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72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包括层叠复合结构的面料主体,面料主体包括有基底织物层以及位于外层的接触表层,基底织物层和接触表层之间有微孔中置层,基底织物层包括有单捻织物纤维,微孔中置层包括若干根相互之间形成纤维孔隙的微纤维束,接触表层包括完全覆盖在微孔中置层上表面的聚烯烃纤维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层叠复合结构,接触表层将污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服饰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服饰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

造型的表现效果,但以往的服装面料大多使用效果不佳,不具有抗污渍
(
液体污渍

固态污渍
)
优点,而具有抗污渍功能的面料往往由于其板正

不透气及肤感粗糙等问题无法用于服饰上使用,降低了使用者对服饰面料的体验感,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服饰面料的实用性和使用性,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层叠复合结构的面料主体,面料主体包括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基底织物层以及位于在外层与污渍接触的接触表层,基底织物层和接触表层之间配置有微孔中置层;
[0005]基底织物层包括有若干股织造连接的单捻织物纤维;
[0006]微孔中置层包括若干根相互之间形成纤维孔隙的微纤维束;
[0007]接触表层包括完全覆盖在微孔中置层上表面的聚烯烃纤维膜层

[0008]进一步地,单股单捻织物纤维由多股相同的芯层纤维以相同捻向揉捻形成,芯层纤维的捻系数为
300

350。
[0009]进一步地,基底织物层上还形成有截断单捻织物纤维织物结构的沟壑,沟壑呈枝状分布,沟壑的沟底还朝向微孔中置层一侧设置

[0010]进一步地,微孔中置层包括有在两侧分别与基底织物层

接触表层接触的型膜层,两侧的型膜层之间错落支撑有微纤维束

[0011]进一步地,型膜层和微纤维束的材质均为膨体聚四氟乙烯

[0012]进一步地,纤维孔隙的孔径大小在
0.4nm

4nm
范围之间

[0013]进一步地,聚烯烃纤维膜层与型膜层相互接触,聚烯烃纤维膜层的表面上分散有若干个凸起状颗粒填料,颗粒填料的平均粒度为
10nm。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其为三层层叠复合结构,接触表层通过其特性将污渍
(
液体污渍

固态污渍
)
排除在外,有效防止污渍
(
液体污渍

固态污渍
)
进入内部,部分渗透入微孔中置层的液体污渍也会因其分子直径大于微孔中置层的孔隙直径而无法进入基底织物层,此外,基底织物层为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一层,其肤感舒适,进而保证本服饰面料作为穿着品的舒适程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面料主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基底织物层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单捻织物纤维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微孔中置层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接触表层示意图

[0020]图中:
1、
基底织物层;
11、
沟壑;
12、
单捻织物纤维;
121、
芯层纤维;
2、
微孔中置层;
21、
微纤维束;
22、
型膜层;
23、
纤维孔隙;
3、
接触表层;
31、
聚烯烃纤维膜层;
32、
颗粒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关于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它包括层叠复合结构的面料主体

[0023]在本实施例中,面料主体包括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基底织物层1以及位于在外层与污渍接触的接触表层3,基底织物层1和接触表层3之间配置有微孔中置层
2。
[0024]基底织物层1包括有若干股织造连接的单捻织物纤维
12。
[0025]优选的,单股单捻织物纤维
12
由多股相同的芯层纤维
121
以相同捻向揉捻形成,芯层纤维
121
的捻系数为
300

350
,其中,单捻织物纤维
12
包括棉

亚麻

人造丝及其混合物的织物,作为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布料层,棉

亚麻

人造丝及其混合物的织物有利于提高穿着的舒适程度,提供柔软贴身不紧绷的肤感

[0026]进一步的,基底织物层1上还形成有截断单捻织物纤维
12
织物结构的沟壑
11
,沟壑
11
呈枝状分布,沟壑
11
的沟底还朝向微孔中置层2一侧设置,沟壑
11
用于透过皮肤毛孔的汗液,当汗液形成并被基底织物层1吸附时,沟壑
11
利用其被削减的厚度更好的透过液滴,并将液滴保持在沟壑
11
的沟底中并与微孔中置层2接触并利用液滴的表面张力分别附着在沟壑
11
的沟底和微孔中置层2靠近基底织物层1的一侧

[0027]微孔中置层2包括若干根相互之间形成纤维孔隙
23
的微纤维束
21。
[0028]优选的,微孔中置层2包括有在两侧分别与基底织物层
1、
接触表层3接触的型膜层
22
,两侧的型膜层
22
之间错落支撑有微纤维束
21
,型膜层
22
实质为聚四氟乙烯细粉加热熔融形成的薄膜,相应的,微纤维束
21
为聚四氟乙烯分子链上的共价键结构,因此需要说明的是,附图4中展示的微纤维束
21
为其中一种结构构成,实际上聚四氟乙烯分子链的共价键形成结构错综复杂,但均可以完成本实施例的技术效果,故此说明

[0029]进一步的,型膜层
22
和微纤维束
21
的材质均为膨体聚四氟乙烯

[0030]进一步的,纤维孔隙
23
的孔径大小在
0.4nm

4nm
范围之间

[0031]通过型膜层
22
与纤维孔隙
23
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它包括层叠复合结构的面料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包括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基底织物层
(1)
以及位于在外层与污渍接触的接触表层
(3)
,所述基底织物层
(1)
和接触表层
(3)
之间配置有微孔中置层
(2)
;所述基底织物层
(1)
包括有若干股织造连接的单捻织物纤维
(12)
;所述微孔中置层
(2)
包括若干根相互之间形成纤维孔隙
(23)
的微纤维束
(21)
;所述接触表层
(3)
包括完全覆盖在微孔中置层
(2)
上表面的聚烯烃纤维膜层
(3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其特征在于:单股所述单捻织物纤维
(12)
由多股相同的芯层纤维
(121)
以相同捻向揉捻形成,所述芯层纤维
(121)
的捻系数为
300

35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渍的服饰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织物层
(1)
上还形成有截断单捻织物纤维
(12)
织物结构的沟壑
(11)
,所述沟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涛林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迪昌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