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49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属于造币设备技术领域。机架上装有可以相对运动的上下的上模座体和下模座体,所述下模座体装有按序位于盘状拨饼装置圆周的冲孔下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所述上模座体装有分别与冲孔下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对应的冲孔上模组件和胀槽上模组件;所述盘状拨饼装置具有一组可间歇转位的辐射状拨爪,圆周设有可容纳坯饼的弧形轨道;所述拨爪的爪口可以卡持位于弧形轨道内的坯饼。这样,当坯饼进入圆弧轨道后,在拨爪的带动下,可以先后转位至冲孔工位和胀槽工位,从而在同步工作的冲孔模具和胀槽模具的作用下,连续完成落料与制槽,高效实现外环孔内周向间断凹槽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 备,属于造币设备

技术介绍
根据申请人的了解,目前双金属币/章制造的结合工艺技术有“内芯边缘圆周滚 凹槽”、“外环内孔圆周滚凹槽”、“外环孔口倒角”、“内芯外环过盈配合”、“外环孔内轴向间断 凹槽”等多种方式。而使用“外环孔内周向间断凹槽(参见图5、图6)”制造双金属币/章 仅有原理性的论述,未见连续制造技术及制造设备的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连续完成落料与制槽的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 设备,从而高效实现外环孔内周向间断凹槽的制造,使双金属币/章外环可以单机大批量 制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机架上装有可以相对运 动的上模座体和下模座体,所述下模座体装有按序位于盘状拨饼装置圆周的冲孔下模组件 和胀槽下模组件;所述上模座体装有分别与冲孔下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对应的冲孔上模 组件和胀槽上模组件;所述盘状拨饼装置具有一组可间歇转位的辐射状拨爪,圆周设有可 容纳坯饼的弧形轨道;所述拨爪的爪口可以卡持位于弧形轨道内的坯饼。这样,当坯饼进入圆弧轨道后,在拨爪的带动下,可以先后转位至冲孔工位和胀槽 工位,从而在同步工作的冲孔模具和胀槽模具的作用下,连续完成落料与制槽,高效实现外 环孔内周向间断凹槽的制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拨爪的爪口呈可以卡持坯饼的半圆形;所述冲孔下 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按序位于圆弧轨道中部;所述圆弧轨道的起始端装有将坯饼推入轨 道的推饼机构,终止端装有落料管。这样,不仅实现了冲孔与帐槽工序的合二为一,而且实现了坯饼的自动输入和成 品的自动输出,从而使双金属币/章外环可以单机大批量制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简图。图2为图1中I-I剖视简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冲孔模具和胀槽模具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处于冲孔和胀槽状态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完工外环产品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机架上部固 定有工作面朝下的上模座体31,下部装有在升降驱动机构作用下,可以相对上模座运动的 下模座体。下模座体装有按序位于盘状拨饼装置22圆周冲孔工位16的冲孔下模组件和胀 模工位的胀槽下模组件。上模座体31装有分别与冲孔下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对应的冲 孔上模组件和胀槽上模组件,从而形成双工位机构。盘状拨饼装置22具有一组16个可间歇转位的辐射状拨爪15,圆周设有可容纳坯 饼10的弧形轨道14。拨爪15在拨饼装置22带动下,每次分度转位22. 5°。拨爪15的爪 口呈可以卡持坯饼的半圆形,因此可以卡持位于弧形轨道14内的坯饼。冲孔下模组件和胀 槽下模组件分别位于圆弧轨道中部15B、15C处,而圆弧轨道的起始端15A处设有位于斜道 11下端的料筒12,并装有将坯饼推入轨道的推饼机构13,终止端15D处装有落料管20。工作时,坯饼10连续不断地经由斜道11落入料筒12,在推饼机构13的作用下, 处于料筒12最底部的坯饼10逐一进入拨饼装置22圆周的圆弧形轨道14内。当拨饼装置 22转位时,拨爪15带动坯饼10沿轨道14首先进入到冲孔工位16,在此完成冲孔,形成环 状坯饼10A,冲下的内芯10B经由位于冲孔下模组件下的内芯落料管17落入内芯料桶18。 冲孔完成后,在拨爪15下一次的转位运动带动下,环状坯饼10A沿轨道14继续进入到胀槽 工位19内,在此完成孔壁周向间断凹槽成形,形成用以制造双金属币/章的外环成品100。 接着在拨爪15继续转位的带动下,外环100最终进入到拨饼装置圆弧形轨道14内的出料 口,经由落料管20落入成品料桶21内。如图3所示,冲孔工位处的冲孔上模组件主要包括冲模套23、冲模24、内芯顶出杆 25、模圈26、外环顶出套27、模圈套28、弹簧杆座29和上模底座30。其中,模圈26通过模 圈套28和上模底座30固定在上模体座31上,再通过上模座体31固定于机架横梁上。模 圈26中部安装作为冲头的冲模24,冲模24外套有下端靠在模圈26内端面、上端抵靠在弹 簧上的外环顶出套27,冲模24的中心插装有上端抵靠在内弹簧上的内芯顶出杆25。冲模24用作冲头,其外圆直径与外环100孔径一致,承受垂直方向的冲压力。模 圈26用以定位坯饼10,其孔径与坯饼10直径一致。冲模套23用以定位冲模24,模圈套28 用以定位模圈26,冲模套23和模圈套28又都通过上模底座30定位,最终使得冲模24、模 圈26与上模底座30中心同轴,以保证冲出的孔居于坯饼中心。冲模24内部的内芯顶出杆 25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以使冲孔时冲下的内芯脱离冲模24下端面,避 免内芯粘住冲模24使得后续冲孔功能受影响。外环顶出套27的功能与内芯顶出杆23功能 相似,也是依靠弹簧力的作用将冲孔后的外环顶出模圈26,避免外环粘在模圈26内使后续 冲孔功能受影响。冲孔时的冲压力首先作用于冲模24之上,然后依次传递给弹簧杆座29、 下滑体70、滑块71,最终通过上模体座31传递到机架横梁处。冲孔模具的冲孔下模组件主要由通过包括凹模锁紧螺母33固定在下模支撑体34 的凹模32构成,该下模支撑体34通过下模座35和下模底座36固定于滑枕61上。凹模32 用以与冲模24配合实现冲孔动作,其内孔直径与冲模24外圆直径相匹配,其外圆直径与模 圈26孔径相匹配,在冲孔时托住坯饼10,并让冲下的内芯10B顺内孔落下,承受与冲模24 相同的冲压力。凹模32与模圈26中心同轴,以使冲模24顺利进入凹模32内孔当中。凹模 锁紧螺母33用以将凹模32固定于下模支撑体34上。下模座35用以定位下模支撑体34,下模底座36用以定位下模座35,下模底座36定位于滑枕之上,这样,使整个下模部分通过 下模底座36固定于传动机构的滑枕61之上。胀槽工位处的胀槽上模组件主要包括模圈48、胀槽外环顶出套49、上模体50、模 圈套51和胀槽上模底座53,其中模圈套51通过胀槽上模底座53固定在上模座体31上, 模圈套51中心装有上模体50。上模体50通过锁紧螺母52定位于螺杆54上,下端具有扩 张锥头,用以挤压胀槽模上的胀槽片定位芯轴41。上模体50外套装有上端抵靠在弹性装 置上的胀槽外环顶出套49。位于压紧块55上的调节螺母56可以调整上模体50在垂直方 向上的位置,用以控制胀槽片定位芯轴41的轴向位移量。上模体50的中心通过螺杆54与 上模底座53底部孔配合的方式保持与上模底座53中心同轴。模圈48用以定位坯饼10A, 其自身通过模圈套51定位,模圈套51又通过上模底座53定位,使模圈48中心与上模底座 53中心同轴,这样模圈48、上模体50与上模底座三者的中心同轴。胀槽下模组件含有通过下模支座44安装在下模底座43的套筒状夹具体45。夹具 体45的中心安装胀槽片定位芯轴41,胀槽片定位芯轴41周围安置径向的胀槽片40。各胀 槽片40的刃口处于与芯轴41同心位置。胀槽片定位芯轴41轴向位置可调,用以控制胀槽 片40的径向位移量并最终控制孔壁凹槽102的成形深度。当胀槽片定位芯轴41沿轴向往 下运动时,胀槽片40在上模体50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币/章外环制造设备,机架上装有可以相对运动的上模座体和下模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体装有按序位于盘状拨饼装置圆周的冲孔下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所述上模座体装有分别与冲孔下模组件和胀槽下模组件对应的冲孔上模组件和胀槽上模组件;所述盘状拨饼装置具有一组可间歇转位的辐射状拨爪,圆周设有可容纳坯饼的弧形轨道;所述拨爪的爪口可以卡持位于弧形轨道内的坯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信成涂元明高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