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3焦煤为主的捣固配煤炼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802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1/3焦煤为主的捣固配煤炼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各单种炼焦煤混配,所述单种炼焦煤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气煤5%~10%,优质1/3焦煤30%~40%,普通1/3焦煤25%~30%,气肥煤7%~15%,贫痩煤15%~25%;2).对气煤、气肥煤、1/3焦煤分别进行预粉碎,预粉碎后小于3mm的比例达到80%~85%;再对配合煤进行粉碎,粉碎后小于3mm的比例为86%~88%且小于0.5mm的比例小于48%;以及3).进行捣固,在捣固焦炉上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大幅减少焦煤和肥煤的应用,减少了紧缺煤种的消耗,由此降低焦炭原料成本。由此降低焦炭原料成本。由此降低焦炭原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1/3焦煤为主的捣固配煤炼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焦化行业炼焦配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1/3焦煤为主的捣固配煤炼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焦煤、肥煤等优质炼焦煤资源却匮乏,而弱粘煤、气煤、1/3焦煤等资源相对丰富。一方面,我国焦炭产能巨大,对炼焦煤资源消耗过快,另一方面高炉大型化对焦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焦炭强度,配煤结构中焦煤、肥煤等比例不断提高。过多地消耗优质炼焦煤资源使焦炭原料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缩减,竞争力下降。为了减少、减缓焦煤、肥煤消耗,适应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降低焦炭原料成本,提高焦炭利润,必须扩大弱粘煤、气煤、1/3焦煤等资源相对丰富煤的利用率。特别是1/3焦煤在我国江苏、山东、山西、黑龙江、内蒙等各省份均有分布,且价格低廉,灰硫指标较低,加大1/3焦煤使用量可有效缓解优质炼焦煤消耗,降低焦炭成本。
[0003]如专利CN 104830360 B中公开了一种挥发分为34%及以上的1/3焦煤的炼焦配煤方法,该方法的配煤方案为:对1/3焦煤进行基氏流动度测定,选取其中固软温度区间<70℃的1/3焦煤记为Ⅱ类1/3焦煤,固软温度区间﹥85℃的1/3焦煤记为其它1/3焦煤,再将Ⅱ类1/3焦煤按如下质量百分数进行配煤:气肥煤:1~10%,肥煤:1~15%,Ⅱ类1/3焦煤:5~10%,其它1/3焦煤:10~20%,焦煤:40~45%,瘦煤:10~15%。本专利技术采用基氏流动度指标中的固软温度区间对1/3焦煤加以优化细分,并辅以相适应的配煤结构,能够起到稳定焦炭质量的目的。专利申请CN 111286380 A公开了一种添加高硫1/3焦煤的捣固炼焦煤配煤方法,在常规配煤方案中配入高硫1/3焦煤19%~35%,在保证焦炭的质量的同时,降低了配煤成本,节约炼焦煤资源。专利申请CN 101870875 B提供了一种用1/3焦煤和非炼焦煤生产冶金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1/3焦煤和非炼焦煤配制成灰分含量≤10%、硫分含量≤0.9%、挥发份含量≤32.0%、粘结指数≥65的炼焦配合煤,用捣固炼焦工艺生产GB二级冶金焦,实现了当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转换,提升了当地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
[0004]以上技术虽针对1/3焦煤进行研究应用,未将1/3焦煤资源充分利用,降低焦炭成本业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比例配用1/3焦煤配煤炼焦的方法,在确保焦炭质量较优前提下实现1/3焦煤的大比例应用,降低了焦炭原来成本,节省了优质紧缺炼焦煤资源。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煤炼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各单种炼焦煤混配,所述单种炼焦煤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气煤5%~10%,优质1/3焦煤30%~40%,普通1/3焦煤25%~30%,气肥煤7%~15%,贫痩煤15%~25%,其
中1/3焦煤总计60%~70%,所有单种炼焦煤总计100%;
[0009]2.对气煤、气肥煤、1/3焦煤分别进行预粉碎,预粉碎后小于3mm的比例达到80%~85%;再对配合煤进行粉碎,粉碎后小于3mm的比例为86%~88%且小于0.5mm的比例小于48%;以及
[0010]3.进行捣固,捣固堆密度控制在1.0~1.1t/m3;在捣固焦炉上生产,结焦时间26~28小时,焦炉标准为1340~1355℃,采用干熄焦。
[0011]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煤、1/3焦煤、气肥煤、贫痩煤按照GB/T5751

2009《中国煤炭分类》中烟煤的分类标准定义。
[0012]在本文中,优质1/3焦煤挥发分V
daf
>28%~35%,镜质组反射率区间0.65

0.85比例达到80%以上,粘结指数G值≥80,40kg小焦炉单独炼焦焦炭热态强度CSR≥45%;普通1/3焦煤为不满足以上指标要求的其他1/3焦煤。
[0013]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区间0.65

0.85比例达到80%以上,粘结指数G值≥75,40kg小焦炉单独炼焦焦炭热态强度CSR≥35%。
[0014]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肥煤的挥发分V
daf
>37%,镜质组反射率区间0.65

0.85比例达到80%以上,粘结指数G值≥90,40kg小焦炉单独炼焦焦炭热态强度CSR≥35%,硫份S
t,d
>2.5%~4.0%。
[0015]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贫痩煤的挥发分V
daf
<20%,粘结指数G值>10~20。
[0016]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各单种炼焦煤混配后所得配合煤质量指标满足以下要求:挥发分V
daf
在30%~33%,硫分≤0.85%,灰分≤10%,粘结指数G值≥66。
[0017]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各单种炼焦煤及其配比如下:
[0018]气煤10%,优质1/3焦煤35%,普通1/3焦煤25%,气肥煤12%,贫痩煤18%;或者
[0019]气煤5%,优质1/3焦煤38%,普通1/3焦煤25%,气肥煤12%,贫痩煤20%;或者
[0020]气煤10%,优质1/3焦煤32%,普通1/3焦煤28%,气肥煤12%,贫痩煤18%;或者
[0021]气煤5%,优质1/3焦煤40%,普通1/3焦煤30%,气肥煤7%,贫痩煤18%。
[0022]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冶金焦达到以下质量指标:硫分≤0.70%,灰分≤13%,抗碎强度M
25
≥90%,耐磨强度M
10
≤8%,反应性CRI≤30%,反应后强度CSR≥60%。
[0023]本专利技术将不同质量的1/3焦煤进行搭配,并利用气肥煤替代肥煤保持配合煤粘结性和流动性满足要求,用优质1/3焦煤替代焦煤保证配合煤结焦性和强度满足要求,在捣固工艺作用下,适当延长结焦时间和提高标准温度,实现了1/3焦煤配用达到60%~75%,所得优质冶金焦达到以下质量指标:硫分≤0.70%,灰分≤13%,抗碎强度M
25
≥90%,耐磨强度M
10
≤8%,反应性CRI≤30%,反应后强度CSR≥60%,满足1500m3以及上高炉使用。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5]本专利技术实现了1/3焦煤大比例配用,较行业内平均水平增加了30%~40%,将1/3焦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可大幅减少甚至避免焦煤和肥煤的应用,减少了紧缺煤种的消耗。
[0026]1/3焦较焦煤、肥煤便宜300~500元/吨,增加了30%~40%1/3焦煤后,焦炭原料成本可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1/3焦煤、焦煤与贫瘦煤三种煤配合在捣固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煤炼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各单种炼焦煤混配,所述单种炼焦煤及其重量百分比为:气煤5%~10%,优质1/3焦煤30%~40%,普通1/3焦煤25%~30%,气肥煤7%~15%,贫痩煤15%~25%,其中1/3焦煤总计60%~70%,所有单种炼焦煤总计100%;其中,所述优质1/3焦煤的挥发分V
daf
>28%~35%,镜质组反射率区间0.65

0.85比例达到80%以上,粘结指数G值≥80,40kg小焦炉单独炼焦焦炭热态强度CSR≥45%;所述普通1/3焦煤为不满足以上指标要求的其他1/3焦煤;2).对气煤、气肥煤、1/3焦煤分别进行预粉碎,预粉碎后小于3mm的比例达到80%~85%;再对配合煤进行粉碎,粉碎后小于3mm的比例为86%~88%且小于0.5mm的比例小于48%;以及3).进行捣固,捣固堆密度控制在1.0~1.1t/m3,在捣固焦炉上生产,结焦时间26~28小时,焦炉标准为1340~1355℃,采用干熄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煤、1/3焦煤、气肥煤、贫痩煤按照GB/T 5751

2009《中国煤炭分类》中烟煤的分类标准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区间0.65

0.85比例达到80%以上,粘结指数G值≥75,40kg小焦炉单独炼焦焦炭热态强度CSR≥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气肥煤的挥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华伟史建才赵小欣李浩伟杨磊申梦栖张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