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705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1
本申请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


[0001]本申请涉及核酸检测
,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调查

传染病诊断

食品卫生检查等方方面面,相应的也出现了一系列检测仪器,如恒温扩增仪,
PCR
仪已逐渐取代传统涂片或镜检的方式

[0003]目前应用于商业诊断的核酸提取和纯化

核酸扩增

核酸分子杂交等步骤都是分开进行的,如提取核酸用的样本制备仪

核酸提取仪

扩增用的
PCR
仪等仪器设备需要分开进行

完成整个核酸检测的具体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手工提取样品或手动将样品加入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核酸并纯化,人工把纯化之后的核酸溶液转移至核酸扩增仪器,利用核酸扩增仪对核酸进行扩增,最后将扩增产物转移至全自动进行分析

利用大型仪器进行核酸检测,整个检测过程所需设备复杂,体积庞大,检测效率低,灵活性差,仪器设备昂贵,整个操作过程繁杂,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的来操作,检测需要由熟练的技术人员来操作,不能实现家庭或其它场所的便携式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解决现有核酸检测整个检测过程所需设备复杂,体积庞大,检测效率低,灵活性差,整个操作过程繁杂,不能实现家庭或其它场所的便携式检测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功能腔室

第一流道组件

第二流道组件和结果显示组件,所述第一流道组件和第二流道组件均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所述功能腔室与所述结果显示组件连通,所述结果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盖板和流道夹层,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流道夹层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盖板设于所述流道夹层上,所述功能腔室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流道夹层上,所述第一流道组件设于所述流道夹层上,所述第二流道组件设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结果显示组件设于所述盖板和流道夹层上

[0008]进一步地,第一流道组件包括第一刺破结构

对准结构

流体入口和第一微流道,所述第一刺破结构和对准结构设于所述流道夹层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所述对准结构上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刺破结构位于所述对准结构内,所述流体入口贯穿所述流道夹层且位于所述第一刺破结构内,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微流道设于所述流道夹层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微流道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

[0009]进一步地,第二流道组件包括第二刺破结构

加样孔和第二微流道,所述第二刺破结构设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流道夹层的一面,所述加样孔贯穿所述盖板且位于所述第二刺破结构内,所述加样孔与所述第二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微流道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流
道夹层的一面,所述第二微流道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液孔,所述第一刺破结构位于所述进液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腔室为多个,所述第一微流道和第二微流道靠近所述功能腔室的一端设有连接支流,所述连接支流与所述功能腔室数量对应且分别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结果显示组件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包括层析试纸和
/
或可见染料检测试纸和
/
或光学检测仪和
/
或电信号检测仪

[0012]进一步地,所述结果显示组件还包括试纸槽和观察视窗,所述试纸槽设于所述流道夹层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所述观察视窗设于所述盖板上与所述试纸槽位置对应的位置,所述流道夹层设有流体缓冲槽,所述流体缓冲槽两端分别与所述功能腔室和试纸槽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流道和第二微流道的宽度为
0.005

50mm
,所述第一微流道和第二微流道的深度为
0.005

50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卡扣和定位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卡扣凹槽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卡扣凹槽配合;
[0015]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功能腔室的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上端安装于安装槽内,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保温棉

[0016]进一步地,所述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还包括加热组件

温度传感器和
PCB
板,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模块和温控模块,所述发热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所述发热模块与所述功能腔室的位置对应,所述温控模块和
PCB
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功能腔室内,所述加热组件

温度传感器与所述
PCB
板电连接;
[0017]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卡扣和定位结构,所述
PCB
板通过所述第二卡扣和定位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与所述第一腔室连接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腔室设于所述流道夹层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激光焊接

超声焊接

热压键合

等离子体键合

溶剂键合或胶粘接键合的方式连接;
[0020]所述盖板和流道夹层之间贴合形成密封结构,所述盖板和流道夹层通过激光焊接

超声焊接

热压键合

等离子体键合

溶剂键合或胶粘接键合的方式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第一流道组件和第二流道组件可分别进行核酸扩增加样和稀释剂加样,核酸扩增反应液通过第一流道组件流入功能腔室,核酸扩增反应液与功能腔室中的预装的反应试剂发生生化反应;稀释剂通过第二流道组件流入功能腔室,液体装满功能腔室后流入结果显示组件,并通过结果显示组件查看生化反应结果;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将核酸扩增加样和稀释剂加样分开在不同的流道中进行,试剂消耗少,能够减少试剂浪费;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通过第一流道组件和第二流道组件将核酸扩增加样和反应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功能腔室

第一流道组件

第二流道组件和结果显示组件,所述第一流道组件和第二流道组件均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所述功能腔室与所述结果显示组件连通,所述结果显示组件用于显示检测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盖板和流道夹层,所述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流道夹层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盖板设于所述流道夹层上,所述功能腔室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流道夹层上,所述第一流道组件设于所述流道夹层上,所述第二流道组件设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结果显示组件设于所述盖板和流道夹层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组件包括第一刺破结构

对准结构

流体入口和第一微流道,所述第一刺破结构和对准结构设于所述流道夹层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所述对准结构上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刺破结构位于所述对准结构内,所述流体入口贯穿所述流道夹层且位于所述第一刺破结构内,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微流道设于所述流道夹层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所述第一微流道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第二流道组件包括第二刺破结构

加样孔和第二微流道,所述第二刺破结构设于所述盖板背向所述流道夹层的一面,所述加样孔贯穿所述盖板且位于所述第二刺破结构内,所述加样孔与所述第二微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微流道设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流道夹层的一面,所述第二微流道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液孔,所述第一刺破结构位于所述进液孔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腔室为多个,所述第一微流道和第二微流道靠近所述功能腔室的一端设有连接支流,所述连接支流与所述功能腔室数量对应且分别与所述功能腔室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显示组件包括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包括层析试纸和
/
或可见染料检测试纸和
/
或光学检测仪和
/
或电信号检测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显示组件还包括试纸槽和观察视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析文刘林波舒海涛黎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