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818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等洞室构筑物的施工中,经常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如地裂缝

采空区

溶洞以及陷穴等

尤其是以断裂构造发育为基础,过量开采地下水为诱因而形成和发展的地裂缝,严重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表现为地裂缝两侧上

下盘地层发生相互错动后,地层中隧道衬砌结构与地裂缝两侧土体的下沉位移不同,可能导致衬砌结构与围岩脱空

同时,在地裂缝活动下隧道衬砌结构将产生附加应力和附加变形,过大的附加变形可能导致结构开裂或屈服破坏

另外,地裂缝变形带的土体裂隙多

工程性质较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会造成基坑坑壁或隧道局部坍塌,也可能出现沿裂缝带的集中渗水现象,将引起黄土湿陷变形和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加剧隧道衬砌结构的破坏;地下水沿裂缝渗入隧道内,影响隧道正常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
(1).
施工超前小导管并注浆,台阶法开挖导洞Ⅰ,并施作初支;
[0006]步骤
(2).
人工开挖之后,喷混凝土及时封闭掌子面,施工完毕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初喷混凝土,安装钢筋网片,架立格栅钢架,打设锁脚锚管,复喷混凝土,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台阶长度
(
各导洞均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单次进尺
0.5m)
,导洞开挖之前应在掌子面打设水平孔,探测前方土体加固情况,孔深3‑
5m

[0007]步骤
(3).
缩短导洞Ⅱ与导洞Ⅰ间的步距,导洞Ⅱ开挖滞后导洞Ⅰ3.0m
,施工步骤同导洞Ⅰ;
[0008]步骤
(4).
导洞Ⅰ、Ⅱ到达止浆墙后一起进行
WSS
注浆,同时在放大Ⅱ、Ⅲ导洞间步距至
8.0m
的前提下同步开展导洞Ⅲ、Ⅳ开挖,施工步骤同步骤
(1)、(2)、(3)

[0009]步骤
(5).
导洞Ⅲ、Ⅳ开挖至止浆墙进行
WSS
注浆,同时Ⅰ、Ⅱ导洞注浆凝固已达到要求可正常开始开挖进尺,施工步骤同步骤
(1)、(2)、(3)。
[0010]所述安装钢筋网片时全断面设双层钢筋网,环纵向筋均为
φ6钢筋;初喷
3.5cm
混凝土,挂钢筋网,网距
130
×
130mm
,钢格栅内外各一层,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20mm。
钢筋网与注浆小导管之间应焊接牢靠,钢筋网之间相互搭接2个网格

[0011]所述架立格栅钢架时格栅钢架在洞外设计加工成型,分块加工,块与块之间采用
L125
×
80
×
10
角钢

角钢上打
Φ
24
螺栓孔,洞内安装时
M22
螺栓连接;洞内安装在初喷砼之
后进行

[0012]所述格栅钢架间设纵向连接筋,环向间距
1m
,钢架间以喷砼填平;格栅钢架钢筋保护层厚度
40mm
,临时仰拱钢筋保护层
25mm。
[0013]所述喷射混凝土时喷射线路自下而上分段分行进行,每行喷射应采取水平环行旋转叠压
(
一圈压半圈
)
移动方式,环环旋转,直径约
0.3m
,喷第二行时,依顺序为第一行终点的上方开始喷射,行间搭接长度为3~
4cm
为宜

[0014]所述喷射混凝土时复喷分段进行,先喷平凹面,后喷凸面;一次喷射砼厚度拱部5~
6cm
,边墙宜为7~
10cm
;喷射混凝土
2h
后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5d
,气温低于
5℃
时,不得喷水养护

[0015]所述喷射混凝土时喷嘴至岩面的距离为
0.6

1.0m
,观察回弹物的多少加以调整和控制,喷嘴与岩面的角度,应垂直于岩面

[0016]所述喷射混凝土时喷射厚度控制采用标桩法,当打设小导管时,利用小导管外露长度作标桩,其长度比要求的喷射砼厚度高出
5cm
,标记位置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格栅钢架钢筋保护层厚度
40mm
,临时仰拱钢筋保护层
25mm。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确保更加快速的完成循环施工,同时结合注浆工艺参数的试验调整,既能保证土体加固

止水效果,又能将下一阶段注浆对临近导洞的扰动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
(1)
施工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
(2)、(3)
施工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
(4)
施工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
(5)
施工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施工流程示意图

[0023]图中:
1、
导洞
I

2、
导洞Ⅱ;
3、
导洞
III

4、
导洞
IV。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25]实施例1[0026]如图1~5所示,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
(1).
施工超前小导管并注浆,台阶法开挖导洞Ⅰ,并施作初支;
[0028]步骤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
施工超前小导管并注浆,台阶法开挖导洞Ⅰ,并施作初支;步骤
(2).
人工开挖之后,喷混凝土及时封闭掌子面,施工完毕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初喷混凝土,安装钢筋网片,架立格栅钢架,打设锁脚锚管,复喷混凝土,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台阶长度,导洞开挖之前应在掌子面打设水平孔,探测前方土体加固情况,孔深3‑
5m
;步骤
(3).
缩短导洞Ⅱ与导洞Ⅰ间的步距,导洞Ⅱ开挖滞后导洞Ⅰ3.0m
,施工步骤同导洞Ⅰ;步骤
(4).
导洞Ⅰ、Ⅱ到达止浆墙后一起进行
WSS
注浆,同时在放大Ⅱ、Ⅲ导洞间步距至
8.0m
的前提下同步开展导洞Ⅲ、Ⅳ开挖,施工步骤同步骤
(1)、(2)、(3)
;步骤
(5).
导洞Ⅲ、Ⅳ开挖至止浆墙进行
WSS
注浆,同时Ⅰ、Ⅱ导洞注浆凝固已达到要求可正常开始开挖进尺,施工步骤同步骤
(1)、(2)、(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钢筋网片时全断面设双层钢筋网,环纵向筋均为
φ6钢筋;初喷
3.5cm
混凝土,挂钢筋网,网距
130
×
130mm
,钢格栅内外各一层,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20mm。
钢筋网与注浆小导管之间应焊接牢靠,钢筋网之间相互搭接2个网格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邻湖泊中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立格栅钢架时格栅钢架在洞外设计加工成型,分块加工,块与块之间采用
L125
×
80
×
10
角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旭王占东侯鹏官旭宁波刘尧刘寒程灏王露董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