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661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以解决目前在选矿作业中,由于不能及时发现下矿漏斗出现堵塞的情况,矿物物料在漏斗处严重堆积,造成输送皮带非计划故障停车及皮带压料的现象,从而增大人工清理劳动强度,降低设备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影响选矿作业整体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维护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矿山选矿

选煤

冶金

化工

建材等行业中,通常使用布料小车对物料进行输送,并进行分仓压料,因此,通过布料小车进行分仓布料是实现物料输送的关键环节

一般情况下,物料在通过下矿漏斗时极易堆积在接矿台处,导致下矿漏斗堵塞,且分矿仓的料位没有可靠的数据作为依据,作业人员只能通过观察视频摄像头采集的视频资料来判断下矿漏斗料位情况,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下矿漏斗是否堵塞,若下矿漏斗是否堵塞不能及时被发现及检测,矿物物料全部堆积在漏斗处,导致下矿漏斗冒矿,使得作业人员进行清理时,极大地增大了作业人员工作量,同时,造成上游皮带不能及时停车及皮带压料,而皮带压料后对选矿设备和作业人员存在严重的安全威胁及隐患,并进一步影响选矿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下矿口,下矿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矿分漏斗,下矿口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下矿分漏斗,所述下矿口的两侧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分矿挡板,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油缸,油缸连接有油泵,油泵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
PLC
控制器,所述第一下矿分漏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下矿分漏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且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与所述
PLC
控制器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伸出所述下矿口的两侧板布置,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垂直设有多个油缸安装板,且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油缸安装板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分矿挡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居中位置,且分矿挡板的外形尺寸和所述第一下矿分漏斗及第二下矿分漏斗的内部尺寸均匹配,确保分矿挡板在进行下矿封堵时的严密性,实现第一时间切断下矿及保护选矿设备的目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为等高布置,且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的设置高度均低于所述分矿挡板的转动最低位置,有效确保了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时间检测到矿物堵塞的位置,避免了由于下矿分漏斗堵料过高而影响分矿挡板的转动,从而不能有效封堵矿物,造成严重冒矿的现象

[0009]进一步地,所述
PLC
控制器选用
SIEMENS
系列控制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均选用
LHI954
型红外线传感器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主要包括转动轴

分矿挡板

油缸

电机
、PLC
控制器及红外传感器等部件,通过红外传感器实时检测各下矿分漏斗是否堵料,并将信号及时反馈回
PLC
控制器中,
PLC
控制器及时发送挡料指令,控制电机驱动分矿挡板将发生堵料的下矿分漏斗进行自动封堵,使其停止下矿,有效避免了下矿漏斗冒矿的出现,确保了选矿作业的稳定持续进行,进一步改善了目前在选矿作业中,由于不能及时发现下矿漏斗出现堵塞的情况,矿物物料在漏斗处严重堆积,造成输送皮带非计划故障停车及皮带压料的现象,从而增大人工清理劳动强度,降低设备使用安全性,进一步影响选矿作业整体生产效率的问题

[0012]本技术中分矿挡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居中位置,且分矿挡板的外形尺寸和所述第一下矿分漏斗及第二下矿分漏斗的内部尺寸均匹配,确保分矿挡板在进行下矿封堵时的严密性,实现第一时间切断下矿及保护选矿设备的目的

[0013]本技术中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为等高布置,且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的设置高度均低于所述分矿挡板的转动最低位置,有效确保了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时间检测到矿物堵塞的位置,避免了由于下矿分漏斗堵料过高而影响分矿挡板的转动,从而不能有效封堵矿物,造成严重冒矿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分矿挡板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7]1、
第一下矿分漏斗;
2、
第二下矿分漏斗;
3、
下矿口;
4、
转动轴;
5、
分矿挡板;
6、
连接板;
7、
油缸安装板;
8、
油缸;
9、
油泵;
10、
电机;
11、PLC
控制器;
12、
第一红外传感器;
13、
第二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2所示,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下矿口3,下矿口3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下矿分漏斗1,下矿口3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下矿分漏斗
2。
下矿口3的两侧板之间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有转动轴4,转动轴4上居中焊接有分矿挡板5,分矿挡板5的外形尺寸和第一下矿分漏斗1及第二下矿分漏斗2的内部尺寸均匹配

转动轴4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上垂直焊接有一组油缸安装板7,油缸8的活塞杆与油缸安装板7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油缸8的底座连接有油泵9,油泵9连接有电机
10
,电机
10
连接有
PLC
控制器
11。
第一下矿分漏斗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红外传感器
12
,第二下矿分漏斗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红外传感器
13
,第一红外传感器
12
和第二红外传感器
13
为等高布置,第一红外传感器
12
和第二红外传感器
13
的安装高度均低于分矿挡板5的转动最低位置,且第一红外传感器
12
和第二红外传感器
13
均与
PLC
控制器
11
相连接

[0020]本技术在具体应用时,预先检查分矿挡板
5、
油缸
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止下矿漏斗堵料的自动监测装置,包括下矿口(3),下矿口(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矿分漏斗(1),下矿口(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下矿分漏斗(2),其特征是:所述下矿口(3)的两侧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轴(4),转动轴(4)上设置有分矿挡板(5),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有油缸(8),油缸(8)连接有油泵(9),油泵(9)连接有电机(
10
),电机(
10
)连接有
PLC
控制器(
11
),所述第一下矿分漏斗(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
12
),第二下矿分漏斗(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红外传感器(
13
),且第一红外传感器(
12
)和第二红外传感器(
13
)均与所述
PLC
控制器(
11
)相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吴靖王柏勋岳宝山牟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