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79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花面料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基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提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提花面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提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大提花织物又称大花纹织物,是用提花机织成的大型花纹组织,其完全纹样组织的经纱数少则几百根,多则数千根

大提花多以一种组织为基础,而以另一种或数种不同组织在其上显现花纹图案,如平纹地

缎纹花;有时亦可利用不同颜色的经纬纱,使织物呈现彩色的大花纹;亦可配用不同的纤维种类

纱线支数和不同的经纬密,制成各种风格的提花织物

大提花组织的应用甚为广泛,如用于床上用品

窗帘

毛毯

工艺图等纺织品中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
CN206394133U
提出了一种立体大提花面料

它解决了现有大提花面料的结构过于简单,没有抗静电

抗菌的性能,只能在单一的环境中使用,使用单一等技术问题

本立体大提花面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经

纬纱线均为天丝纤维,经纬纱相互交织而形成立体大提花,经向密度为
610

670

/10cm
,纬向密度为
320

360

/10cm
,基布层上侧面设置有三防层,三防层的厚度为
0.06

0.18mm
>,基布层下侧面还依次设置有抗静电层

抗菌层和活性炭布层,抗静电层的厚度为
0.09

0.12mm
,抗菌层的厚度为
0.22

0.36mm
,活性炭布层的厚度为
0.6

0.8mm
;三防层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有若干辅助条,辅助条上具有定位孔

本技术具有实用性强的优点

[000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0005]面料表面的密度不够密集,在与人体肌肤接触上不够柔顺,且在实际使用效果上,面料不具备防水效果和抗皱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雨水或者水汽的影响,且在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表面提花有褶皱,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提花面料,以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基层

防水层

抗静电层

抗皱层

针织层和反光层组成,所述基层均为经

纬棉纱线相互交织而成,且通过相互交织编织成立体提花,经线密度为
675

680

/8cm
,纬线密度为
365

375

/8cm。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层为
PTEE
与棉面料复合三层设置,且
PTEE
为上下端设置,棉面料位于上下端
PTEE
之间设置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抗静电层由导电纤维和芳纶面料复合而成,且导电纤维为上下两端设置,芳纶面料位于导电纤维之间设置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抗皱层为涤纶纤维和雅赛尔纤维编织制成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针织层包括若干经纱和纬纱,且经纱和
纬纱相互编织制成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反光层为
T
形棱条制成,且横截面为三角形设置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种新型应用于立体提花面料,通过设置基层的密度,将基层密度进行设计增加,能够提高立体提花的立体效果,且能够在与肌肤接触上更加的柔顺,且通过增加防水层

抗静电层

抗皱层

针织层和反光层达到了不一样的面料效果,使面料的舒适性能够更好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
面料本体;
101、
基层;
102、
防水层;
103、
抗静电层;
104、
抗皱层;
105、
针织层;
106、
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3,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由基层
101、
防水层
102、
抗静电层
103、
抗皱层
104、
针织层
105
和反光层
106
组成,基层
101
均为经

纬棉纱线相互交织而成,且通过相互交织编织成立体提花,经线密度为
675

680

/8cm
,纬线密度为
365

375

/8cm
,面料本体1主要由基层
101、
防水层
102、
抗静电层
103、
抗皱层
104、
针织层
105
和反光层
106
组成;其中基层
101
是通过经纬线编织方式进行编织制作的,在经线和纬线上的密度设计上,经线密度为
675

680

/8cm
,纬线密度为
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包括面料本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
(1)
由基层
(101)、
防水层
(102)、
抗静电层
(103)、
抗皱层
(104)、
针织层
(105)
和反光层
(106)
组成,所述基层
(101)
均为经

纬棉纱线相互交织而成,且通过相互交织编织成立体提花,经线密度为
675

680

/8cm
,纬线密度为
365

375

/8c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
(102)

PTE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召部周永司坚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盛恒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