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925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和拐臂,其特征在于: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同轴心布置,所述动触头装置包括一个圆筒形中间电极,所述中间电极两端带有触片槽,在中间电极两端的触片槽处分别设置一触片,上端的触片与主回路导电极相通,中间电极和触片套件安装在灭弧套管内,灭弧套管下端设置有灭弧喷嘴,所述灭弧套管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拐臂一端与主轴同心固定,另一端与灭弧套管导向槽相切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由于动静触头采用两工位直动设计,有效的避免了甩弧现象的发生,并减低动静触头合分所需的操作功,简化了与之相关的操作机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器产品中主回路的动静触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负 荷开关主回路梅花型触头的动静触头装置,属于电气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环网开关柜绝大多数使用以SF6气体为绝缘介质,刀闸式动触头,灭弧 珊片辅助灭弧的环网开关柜,一般采用三工位弹簧操作机构,通过一根主传动轴旋转来带 动三相与拐臂灵活固定的动触头旋转,使保持在主回路静触头和接地回路静触头的之间, 隔离位置的刀闸式动触头正反向旋转实现分闸、合闸、接地三工位动作。而以这种刀闸式结 构为动触头的负荷开关触头结构,在开关合分闸时不可避免的发生甩弧现象,这种现象容 易导致相对地击穿。原因在于分合动触头运动过程中,动静触头两端电场变的很不均勻, 所产生的电弧属于聚集型电弧,电弧能量很大,而其动静触头的材料又是纯铜构成,其熔点 低,耐电弧能力不强,导致电寿命低,开断能力、关合能力都不强。众所周知,在高压电器产 品中,各种类型的触头结构对产品的性能、产品的容量以及产品的可靠性均起着决定性作 用。开关的动静触头结构设计是整体环网开关柜的核心部分,动静触头的结构设计直接影 响环网开关柜的整体电气指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耐电弧能力强、具有高电寿命、电场 均勻,避免甩弧现象,大大提高动静触头开断、关合等电气性能指标的两工位直动形式的触 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和拐臂,其特征 在于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同轴心布置,所述动触头装置包括一个圆筒形中间电极,所 述中间电极两端带有触片槽,在中间电极两端的触片槽处分别设置一触片,上端的触片与 主回路导电极相通,中间电极和触片套件安装在灭弧套管内,灭弧套管下端设置有灭弧喷 嘴,所述灭弧套管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拐臂一端与主轴同心固定,另一端与灭弧套管导向 槽相切滑动连接。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套管下端开口处设 置有内螺纹,灭弧喷嘴旋转紧固在灭弧套管的下端内螺纹处。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由首尾相勾的弹簧 固定在中间电极的触片槽处。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电极的上端的触片为一 次冲压成型的波浪型滑动瓣状触片,滑动瓣状触片两端具有用于固定弹簧的凹槽。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瓣状触片的材料为 无氧T2铜。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电极的下端的触片为瓣 状铜钨合金触片,瓣状铜钨合金触片两端具有用于固定弹簧的凹槽。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由不锈钢无磁材料 制成。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装置的触头端上 设置有铜钨合金层。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套管包括筒体和盖 体,所述筒体和盖体之间设置有和喷嘴挡圈。前述的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喷嘴及和喷嘴挡圈 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梅花触头系统由于动静触头采用两工位直动设 计,有效的避免了甩弧现象的发生,并减低动静触头合分所需的操作功,简化了与之相关的 操作机构设计。并在动静触头两接触端使用了高性能的耐电弧材料,并且均勻了电场设计, 减低了电弧能量,大大的提高了电寿命,有效的增加了开断能力和关合能力等,整体提高了 各方面电器指标。并把动触头装置和灭弧套管一体化设计,形成一整体,简化了工序,有效 的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动静触头装置分闸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动静触头装置合闸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静触头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导电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瓣状触片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装置中间电极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装置铜钨合金触片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装置灭弧套管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为1-灭弧套管 2-瓣状触片 3-第一弹簧 4-第二弹簧 5-中间电极7-第三弹簧 8-铜钨合金触片 9-第四弹簧 10-灭弧喷嘴11-静触头 12-盖体 13-主回路导电极 14-拐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触头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动触头在中间电极5 —端带触片槽51 处均勻环形固定九个瓣状触片2,并在瓣状触片2与中间电极5相连接处的弹簧固定槽内用 第二弹簧4固定,第二弹簧4由弹簧首尾相勾形成环形,使得瓣状触片2与无氧T2铜制成 的中间电极5形成捆绑连接环形固定,瓣状触片2的另一边弹簧固定槽内安装第一弹簧3, 使得瓣状触片2另一端独自形成捆绑连接环形固定;中间电极5的另一端触片槽的地方,均勻环形固定九件铜钨合金触片8,并在铜钨合金触片8与中间电极5相连接处的弹簧固定 槽内固定第三弹簧7,第三弹簧7使得铜钨合金触片8与中间电极5形成捆绑连接环形固 定,铜钨合金触片8的另一边弹簧固定槽内安装第四弹簧9,第四弹簧9使得铜钨合金触片 8的另一端独自形成捆绑连接环形固定。把装配好的中间电极和瓣状触头套件用专用工具 安装在灭弧套管1内,灭弧喷嘴10用专用扳手顺时针旋转紧固在灭弧套管1的带螺纹的地 方,使之总装成动触头装置。所述灭弧套管1包括筒体和盖体12,所述筒体和盖体12之间 设置有喷嘴挡圈1'。图4是本专利技术静触头结构示意图。而静触头是用特殊耐电弧材料用全新整体烧结 工艺烧制成形,再通过高精度的车削工艺制成的一体型零件。静触头11是一个独立零件, 同心垂直固定在绝缘件上,与出线相通,断口间距离为50mm+-2mm。在设计瓣状铜钨合金触片和静触头时都不光考虑了动作原理、滑动接触导电率、 电动力等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均勻电场设计。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垂直布置如图1所示,动触头同心安装在主回路导电极13上, 主回路导电极13的另一端与主回路相通,另一端与动触头装置的瓣状触片2相通。拐臂14 一端与主轴同心固定,一端与灭弧套管1导向槽相切滑动固定。通过边上的拐臂14顺时针 旋转37度拨动动触头装置向下运动,因导电极具有直线导向功能,顾动触头装置由拐臂顺 时针旋转拨动时有旋转运动转化为向下直线运动,动触头装置向下运动70mm到静触头11, 相接触部分超程为20mm。以此来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合闸动作,如图2所示,拐臂14逆 时针旋转37度,动触头装置直线向上运动70mm实现动静触头的分闸功能。如图1所示, 当动触头装置直线向下移动到与静触头11相距15mm处由动触头装置中的铜钨合金触片8 与静触头11端部的铜钨合金部位开始起弧,随着动静触头的快速接触,电弧随之熄灭。当 动触头装置向上直线运动到与静触头刚分离的一瞬间,开始在铜钨合金触片8与静触头11 端部起弧,伴随动触头装置直线向上运动,灭弧套管1内的SF6气体被压缩,形成向下的气 流,气流的流速并与动触头装置运动速度呈正比。气体向铜钨合金触头8高速流动,并由灭 弧喷嘴10处喷出,吹向静触头11端部,当动触头装置向上运动到离静触头15mm处,电弧熄 灭。由于铜钨合金触片8与静触头11都采用了业界公认的耐电弧铜钨合金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荷开关主回路动静触头装置,包括动触头装置、静触头装置(11)和拐臂(14),其特征在于:动触头装置与静触头装置同轴心布置,所述动触头装置包括一个圆筒形中间电极(5),所述中间电极(5)两端带有触片槽(51),在中间电极(5)两端的触片槽(51)处分别设置一触片,上端的触片与主回路导电极(13)相连,中间电极(5)和触片套件安装在灭弧套管(1)内,灭弧套管(1)下端设置有灭弧喷嘴(10),所述灭弧套管(1)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拐臂(14)一端与主轴同心固定,另一端与灭弧套管(1)导向槽相切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洲李宁齐勇孟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业基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