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楼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02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楼阻尼器,包括:设于两相邻的大楼结构体间的主缓冲组件,其上设有用于辅助缓冲的副缓冲组件;副缓冲组件包括设于主缓冲组件上的圆盘,圆盘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件,支撑件的底端设有减震件;支撑件上包括上支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楼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涉及一种大楼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在航天

航空

军工

枪炮

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如今,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大楼

桥梁

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

[0003]如现有技术,公告号
CN216156856U
,授权公告日
20220401
,一种建筑减震阻尼器,通过缓冲机构中转动杆

对接杆和安装盒的配合,对连接柱的自由度进行限制,使其不可扭转,可避免阻尼器受到外力的扭曲而产生损坏,同时利用阻力弹簧的弹力为连接柱的移动提供阻力,也即是为连接柱所受到的过度挤压力提供缓冲空间,防止减震阻尼器突然受到的挤压力过强导致其结构受损,延长了减震阻尼器的使用寿命,便于减震阻尼器使用;考虑到实际安装空间问题,可利用角度调节机构中对转动杆和对接杆之间的角度相对进行调整,从而调整安装盒的安装位置,使本装置可适用于大多数安装空间环境,有助于本装置的使用

[0004]虽然上述建筑减震阻尼器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但该专利的角度调节机构中的齿条仅靠卡簧的弹性作用力使其与齿轮啮合,然而卡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出弹力不足的现象,同时卡条在受到震动时易与齿轮脱离,进而降低了齿条定位效果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大楼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楼阻尼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大楼阻尼器,包括:设于两相邻的大楼结构体间的主缓冲组件,其上设有用于辅助缓冲的副缓冲组件;
[0009]其中,所述副缓冲组件包括设于主缓冲组件上的圆盘,所述圆盘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底端设有减震件;
[0010]其中,所述支撑件上包括上支杆

下支杆以及用于连接上支杆和下支杆的调角件;
[0011]其中,所述调角件包括与下支杆固定连接的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上支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杆上设有用于固定齿轮的定位件,所述下支杆上还设有用于锁止定位件的锁定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
L
形块

支柱

定位块以及通孔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齿板起到定位作用,当
L
形块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时,能够使得齿板稳定地与齿轮相啮合,有效避免齿板在意外情况下与齿轮脱离,有助于提高齿板的定位效果;当
L
形块置于位于下方的定位块的底部时,能够使得齿板稳定地处于解锁状态,以便根据实际安装空间环境对下
支杆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板,所述齿板与下支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片,所述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L
形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齿板起到自动复位作用,通过
L
形块方便拨动齿板

[0015]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活动连接于下支杆上的支柱,所述支柱上沿其轴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位于
L
形块的顶部与内壁面的顶部,所述
L
形块上开设有供定位块穿过的通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块和通孔错位设置,即可对
L
形块进行定位,使得
L
形块能够稳定地保持在某一位置,将定位块和通孔对齐设置,即可对
L
形块进行解锁,以便后续对齿轮进行解锁操作

[0017]优选的,所述支柱通过阻尼转轴与下支杆转动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持扭转角固定功能,确保支柱在转动后不松动

[0019]优选的,所述齿板上活动贯穿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与下支杆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齿板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齿板能够沿导杆的轴方向稳定地移动,避免齿板出现偏位的现象

[0021]优选的,所述主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建筑大楼结构体上的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活动贯穿设有内杆,所述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另一个建筑大楼结构体上,所述内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外管的内腔,所述圆盘固定连接于内杆表面的上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建筑大楼结构体间产生震动时,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可以进行减消能作业

[0023]优选的,所述减震件包括滑动连接于下支杆底端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壁面的一侧与下支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建筑大楼结构体间产生震动时,内杆会带动圆盘

上支杆以及下支杆同步活动,使得下支杆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使得第二弹簧受力变形,并利用其弹性作用力为内杆的移动提供阻力,进一步地对内杆起到缓冲作用

[0025]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遮挡帘,所述遮挡帘的一侧与安装壳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帘的另一侧与下支杆固定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安装壳顶部的开口处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杂物掉落至安装壳的内腔影响第二弹簧正常使用现象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通过
L
形块

支柱

定位块以及通孔的配合使用,能够对齿板起到定位作用,当
L
形块置于两个定位块之间时,能够使得齿板稳定地与齿轮相啮合,有效避免齿板在意外情况下与齿轮脱离,有助于提高齿板的定位效果;当
L
形块置于位于下方的定位块的底部时,能够使得齿板稳定地处于解锁状态,以便根据实际安装空间环境对下支杆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
[0029]通过弹片能够对齿板起到自动复位作用,通过
L
形块方便拨动齿板

[0030]通过将定位块和通孔错位设置,即可对
L
形块进行定位,使得
L
形块能够稳定地保
持在某一位置,将定位块和通孔对齐设置,即可对
L
形块进行解锁,以便后续对齿轮进行解锁操作

[0031]通过阻尼转轴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楼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设于两相邻的大楼结构体间的主缓冲组件(
100
),其上设有用于辅助缓冲的副缓冲组件(
200
);其中,所述副缓冲组件(
200
)包括设于主缓冲组件(
100
)上的圆盘(
210
),所述圆盘(
210
)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件(
220
),所述支撑件(
220
)的底端设有减震件(
230
);其中,所述支撑件(
220
)上包括上支杆(
221


下支杆(
222
)以及用于连接上支杆(
221
)和下支杆(
222
)的调角件(
223
);其中,所述调角件(
223
)包括与下支杆(
222
)固定连接的转杆(
2231
),所述转杆(
2231
)的表面转动连接有齿轮(
2232
),所述齿轮(
2232
)与上支杆(
221
)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杆(
222
)上设有用于固定齿轮(
2232
)的定位件,所述下支杆(
222
)上还设有用于锁止定位件的锁定件;所述定位件包括与齿轮(
2232
)相啮合的齿板(
2233
),所述齿板(
2233
)与下支杆(
222
)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片(
2234
),所述齿板(
2233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L
形块(
2235
);所述锁定件包括活动连接于下支杆(
222
)上的支柱(
2236
),所述支柱(
2236
)上沿其轴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定位块(
2237
),两个所述定位块(
2237
)分别位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钟荣廖大伟董志辉曹建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科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