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炭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801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兰炭生产装置,属于颗粒煤热解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兰炭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煤热解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兰炭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兰炭行业的发展,在生产工艺进和兰炭炉等设备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兰炭生产主要存在两种炉型:一种是具有多个方型炭化室的兰炭炉,产能在
10

20
万吨
/

·
台,兰炭炉炉膛为耐火砖砌筑,内主要有火道墙

火道两部分组成,火道墙上布有多个火眼砖,用纯空气燃烧,温度太高,火道墙易烧损,而且火道墙易挂渣,堵塞火眼

出焦口,造成停炉,生产时,需用回炉煤气,降低温度,虽然兰炭产量大,但输出煤气量比较少;另一种具有直立单个圆型炭化室,产能在
1.875
‑2万吨
/

·
台,通过多台套,增加产能,但会造成资源浪费,圆形直立炭化炉,不用回炉煤气,用空气助燃,,此炉型单台炉兰炭产能较低,但煤气量比较大,对于用煤气大的单位很适用,尤其适用于金属镁配套生产,铁合金冶炼企业
(
使用兰炭做还原剂
)
对直立圆型炭化炉认可度很高

[0003]申请公布号为
CN 116286058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颗粒煤热解炭化装置,包括高温热解系统,高温热解系统包括设置于炉体内的多个炭化室,炭化室下方依次设有余热换热系统和出焦系统;高温热解系统外接有输储精煤系统,输储精煤系统用于将颗粒煤输送至高温热解系统内进行热解,高温热解系统连接有煤气回收处理系统,煤气回收处理系统能够对颗粒煤热解产生的煤气进行处理回收

该方案目的是使颗粒煤在高温热解过程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兰炭质量,炭化室兰炭炉,不用回炉煤气,产煤气量大,也就是说,该方案在于按照最大煤气量生产高质量的兰炭,无法根据煤气量和兰炭量的不同需求进行切换

[0004]因此,如何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既能像方型炭化室一样,可以用回炉煤气,进行低温热解,兰炭市场需求量大时,产能大,多生产兰炭;又能像直立圆型炭化炉,不用回炉煤气,用空气助燃,高温热解,多产煤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兰炭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水冷式横向火道樑既可以利用空气助燃又可以利用回炉煤气助燃,可按市场需求,实现切换操作,能够满足对兰炭量和煤气量的不同需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兰炭生产装置,包括输煤装置

炉膛和设置在所述炉膛内的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两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之间为热解炭化火道,每根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布置有若干个回炉煤气与空气的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外围为循环冷却水降温层,所述循环冷却水降温层用于对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进行降温冷却保护,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两端分别配置有两杆燃烧枪,所述燃烧枪中间为空气通道,外围为回炉煤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接有向其通入空气的空气主管,所述回炉煤气通道连接有向其通入空气及回炉煤气的混合气体的回炉煤气管道主管;需要兰炭产量大

煤气量小时,配回炉煤气,降低热
解温度操作;需要煤气量大时,停用回炉煤气,用空气进行助燃,兰炭高温热解,增加煤气量

[0008]优选地,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包括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所述耐火砖位于所述循环冷却水降温层的上方,呈尖端朝上的楔形,所述耐火砖与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之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棉,所述耐火浇注料位于所述循环冷却水降温层的下方,所述混合腔室连接有火眼管,所述火眼管连接有火眼口,所述火眼口位于所述耐火砖和所述耐火浇注料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的一端为双进水,另一端为双回水,在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上方设置有高位蓄水罐和回水集水箱,所述回水集水箱将回水统一输送至冷却循环水池冷却降温,所述高位蓄水罐和所述回水集水箱形成落差,通过落差供水将冷却循环水输送给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对其进行高温保护

[0010]优选地,所述炉膛底部配置有水冷却支撑樑,所述水冷却支撑樑采用耐高温

耐磨损异形砖和耐高温隔热材料进行保护,所述水冷却支撑樑与余热利用换热器连接,所述水冷却支撑樑采用双室通水冷却,其一端为双进水,由所述高位蓄水罐供水冷却,另一端为双回水,冷却水回流至所述回水集水箱

[0011]优选地,所述余热利用换热器分别通过上升管道和下降管道连接汽包,所述余热利用换热器配置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与下方的推焦箱连接,所述余热利用换热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自备电厂中温中压锅炉过热器进行过热后进行发电

[0012]优选地,所述推焦箱包括两个推焦机,所述推焦机一端设置有循环冷却水进水口,由所述高位蓄水罐提供水源;另一端设置有循环冷却水出水口,冷却水回流至所述回水集水箱

[0013]优选地,所述推焦箱包括并行设置的多个分料器,所述分料器呈顶部为尖端的楔形,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的中心线对应所述分料器的尖端中心线,所述分料器之间的空隙作为排焦口,所述排焦口的下方设置有托胶盘,所述推焦机不动作时,所述排焦口的兰炭不下落,所述分料器的中部设置有贯通的通风通道

[0014]优选地,所述炉膛顶部配置有布料集气装置,所述布料集气装置包括横纵分布的主集气槽和分集气槽,所述主集气槽和所述分集气槽划分出多个均匀分布的落料口,部分所述主集气槽和所述分集气槽交汇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主集气槽的入口中心线正对两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的中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混合煤气以微正压进入收集通道至炉膛外,再通过炉顶上设置的桥式弯管输送进入炉两侧的煤气收集主管道

[0015]优选地,所述炉膛顶部配置有对所收集的煤气进行除尘降温的除尘降温管,所述除尘降温管连接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喷射的喷淋水采用处理过的氨水,呈水雾状喷淋,收集的煤气在所述喷淋水形成的筒状水雾层中穿出,对收集的煤气进行除尘

降温,再通过煤气主管道,向煤焦油电子捕集器最终净化方向输送,以达到煤气进行初次除尘降温的目的,喷淋后的氨水含有煤焦油,通过所述除尘降温管底部的排氨水管道进入排混合煤焦油主管自然流淌进入混合油罐区,进行油水分离

[0016]优选地,所述输煤装置包括上料爬坡皮带机,所述上料爬坡皮带机将输送的颗粒煤落入厂房顶部的小缓冲仓,所述小缓冲仓顶部配置有吸灰尘烟罩,所述小缓冲仓中的颗粒煤落入侧面顶平台上的可移动收尘布料皮带机,再通过溜槽落入大储煤仓顶上的皮带布
料机,所述皮带布料机将颗粒煤落入大储煤仓

[00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兰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煤装置

炉膛和设置在所述炉膛内的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两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之间为热解炭化火道,每根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布置有若干个回炉煤气与空气的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外围为循环冷却水降温层,所述循环冷却水降温层用于对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进行降温冷却保护,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两端分别配置有两杆燃烧枪,所述燃烧枪中间为空气通道,外围为回炉煤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连接有向其通入空气的空气主管,所述回炉煤气通道连接有向其通入空气及回炉煤气的混合气体的回炉煤气管道主管;需要兰炭产量大

煤气量小时,配回炉煤气,降低热解温度操作;需要煤气量大时,停用回炉煤气,用空气进行助燃,兰炭高温热解,增加煤气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包括耐火砖和耐火浇注料,所述耐火砖位于所述循环冷却水降温层的上方,呈尖端朝上的楔形,所述耐火砖与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之间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棉,所述耐火浇注料位于所述循环冷却水降温层的下方,所述混合腔室连接有火眼管,所述火眼管连接有火眼口,所述火眼口位于所述耐火砖和所述耐火浇注料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兰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的一端为双进水,另一端为双回水,在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上方设置有高位蓄水罐和回水集水箱,所述回水集水箱将回水统一输送至冷却循环水池冷却降温,所述高位蓄水罐和所述回水集水箱形成落差,通过落差供水将冷却循环水输送给所述水冷式横向火道樑,对其进行高温保护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兰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底部配置有水冷却支撑樑,所述水冷却支撑樑采用耐高温

耐磨损异形砖和耐高温隔热材料进行保护,所述水冷却支撑樑与余热利用换热器连接,所述水冷却支撑樑采用双室通水冷却,其一端为双进水,由所述高位蓄水罐供水冷却,另一端为双回水,冷却水回流至所述回水集水箱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兰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换热器分别通过上升管道和下降管道连接汽包,所述余热利用换热器配置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与下方的推焦箱连接,所述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亮彭亚森刘二忠刘海军高志军吕来雄
申请(专利权)人:府谷县泰达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