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98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属于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包括电池缓冲层、提手及滑轨;电池缓冲层围成有电池收容空间,电池收容空间的一侧开设有电池进出口;滑轨连接于电池缓冲层的内壁、且朝向电池进出口;提手间隔布置于电池进出口两侧,并连接电池缓冲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设计简单,可采用一体化成型,使得生产成本较低,实现了对电池的多方位全面覆盖,提高了对电池的保护性,同时电池缓冲结构与电池箱体相对独立,使得电池缓冲结构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具有较高通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快换电池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尤其适用于出租车、物流配送等需要频繁行驶的场景。人工快换电池技术可以帮助电动汽车在短时间内完成电池更换,从而解决传统动力电池固定于汽车内,需要较长时间充电和电池寿命衰减等问题。
[0003]为了适应电池快换的需求,汽车中通常设计有电池箱体以收容电池,由于电池需要频繁进出电池箱体,电池箱体内需要设计电池缓冲结构对电池壳体进行保护,防止电池壳体在进出电池箱体过程中造成损伤。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池箱体内的电池缓冲结构较为分散,且构成零件繁多,设计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例如,将电池缓冲结构的多个缓冲块固定在电池箱体的各个内壁上,以避免电池箱体直接接触到电池外壳;这种将电池缓冲结构与电池箱体固定式的设计,功能较为单一,通用性较差,仅能减少电池外壳在进出电池箱体过程中磨损,无法适应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缓冲结构对于电池的覆盖面积较小,保护性较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取放过程中受电池箱体影响产生的电池外壳磨损的问题。
[0004]鉴于上述,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缓冲结构设计成本较高,以及电池缓冲结构与电池箱体的固定式设计,导致电池缓冲结构的功能单一、通用性较差,同时对电池覆盖面积较小,保护性较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缓冲结构包括电池缓冲层、提手及滑轨;电池缓冲层围成有电池收容空间,电池收容空间的一侧开设有电池进出口;滑轨连接于电池缓冲层的内壁、且朝向电池进出口;提手间隔布置于电池进出口两侧,并连接电池缓冲层。
[0007]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电池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第三缓冲层及第四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间隔布置;第二缓冲层和第四缓冲层间隔布置于第一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之间、并分别连接第一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以共同围成电池收容空间。
[0008]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电池缓冲层还包括第五缓冲层;第五缓冲层布置于电池收容空间远离电池进出口一端,并同时连接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第三缓冲层及第四缓冲层。
[0009]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第五缓冲层开设有过孔,过孔包括第一过孔及第二过孔;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间隔布置;第一过孔用于布置电气插件,第二过孔用于散热。
[0010]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滑轨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成对设置,每对第一滑轨分别相向连接于第一缓冲层和第三缓冲层的内壁;第二滑轨成对布置,每对第二滑轨分别相向连接于第二缓冲层和第四缓冲层的内壁。
[0011]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提手设置有两个,两个提手分别连接于第二缓冲层和第四缓冲层。
[0012]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电池缓冲结构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布置在电池进出口相邻处、并连接于第三缓冲层远离第五缓冲层的一端。
[0013]本技术可选的方案中,导向部朝向电池进出口斜向延伸。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上述的电池缓冲结构,还包括电池箱壳体;电池箱壳体内设置有腔体,腔体一端设置有开口;电池缓冲结构设置为可通过开口收容于腔体中。
[0015]本技术最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箱体,还包括电池,电池收容于电池收容空间中。
[0016]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相比现有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对电池缓冲结构进行设计,电池缓冲结构包括电池缓冲层、提手及滑轨;其中,电池缓冲层围成有电池收容空间,电池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电池,将电池整体收容于电池缓冲层内,电池缓冲层可以对电池多方位全面覆盖,使得电池缓冲结构保护性较高;电池收容空间的一侧开设有电池进出口,使得电池在快换时可由电池进出口放入或取出;滑轨连接于电池缓冲层的内壁、且朝向电池进出口,使得电池进出电池缓冲层形成的电池收容空间时,可通过滑轨进行运动,避免电池与电池缓冲层产生较大的摩擦影响电池快换,提高电池的快换效率;提手间隔布置于电池进出口的两侧,并连接电池缓冲层,使得电池缓冲层安装在电池箱体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手将电池缓冲结构整体从电池箱体中提出,同时可以将电池和电池缓冲结构进行一体化的取放运输,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缓冲结构的通用性,使得电池缓冲结构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保护电池外壳不受损伤。
[0018]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独立设计,可以实现收容电池,对电池形成多方位全面覆盖、避免电池外壳损伤的同时,实现电池和电池缓冲结构一体化的取放运输,使得电池缓冲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汽车电池箱体中的电池存放,还可以应用于充电箱等其他场景,极大的提高了电池缓冲结构的通用性,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快换频繁取放过程中对于电池壳体磨损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设计简单,电池缓冲层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电池缓冲结构损坏后可以快速进行整体更换,无需从电池箱体中进行复杂拆装,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快换效率。
[0019]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电池箱体及汽车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后续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缓冲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缓冲层的正视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缓冲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模块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如下:
[0029]100、电池缓冲结构;101、电池收容空间;102、电池进出口;
[0030]110、电池缓冲层;111、第一缓冲层;112、第二缓冲层;113、第三缓冲层;114、第四缓冲层;115、第五缓冲层;116、过孔;1161、第一过孔;1162、第二过孔;
[0031]120、提手;
[0032]130、滑轨;131、第一滑轨;132、第二滑轨;
[0033]140、导向部;
[0034]10、电池箱体;11、电池箱壳体;12、腔体;13、开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缓冲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缓冲层(110)、提手(120)及滑轨(130);所述电池缓冲层(110)围成有电池收容空间(101),所述电池收容空间(101)的一侧开设有电池进出口(102);所述滑轨(130)连接于所述电池缓冲层(110)的内壁、且朝向所述电池进出口(102);所述提手(120)间隔布置于所述电池进出口(102)两侧,并连接所述电池缓冲层(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缓冲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冲层(110)包括第一缓冲层(111)、第二缓冲层(112)、第三缓冲层(113)及第四缓冲层(114);所述第一缓冲层(111)和所述第三缓冲层(113)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缓冲层(112)和所述第四缓冲层(114)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111)和所述第三缓冲层(113)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111)和所述第三缓冲层(113),以共同围成所述电池收容空间(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缓冲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缓冲层(110)还包括第五缓冲层(115);所述第五缓冲层(115)布置于所述电池收容空间(101)远离所述电池进出口(102)一端,并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层(111)、所述第二缓冲层(112)、所述第三缓冲层(113)及所述第四缓冲层(1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缓冲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缓冲层(115)开设有过孔(116),所述过孔(116)包括第一过孔(1161)及第二过孔(1162);所述第一过孔(1161)和所述第二过孔(1162)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过孔(1161)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生李新平蔡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