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811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包括:熄焦罐和焦斗;熄焦罐包括罐体,罐体的一侧设置有罐门;罐体上还设置有从罐体外连通至罐体内的惰性气体进气管和惰性气体出气管;焦斗包括斗体,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折流通道,折流通道的一端为进气口,进气口与惰性气体进气管连通,折流通道上形成有出气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焦炉
,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焦化行业实验焦炉的广泛应用为焦化厂确定并提供经济合理的炼焦配煤方案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及参考数据,使得炼焦配煤成本大幅降低

[0003]目前,由煤质指标来准确预测焦炭质量尚且有一定的困难和问题,故采用实验焦炉来模拟生产焦炉的运行工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实验焦炉可以更好更方便的优化配煤方案,同时在炼焦行业的焦化厂的相关配煤技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4]目前焦化企业大多数配套的实验焦炉普遍采用的是湿法熄焦工艺,湿法熄焦是指装入一定量的煤料,通过升温加热的方式将煤料冶炼成为焦炭,将出炉的红热高温焦炭用水喷洒,使焦炭从
1000℃
左右降温到常温

现有技术中的实验焦炉会产生大量熄焦蒸汽,不利于清洁生产

另外,普通湿法熄焦与干法熄焦生产的焦炭在指标上存在一定区别,从而导致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实验焦炉实验结果无法准确体现在生产装置上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实验焦炉由于用水熄焦,高温焦炭急剧收缩容易产生大量的裂纹,严重影响了焦炭的强度;同时用水熄焦过程产生高热蒸汽容易伤害到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湿法熄焦的实验焦炉所带来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包括:熄焦罐和焦斗;
[0007]所述熄焦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罐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从所述罐体外连通至所述罐体内的惰性气体进气管和惰性气体出气管;
[0008]所述焦斗包括斗体,所述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折流通道,所述折流通道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惰性气体进气管连通,所述折流通道上形成有出气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防辐射板,所述防辐射板为弧形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罐门与所述罐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罐门与所述罐体的内壁通过啮齿结构锁合;
[0011]所述罐门的一侧与所述罐体外壁铰接;
[0012]所述罐门或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或释放所述罐门用的手动安全连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门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充气式密封圈;
[0014]所述罐门需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充气式密封圈被构造为凸出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罐体密封连接;所述罐门开启的情况下,所述充气式密封圈被构造为回缩至所述密封凹槽内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门上还设置有对所述密封圈冷却用的冷却夹套;
[0016]所述冷却夹套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处,所述冷却夹套的一端为冷却介质通入口,所述冷却夹套的另一端为冷却介质流出口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斗体由侧板和底板围成,所述斗体的顶部敞口;
[0018]所述底板形成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设置有呈锯齿形布置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夹层结构的内壁形成所述折流通道;
[0019]所述出气口为布设于所述底板上与所述折流通道连通的通气孔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还包括摆渡车和第二轨道,所述摆渡车与所述第二轨道配合;
[0021]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罐门的下方,以使所述罐体内的所述焦斗能够移至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上的所述摆渡车上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内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焦斗配合的第一轨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将所述焦斗固定于所述第一轨道的第一固定装置;
[0023]所述摆渡车上设置有将所述焦斗固定于所述摆渡车上的第二固定装置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罐壁内设置有保温层;
[0025]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罐体内连通的用于检测罐体内温度的测温口

用于检测罐体内压力的测压口和安全阀门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焦斗还包括分布器;
[0027]所述分布器设置于所述惰性气体进气管与所述折流通道的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分布器上设置有将惰性气体均匀通入所述折流通道内的送气孔

[0028]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采用本实施例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能够在干熄焦工艺中实现熄焦过程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洁净,减少了湿法熄焦时产生的水汽

粉尘和环境污染,避免了由于高温蒸汽对操作人员产生的伤害;避免了高温焦炭急剧收缩产生大量的裂纹而影响焦炭的强度

使用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可以更为真实的反应工业大焦炉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工业化的生产

同时可以改善实验焦炉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罐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焦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2中
A
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5为本技术罐体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惰性气体进气管与分布器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惰性气体进气管与分布器的连接关系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分布器上送气孔的结构视图

[0039]图9为本技术焦斗放置于摆渡车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1焦斗,2罐体,3罐门,4惰性气体进气管,5惰性气体出气管,6折流通道,7防辐射板,8啮齿结构,9铰接轴,
10
手动安全连锁,
11
密封凹槽,
12
冷却夹套,
13
冷却介质通入口,
14
冷却介质出口,
15
侧板,
16
底板,
17
折流板,
18
分布器,
19
送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熄焦罐和焦斗;所述熄焦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一侧设置有罐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从所述罐体外连通至所述罐体内的惰性气体进气管和惰性气体出气管;所述焦斗包括斗体,所述斗体的底部设置有折流通道,所述折流通道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惰性气体进气管连通,所述折流通道上形成有出气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防辐射板,所述防辐射板为弧形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罐门与所述罐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罐门与所述罐体的内壁通过啮齿结构锁合;所述罐门的一侧与所述罐体外壁铰接;所述罐门或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或释放所述罐门用的手动安全连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门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充气式密封圈;所述罐门需关闭的情况下,所述充气式密封圈被构造为凸出所述密封凹槽与所述罐体密封连接;所述罐门开启的情况下,所述充气式密封圈被构造为回缩至所述密封凹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焦炉干熄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门上还设置有对所述密封圈冷却用的冷却夹套;所述冷却夹套设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处,所述冷却夹套的一端为冷却介质通入口,所述冷却夹套的另一端为冷却介质流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伟李建莉尹天长王清风史建才任华伟胡方元牛敬超李彦霞王艳敏张文钰王硕张蕊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