺寸过大导致影响外加电梯正常使用的状况,提高外加电梯的安全性,且对支撑柱沉降的自锁尺寸可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实际使用情况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包括墙体

连墙件和支撑柱,所述连墙件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设置有自锁组件,所述连墙件的另一侧与自锁组件的左侧连接;
[0009]所述连墙件的内部设置有以连墙件的中心点呈镜像对称的支撑组件;
[0010]所述连墙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中,过自锁组件能够对支撑柱的沉降进行自锁,使支撑柱在规定的沉降尺寸内沉降,当支撑柱沉降尺寸过大时,利用自锁组件的第一螺母对支撑柱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支撑柱的沉降进行自锁,避免意外状况下支撑柱因沉降尺寸过大而导致影响外加电梯正常使用的状况,从而能够提高外加电梯的安全性;并且,通过调节组件,能够对支撑柱沉降的自锁尺寸可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实际使用情况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滑槽

滑块

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母,所述滑槽开设于支撑柱的左侧,所述滑块的侧壁放置于滑槽内,且所述滑块的左侧与所述连墙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均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位于所述滑块的顶部和底部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侧壁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母的直径长度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

支撑槽

弹簧

支撑块

支撑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连墙件的正面内壁和背面内壁滑动连接;
[0015]所述连接座的内侧正面

内侧背面及支撑座的内侧正面

内侧背面均转动连接有销轴,两个所述销轴的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6]该支撑组件采用多个支撑杆和连接座的结构,使得支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得到增强

连接座通过滑动连接于连墙件的正面内壁和背面内壁,能够有效地固定整个支撑组件,提供更牢固的连接

[0017]连接座和支撑座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转动连接,使得支撑组件能够在需要调整角度或位置时更加灵活

支撑块的设立使得第一支撑杆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增加了支撑的稳定性

支撑槽的设置使得第二支撑杆能够在需要调整位置时更加便利

弹簧的存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增加了整个支撑组件的承重能力

支撑座和支撑柱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支撑组件在受到外力时能够更好地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该支撑组件设计合理,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功能,并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块的右侧,所述弹簧的内壁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块右侧的一端侧壁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

第二限位块

限位通槽

限位板

第二螺纹杆

第二螺母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连接座的正面内壁和背面内壁固定连接;
[0020]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连墙件的内壁正面和内壁背面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侧壁套设在限位板的左侧,且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板的右侧;
[0021]所述第二螺母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母均与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所述限位板右侧的一端侧壁螺纹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块

第二限位块和限位通槽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通槽分别开设于所述连墙件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连接座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螺母的旋紧方向相反,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开设有供套接第二螺纹杆的通孔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5]两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包括墙体
(1)、
连墙件
(2)
和支撑柱
(4)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
(2)
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墙体
(1)
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
(4)
的左侧设置有自锁组件
(3)
,所述连墙件
(2)
的另一侧与自锁组件
(3)
的左侧连接;所述连墙件
(2)
的内部设置有以连墙件
(2)
的中心点呈镜像对称的支撑组件
(5)
;所述连墙件
(2)
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组件
(5)
连接的调节组件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
(3)
包括滑槽
(301)、
滑块
(304)、
第一螺纹杆
(303)
和第一螺母
(302)
,所述滑槽
(301)
开设于支撑柱
(4)
的左侧,所述滑块
(304)
的侧壁放置于滑槽
(301)
内,且所述滑块
(304)
的左侧与所述连墙件
(2)
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
(30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
(301)
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母
(302)
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母
(302)
均与所述第一螺纹杆
(303)
的侧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母
(302)
分别位于所述滑块
(304)
的顶部和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
(304)
的侧壁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螺母
(302)
的直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
(5)
包括第一支撑杆
(501)、
第二支撑杆
(504)、
支撑槽
(507)、
弹簧
(506)、
支撑块
(502)、
支撑座
(505)
和连接座
(503)
,所述连接座
(503)
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所述连墙件
(2)
的正面内壁和背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
(503)
的内侧正面

内侧背面及支撑座
(505)
的内侧正面

内侧背面均转动连接有销轴,两个所述销轴的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
(501)
和所述第二支撑杆
(504)
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501)
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
(504)
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块
(502)
的右侧,所述弹簧
(506)
的内壁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501)
位于所述支撑块
(502)
右侧的一端侧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
(6)
包括第一限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皓蒋玫王彪杨黎张廷杰吴昊钟张甜甜刘治宏邓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