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3D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公共交通领域,轨道交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
目前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向高速度
、
大运量等方向发展,轨道作为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
随着轨道荷载的不断增加和路基或者隧道的沉降变形,会导致轨道的几何形态随之改变,严重影响轨道结构的稳定平顺性和使用性能,较高的轨道不平顺性会导致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和振动,可能引发设备故障或列车脱轨,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
因此,轨道几何形态监测对列车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
[0003]轨道几何形态监测常用的方法有人工巡检和专业检测设备两种类型
。
人工巡检是指利用人工视觉或者简单的测量工具对轨道进行定期检查,评估轨道的偏差和损坏情况
。
这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顶紧装置
、
线性位移传感器
、
数据采集器和运算中心;所述固定顶紧装置将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顶紧在监测段轨道的腰部上缘;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沿监测段轨道的全长度布置;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电连,采集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所述运算中心与所述数据采集器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数据采集器采集的信号,计算所述监测段轨道的
3D
几何形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监测段轨道的上下行轨道上分别设置线性位移传感器,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加速度传感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紧装置包括多组顶紧单元,多组顶紧单元间隔设置,多组顶紧单元在监测段轨道的全长度方向顶紧线性位移传感器;所述顶紧单元包括固定基座
、
固定支杆和卡箍,所述固定基座与监测段轨道的轨底固定,固定基座的向上伸出基座铰杆,基座铰杆位于轨道的腰部一侧;所述固定支杆的中部铰接在基座铰杆上,固定支杆的上端设置所述卡箍,卡箍连接所述线性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杆的下部设置位置限定弹簧,位置限定弹簧为固定支杆的下部提供反推力,通过铰接为固定支杆的上端提供向监测段轨道的腰部上缘持续顶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下部与监测段轨道的轨底外轮廓结构相同,固定基座扣合在轨底外部后,通过一侧的固定卡扣和固定螺母紧固;在固定卡扣和固定螺母之间设置减震垫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中心为云平台,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与云平台连接
。6.
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顶紧装置将线性位移传感器紧贴在监测段轨道的腰部上缘,线性位移传感器沿监测段轨道的全长度布置;线性位移传感器包括若干节依次连接的测量单元,每节测量单元均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每节测量单元监测本节测量单元的变形位移量,进而计算监测段轨道的全长度变形位移量;数据采集器将监测段轨道的全长度变形位移量发送至运算中心,计算监测段轨道的纵向高差
、
纵向变形曲率半径
、
纵向变形相对曲率
、
轨间距变形和轨道横向高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轨道
3D
几何形态高频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测量单元的长度方向为
X
轴建立坐标系,各方向的变形位移量计算如下:单节测量单元
Z
轴方向,即纵向变形量
△
z
,
△
z=Lsin
β
技术研发人员:汪珂,屈长杰,李莹,王立新,喻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