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85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设测液组件,随着多硫化物的合成,蒸汽通入时间越来越长后,当外传热通道内沉积的液化液较多时,液化液会沿着溢液导管逐渐外渗至测液组件内,当液面传感器检测到明显的液位变化数据时,说明外传热通道内液化液较多,此时对沉积的液化液进行自动排放,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液化液的过度沉积,有效降低其对蒸汽热量利用率的影响,同时降低对传热效率的影响,进而有效保证多硫化合物合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反应器,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多硫化合物反应设备领域的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多硫化合物合成用的反应设备,一般采用传统的高压釜式搅拌的反应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一般存在较为严重的搅拌时密封性问题,影响反应效率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中一般采用循环回路反应器来替代高压釜式搅拌设备,提高了反应原料转化率,缩短反应周期

[0004]多硫化合物合成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现有技术的循环回路反应器中,一般通过外部传质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较为普遍的外部加热方式是通过外部循环蒸汽对设备加热,然而在通过蒸汽从外部进行加热时,蒸汽在外传热通道内移动时,会存在部分液化的问题,导致外传热通道内会沉积一定的液体,沉积的液体会吸附蒸汽中的热量,影响传热效率,影响蒸汽中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蒸汽传热过程中,易出现部分液化的问题,液化的液体会影响传热效率以及热量利用率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下端开凿有卸料口,卸料口上安装有卸料器,反应器本体外端固定包裹有外搪瓷罩,且反应器本体和外搪瓷罩之间形成外传热通道,卸料口固定贯穿外搪瓷罩底部,外搪瓷罩左右两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热蒸汽沿着进气管进入到外传热通道内,并沿着排气管排出,实现对反应器本体内的循环加热;外搪瓷罩底部安装有测液组件,测液组件包括与外搪瓷罩底部固定的排液管和溢液管以及安装在排液管和溢液管之间的溢液导管,溢液导管包括与溢液管固定并相通的聚液球

与排液管固定并相通的显液球以及安装在聚液球和显液球之间的导流管,导流管中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引出管,排液管和引出管上分别安装有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

[0007]在上述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中,通过测液组件的设置,可及时了解外传热通道内的液化液的量,便于及时排放出液化液,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保证外传热过程的效率以及蒸汽的利用率

[0008]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排液管位于外搪瓷罩的底部,溢液管的口部位于反应器本体和外搪瓷罩底部之间,且溢液管口部下边缘与反应器本体底部之间的间隔为外传热通道宽度的
1/4

1/3。
[0009]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聚液球的底部高于显液球中心点,显液球内部固定连接有承载网板,承载网板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低于显液球的中心点

[0010]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当液位传感器检
测到显液球内的液位变化时,二者同步开启,且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开启时,停止进气管处的气体通入

[00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导流管上端固定贯穿显液球并延伸至显液球内,导流管位于显液球内的端部通过电动转轴安装有引流管,引流管外套设有荧光轻质环,引流管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0012]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显液球包括避光段以及固定镶嵌在避光段中部的透光段,限位环位于透光段上方

[0013]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透光段为透明结构,避光段为非透明结构,且荧光轻质环位于透光段下方

[0014]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引流管与导流管相互靠近的端部均开凿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排液孔,且引流管和导流管上的多个排液孔的中心处径向截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5]综上所述,通过测液组件的设置,随着多硫化物的合成,蒸汽通入时间越来越长后,当外传热通道内沉积的液化液较多后,会沿着溢液导管逐渐外渗至测液组件内,当液面传感器检测到明显的液位变化数据时,说明外传热通道内液化液较多,此时对沉积的液化液进行自动排放,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液化液的过度沉积,有效降低其对蒸汽热量利用率的影响,同时降低对传热效率的影响,进而有效保证多硫化合物合成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面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测液组件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外传热通道内沉积较多的液化液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现有技术的部分截面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排液管下端部分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外传热通道底部部分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排液管下端部分的截面图;图8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排液管下端部分的正面图;图9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导流管位于显液球壳内端部部分的截面图;图
10
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液化液沉积较多时排液管下端部部分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说明:1反应器本体
、2
外搪瓷罩
、31
进气管
、32
排气管
、4
卸料器
、51
排液管
、52
溢液管
、61
聚液球
、62
显液球
、63
导流管
、631
引流管
、64
荧光轻质环
、601
下电磁阀
、602
排液孔
、603
限位环
、621
避光段
、622
透光段
、71
承载网板
、72
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三种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9]第一种实施方式:图1‑2示出,图中
a
表示测液组件,
b
表示外传热通道,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还包括用于控制反应进程的控制中心,这部
分内容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反应器本体1下端开凿有卸料口,卸料口上安装有卸料器4,反应器本体1外端固定包裹有外搪瓷罩2,且反应器本体1和外搪瓷罩2之间形成外传热通道,卸料口固定贯穿外搪瓷罩2底部,外搪瓷罩2左右两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31
和排气管
32
,热蒸汽沿着进气管
31
进入到外传热通道内,并沿着排气管
32
排出,实现对反应器本体1内的循环加热;图2示出,外搪瓷罩2底部安装有测液组件,测液组件包括与外搪瓷罩2底部固定的排液管
51
和溢液管
52
以及安装在排液管
51
和溢液管
52
之间的溢液导管,溢液导管包括与溢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1),所述反应器本体(1)下端开凿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上安装有卸料器(4),所述反应器本体(1)外端固定包裹有外搪瓷罩(2),且反应器本体(1)和外搪瓷罩(2)之间形成外传热通道,所述卸料口固定贯穿外搪瓷罩(2)底部,所述外搪瓷罩(2)左右两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
31
)和排气管(
32
),所述热蒸汽沿着进气管(
31
)进入到外传热通道内,并沿着排气管(
32
)排出,实现对反应器本体(1)内的循环加热;所述外搪瓷罩(2)底部安装有测液组件,所述测液组件包括与外搪瓷罩(2)底部固定的排液管(
51
)和溢液管(
52
)以及安装在排液管(
51
)和溢液管(
52
)之间的溢液导管,所述溢液导管包括与溢液管(
52
)固定并相通的聚液球(
61


与排液管(
51
)固定并相通的显液球(
62
)以及安装在聚液球(
61
)和显液球(
62
)之间的导流管(
63
),所述导流管(
63
)中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引出管,所述排液管(
51
)和引出管上分别安装有上电磁阀和下电磁阀(
6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
51
)位于外搪瓷罩(2)的底部,所述溢液管(
52
)的口部位于反应器本体(1)和外搪瓷罩(2)底部之间,且溢液管(
52
)口部下边缘与反应器本体(1)底部之间的间隔为外传热通道宽度的
1/4

1/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硫化合物合成用外传质传热循环的回路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液球(
61
)的底部高于显液球(
62
)中心点,所述显液球(
62
)内部固定连接有承载网板(
71
),所述承载网板(
71
)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72
),所述液位传感器(
7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睿苗广发魏昱乔会杰韩学芹张凡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俊源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