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及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959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9
本申请涉及力学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及测量方法,包括支撑体,支撑体上同轴开设有环形槽;后支座,后支座和支撑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铜套,第一滚珠铜套与后支座的内周侧滚动连接;第二滚珠铜套,第二滚珠铜套同轴套设连接于后支座的外周侧上;前支座,前支座与后支座远离环形槽一端连接,且前支座的外周侧上同轴套设连接有第三滚珠铜套;拉压力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位于后支座内腔中,且一端与支撑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施力单元;记录显示单元;本申请具有减小闭锁力测量过程中的摩擦力,保障工装和待测物的同轴度,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降低检测工装的重量,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及测量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力学检测工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填物一般通过闭锁组件施加的闭锁力进行位置固定,并实现发射时的初速度控制,闭锁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在一定的数值区间进行变化,闭锁力太大,会加大装填物的起始扰动;闭锁力太小,装填物由于重力

振动以及其他装填物发出时产生的燃气流作用力等外界因素而产生移动

跳动甚至脱落,不能确定使用安全

[0003]为减小起始扰动和初始状态不一致所带来的影响,使各闭锁组件的闭锁力大小尽量一致,需要对闭锁组件的闭锁力一致性进行检测和调整,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火发器闭锁力检测装置,包括施力单元

测力单元和记录显示单元,其中,测力单元包括支撑体

传动杆

力学传感器

导杆和测力滑块,支撑体为长柱状结构,外径不大于发射管的内径,支撑体的尾部固定有测力滑块,支撑体的内部安装有力学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的两端分别通过传动杆和导杆连接固定至支撑体和测力滑块上;测力滑块位于测力单元末端,具有与导电闭锁组件上突起结构配合的环槽,用于与发射管中导电闭锁组件配合,使导电闭锁组件对测力单元闭锁限位;施力单元与测力单元头部连接,带动测力单元朝向发射管管口方向移动,牵引并使测力单元从导电闭锁组件上释放;记录显示单元包括峰值保持仪,通过导线与力学传感器连接,接收力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闭锁力数据进行显示

记录和储存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闭锁力检测装置,需要先把支撑体和传动杆形成的结构整体放入发射管的内腔中,然后通过施力单元向传动杆施力拉动支撑体,并使得测力滑块与闭锁组件分离,在测量时,受支撑体与发射管内腔之间的摩擦力和同轴度的影响,无法准确测量出拉

压力对应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对闭锁组件拉

压力测量的精准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及测量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及测量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

[0007]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同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与闭锁组件配合;后支座,所述后支座和所述支撑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铜套,所述第一滚珠铜套与所述后支座的内周侧滚动连接;第二滚珠铜套,所述第二滚珠铜套同轴套设连接于所述后支座的外周侧上;前支座,所述前支座与所述后支座远离所述环形槽一端连接,且所述前支座的外
周侧上同轴套设连接有第三滚珠铜套;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后支座内腔中,且一端与所述支撑体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用于向所述拉压力传感器施力;记录显示单元,所述记录显示单元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记录并显示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后支座施力,后支座带动前支座运动,将后支座和前支座塞入炮筒内腔中,此时第二滚珠铜套和第三滚珠铜套上的钢珠与炮筒的内腔壁滚动连接,然后调整支撑体的位置,使得环形槽与闭锁组件中的弯钩部卡接配合,然后检测装置通过施力单元向拉压力传感器施力,拉压力传感器将作用力传递至支撑体,使得环形槽与闭锁组件中的弯钩部脱离,脱离瞬间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力会达到一个阀值,这个阀值即闭锁力;设计的闭锁力检测工装,通过支撑体便于开设环形槽,以配合闭锁组件的弯钩部进行卡接模拟,通过后支座和第一滚珠铜套

第二滚珠铜套的配合可以实现支撑体与后支座的滚动连接,后支座与待测物内腔壁的滚动连接,进而减小闭锁力测量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前支座和第三滚珠铜套配合便于在第二滚珠铜套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工装和待测物的同轴度,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拉压力传感器便于检测闭锁力,通过施力单元便于施加模拟的拉

压力,通过记录显示单元便于记录并将闭锁力进行显示,并且,中空设置的前支座和后支座,还可以极大的降低检测工装的重量,便于安装

搬运以及携带

[000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施力单元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连接;液压接头,所述液压接头一端与所述钢丝绳远离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液压快速接头阀;推杆座,所述推杆座一端与所述液压快速接头阀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装置上的电动缸通过转接杆向推杆座施力,推杆座通过液压快速接头阀向液压接头施力,液压接头向钢丝绳施力,钢丝绳绷直后向拉压力传感器施加拉力,直至环形槽与闭锁组件中的弯钩部脱离;设计的施力单元,通过推杆座便于与转接杆连接,通过液压快速接头阀和液压接头配合便于实现推杆座和转接杆的快速固定和释放,通过钢丝绳便于向拉压力传感器施力,由于钢丝绳为柔性绳,对于拉压力传感器测到的拉力,无论是否同轴,所测到的拉力均为轴向方向的拉力,因此能够减小检测时对钢丝绳和拉压力传感器同轴度的要求

[00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和施力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包括限位体和两个连接体,所述限位体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体的直径,且两个所述连接体分别同轴连接于所述限位体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施力单元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第一连接轴,通过限位体便于安装两个连接体,通过连接体便于实现与拉压力传感器和施力单元的连接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前支座上内凸形成有第一抵接面,所述限位体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的距离设置为
L1
;所述后支座上内凸形成有第二抵接面,所述限位体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的距离设置

L2
;所述支撑体外凸形成有第三抵接面,所述后支座与所述第三抵接面的距离设置为
L3
;所述环形槽与闭锁组件的挂钩部卡接配合时,
L1

L3

L2。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体与第一抵接面

第二抵接面的距离和后支座与第三抵接面的距离限定,可以在测量闭锁组件的拉力或者是压力时,实现后支座与支撑体的分离,避免后支座在检测闭锁力的过程中与支撑体发生接触碰撞,从而导致产生反作用力,影响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闭锁力大小,进而提高闭锁力测量精度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推杆座上设置有锥状导入段,所述前支座靠近所述推杆座一端设置有与锥状导入段形状适配的锥形导入面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锥状导入段和锥形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闭锁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
(1)
,所述支撑体
(1)
上同轴开设有环形槽
(1A)
,所述环形槽
(1A)
用于与闭锁组件配合;后支座
(2)
,所述后支座
(2)
和所述支撑体
(1)
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铜套
(3)
,所述第一滚珠铜套
(3)
与所述后支座
(2)
的内周侧滚动连接;第二滚珠铜套
(4)
,所述第二滚珠铜套
(4)
同轴套设连接于所述后支座
(2)
的外周侧上;前支座
(5)
,所述前支座
(5)
与所述后支座
(2)
远离所述环形槽
(1A)
一端连接,且所述前支座
(5)
的外周侧上同轴套设连接有第三滚珠铜套
(6)
;拉压力传感器
(7)
,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位于所述后支座
(2)
内腔中,且一端与所述支撑体
(1)
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施力单元
(8)
,所述施力单元
(8)
用于向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施力;记录显示单元
(9)
,所述记录显示单元
(9)
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电连接,用于记录并显示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的检测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单元
(8)
包括钢丝绳
(8A)
,所述钢丝绳
(8A)
一端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连接;液压接头
(8B)
,所述液压接头
(8B)
一端与所述钢丝绳
(8A)
远离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液压快速接头阀
(8C)
;推杆座
(8D)
,所述推杆座
(8D)
一端与所述液压快速接头阀
(8C)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和施力单元
(8)
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轴
(10)
,所述第一连接轴
(10)
包括限位体
(10A)
和两个连接体
(10B)
,所述限位体
(10A)
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体
(10B)
的直径,且两个所述连接体
(10B)
分别同轴连接于所述限位体
(10A)
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所述拉压力传感器
(7)、
施力单元
(8)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锁力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座
(5)
上内凸形成有第一抵接面
(5A)
,所述限位体
(10A)
与所述第一抵接面
(5A)
的距离设置为
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利雄谭华刘帅毛锐张卓孙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