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46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涉及凿岩机技术领域,包括凿岩机本体,所述凿岩机本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开设有T形槽,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两个为一组相背的一侧分别与滑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握住握把,通过凿岩机本体开采时的震动带动握把与滑块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同时两个滑块带动上侧第一L形齿条上下移动,使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带动第二L形齿条与连接杆上下移动,带动防护罩进行上下移动,将飞溅的岩石碎块进行阻挡,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人员的身体安全。人员的身体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


[0001]本申请涉及凿岩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

技术介绍

[0002]凿岩机,是用来直接开采石料的工具,它在岩层上钻凿出炮眼,以便放入炸药去炸开岩石,从而完成开采石料或其它石方工程。此外,凿岩机也可改作破坏器,用来破碎混凝土之类的坚硬层,凿岩机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风动凿岩机、内燃凿岩机、电动凿岩机和液压凿岩机。
[0003]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15979367U)公开了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手柄部分、机身部分、机头部分,通过减震弹簧对于钎尾冲击过程有缓冲作用,减少振动对于凿岩机本身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缸体内油路采用差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活塞冲击过程有更快的速度,提高凿岩效率。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上述装置通过差动连接增加活塞冲击提高凿岩效率,但其在凿岩时,由于凿岩机运转时较快,这就导致在对岩石进行开采时,较小的岩石会进行快速的飞溅,进而危害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凿岩机运转时较快,这就导致在对岩石进行开采时,较小的岩石会进行快速的飞溅,进而危害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包括凿岩机本体,所述凿岩机本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开设有T形槽,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两个为一组相背的一侧分别与滑槽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
[0007]所述T形槽的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第一L形齿条,所述第一L形齿条的横条的侧面与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C形杆,所述C形杆的横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L形齿条啮合;
[0008]所述凿岩机本体的前侧开设有两个长槽,两个所述长槽内壁的侧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齿条,所述第二L形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凿岩机本体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侧与第二L形齿条的横条的后侧固定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飞溅的岩石碎块进行阻挡,进而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且能够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对岩石开采较长时间后,手臂出现发麻的情况。
[0010]可选的,上述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中,所述凿岩机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C形条,所述连接块的后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C形条的上侧横条的侧面与移动槽内壁的侧面滑动
连接,所述C形条上侧横条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顶端与移动槽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C形条方便将凿岩机本体拿取。
[0012]可选的,上述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中,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握把,两个所述握把相背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握把方便人们将装置握住进行使用,挡块使人们在使用较长时间装置后不会因为手臂发麻而失去对握把的掌控。
[0014]可选的,上述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中,所述滑块横截面的形状与滑槽内壁侧面的形状均为T形。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横截面为T形的滑块上下滑动时不会从T形的滑槽内壁侧面滑动出来。
[0016]可选的,上述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中,所述C形杆的横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轴承减小了齿轮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0018]可选的,上述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中,所述防护罩的形状为喇叭形,所述防护罩的材质为铝合金。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喇叭形的防护罩对飞溅的岩石阻挡效果较好,铝合金材质的防护罩减轻了装置整体的重量。
[0020]可选的,上述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中,所述第一L形齿条位于连接块的前侧,所述第二L形齿条位于连接块前侧的下侧。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L形齿条下移时能够带动第二L形齿条上移。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握住握把,通过凿岩机本体开采时的震动带动握把与滑块在滑槽内上下滑动,同时两个滑块带动上侧第一L形齿条上下移动,使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带动第二L形齿条与连接杆上下移动,带动防护罩进行上下移动,将飞溅的岩石碎块进行阻挡,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
[0023]2、握住两个握把,通过凿岩机本体对岩石开采时震动,带动连接块与滑槽上下移动,通过两个滑槽与滑块对两个为一组的弹簧压缩、拉伸,通过弹簧缓冲凿岩机本体在对岩石开采时产生的震动,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对岩石开采较长时间后,手臂出现发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0026]图3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0027]图中:1、凿岩机本体;1a、C形条;2、连接块;2a、移动槽;3、T形槽;4、滑槽;5、滑块;5a、握把;5b、挡块;6、弹簧;7、第一L形齿条;8、C形杆;9、齿轮;10、长槽;11、连接杆;12、第二L形齿条;13、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包括凿岩机本体1,凿岩机本体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前侧开设有T形槽3,连接块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滑槽4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5,滑块5上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四个弹簧6两个为一组相背的一侧分别与滑槽4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
[0030]T形槽3的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第一L形齿条7,第一L形齿条7的横条的侧面与滑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连接块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C形杆8,C形杆8的横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齿轮9,齿轮9与第一L形齿条7啮合;
[0031]凿岩机本体1的前侧开设有两个长槽10,两个长槽10内壁的侧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齿条12,第二L形齿条12与齿轮9啮合,凿岩机本体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的前侧与第二L形齿条12的横条的后侧固定连接。
[0032]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图2和图3,凿岩机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C形条1a,连接块2的后侧开设有移动槽2a,C形条1a的上侧横条的侧面与移动槽2a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C形条1a上侧横条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压簧1b,压簧1b的顶端与移动槽2a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C形条1a方便将凿岩机本体1拿取。
[0033]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图2和图3,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包括凿岩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岩机本体(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前侧开设有T形槽(3),所述连接块(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上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四个所述弹簧(6)两个为一组相背的一侧分别与滑槽(4)内壁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槽(3)的竖槽内壁的侧面滑动连接有第一L形齿条(7),所述第一L形齿条(7)的横条的侧面与滑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C形杆(8),所述C形杆(8)的横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第一L形齿条(7)啮合;所述凿岩机本体(1)的前侧开设有两个长槽(10),两个所述长槽(10)内壁的侧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两个所述连接杆(1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齿条(12),所述第二L形齿条(12)与齿轮(9)啮合,所述凿岩机本体(1)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防护罩(13),所述防护罩(13)的前侧与第二L形齿条(12)的横条的后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液压凿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忆文肖浩
申请(专利权)人:普洛德常州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