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12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置有上盖,且上盖与芯片本体之间设置有夹层,所述芯片本体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上开设有沉槽,且载板的中部开设有样本腔,所述样本腔的四周连通有多个微型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体液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
(Lab

on

chip)
,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

目前,主流形式的微流控芯片是指把化学和生物等领域中涉及的样品制备

反应

分离

检测

细胞培养

分选

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实现常规化学

生物

材料

光学等不同实验室的各种功能的一种技术;
[0003]体液检查是指临床的一般检验中使用身体的各种分泌物或者排泄物等进行检查的方式,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查项目,其主要针对来源于血液

尿液

粪便

浆膜腔液

脑脊液等多种体液,和分泌物标本中的细胞

其他成分,进行定量

定性和形态学的检验,为疾病预防

疾病诊断

鉴别诊断

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的实验室依据,现阶段将微流控芯片应用于体液检查,主要针对血液分析

浆膜腔液

脑脊液等较为复杂且参数精度需求较高

采样量较小的体液中

[0004]在现有技术中,针对血液检测时,由于血液在常温状态下储存时间超过
2h
后,就会发生红细胞破裂,蛋白沉淀等现象,使得检测指标变化较大,而血液检测又需要较多的前置过程中,使得检测耗时较长,难以把控,且需要多道工序处理,这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检测时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置有上盖,且上盖与芯片本体之间设置有夹层,其中:
[0008]所述芯片本体包括载板,所述载板上开设有沉槽,且载板的中部开设有样本腔,所述样本腔的四周连通有多个微型通道,所述微型通道远离样本腔的连通有混合槽,且混合槽的靠近微型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次级通道,所述次级通道上连通有分离槽,所述分离槽还连通有排料通道,所述分离槽远离排料通道的一侧连通有毛细通道,且毛细通道远离分离槽的一端连通有检测腔,所述排料通道的一侧连通有废料槽,所述载板的侧壁还开设有定位槽,且载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接槽,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匹配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卡接槽匹配的卡块;
[0009]所述夹层包括与沉槽匹配的板体,所述板体与样本腔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内设置有挡片,所述外接管贯穿上盖设置,所述板体与混合槽对应的位置固定
连接有内撑块,所述内撑块与混合槽共同构成一个涡旋状通道,所述板体靠近分离槽的位置开设有让位孔,且让位孔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靠近毛细通道设置,且弹性片上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贯穿上盖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载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拓展板,所述拓展板内嵌设有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网格的位置与微型通道和次级通道相对应,所述拓展板上开设有让位槽,且拓展板靠近让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卡块匹配的连接块

[0011]优选地,所述板体靠近检测腔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为倾斜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分离槽的深度大于次级通道的深度,所述毛细通道位于分离槽的上半部分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载板上设置有容纳腔,且载板上设置有返流通道,所述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容纳腔

检测腔和分离槽连通设置,所述返流通道内设置有延伸微管,且延伸微管远离返流通道的一端位于容纳腔内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回气槽,且回气槽与容纳腔连通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载板和盖板的材质为单晶硅片

石英

玻璃

有机聚合物中的一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芯片本体,采用分体式构造,利用在载板上设置样本腔配合微型通道,在进行体液检测时,将体液通过微型通道向混合槽输送,而由混合槽配合夹层沟槽的螺旋状通道可以实现体液与检测试剂的充分混合,然后在利用次级通道将体液向分离槽输送,在分离槽内实现体液的分离,并且在分离完成后检测试剂通过毛细通道流入检测腔内铺开,而其他混合液态与废料则沿着排料通道流入废料槽中,最终在检测腔内完成对体液的检测,并且采用多个微型通道的设计,可以将一份体液样本分离为多个检测点,从而更为全面的对样本数据进行检测和消除检测误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18]2、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层,利用夹层配合芯片本体构成一个接近密封的通道,通过设置外接管用于接入气动微泵

压电微泵

往复式微泵

离心力驱动等驱动设备,从而使得体液在芯片本体内向多个微型通道方向流动,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保证体液能快速分流,不会在样本腔内凝结固化,有效避免因样本自身流动性不足引起的问题,而设置在板体下表面的内撑块则可以配合混合槽共同构成涡旋槽,确保流经混合槽内的体液样本可以与检测试剂更好的混合,并且方便后续对芯片本体的清洗处理

[0019]3、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让位孔配合弹性片,可以在混合后的体液流入分离槽时,临时阻断混合液体直接通过毛细通道向检测腔流动,并且在分离完成后,拨动压杆带动弹性片向上移动,使得分离后的样本沿着毛细通道流入检测腔中,方便用户后续在检测腔对样本进行光学检测或电化学检测,保证被检测样本的纯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20]4、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拓展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利用设置在拓展板内的金属网格实现电渗驱动的方式对样本腔内的体液沿着载板上的微型通道以及次级通道流动,拓展该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的应用场景,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流控芯片集成化体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上设置有上盖
(1)
,且上盖
(1)
与芯片本体之间设置有夹层,其中:所述芯片本体包括载板
(2)
,所述载板
(2)
上开设有沉槽
(3)
,且载板
(2)
的中部开设有样本腔
(4)
,所述样本腔
(4)
的四周连通有多个微型通道
(5)
,所述微型通道
(5)
远离样本腔
(4)
的连通有混合槽
(6)
,且混合槽
(6)
的靠近微型通道
(5)
的一侧设置有次级通道
(7)
,所述次级通道
(7)
上连通有分离槽
(8)
,所述分离槽
(8)
还连通有排料通道
(9)
,所述分离槽
(8)
远离排料通道
(9)
的一侧连通有毛细通道
(10)
,且毛细通道
(10)
远离分离槽
(8)
的一端连通有检测腔
(11)
,所述排料通道
(9)
的一侧连通有废料槽,所述载板
(2)
的侧壁还开设有定位槽,且载板
(2)
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接槽
(12)
,所述上盖
(1)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匹配的连接板
(13)
,且连接板
(13)
的下端设置有与卡接槽
(12)
匹配的卡块
(14)
;所述夹层包括与沉槽
(3)
匹配的板体
(15)
,所述板体
(15)
与样本腔
(4)
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外接管
(16)
,所述外接管
(16)
内设置有挡片,所述外接管
(16)
贯穿上盖
(1)
设置,所述板体
(15)
与混合槽
(6)
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撑块
(17)
,所述内撑块
(17)
与混合槽
(6)
共同构成一个涡旋状通道,所述板体
(15)
靠近分离槽
(8)
的位置开设有让位孔,且让位孔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片
(18)
,所述弹性片
(18)
靠近毛细通道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先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