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59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组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应用,包括:收集湿热下注型痛风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预测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的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痛风
(GA)
是一种与嘌呤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由血液中尿酸和关节中沉积的尿酸结晶增加引起的反复性关节炎变性和功能障碍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过量的摄入各类营养物质,导致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已有
1.8
亿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超过
9000
万痛风患者,发病趋势呈现低龄化特征

根据临床表现痛风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

痛风急性发作期

临界期以及慢性痛风和痛风石期

痛风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全身多关节红肿热痛

肾功能损害

永久性关节畸变

肾结石甚至肾衰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痛风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明确,血尿酸的升高是痛风发作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血尿酸不足以单独作为的痛风生物标记物,这使得痛风在临床上难以提前预测

血尿酸浓度升高是导致痛风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其发生多与患者日常嗜食肥甘厚腻,起居摄生不慎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究其病机,或由外湿侵袭,或由饮食伤脾,脾气运行受碍,气化不利,则日渐湿浊内蕴,此为发病之基石

故尿酸具有“湿浊”之属性,湿为阴邪
,
有流注下趋之性,积久化热,湿热下注,痹阻经络气血,经脉瘀滞,不通则痛,发为痛风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聚焦湿热下注型痛风病,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策略,采用高分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

MS)
技术,在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下,揭示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的代谢轮廓变化,发现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的生物标记物,为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预测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的生物标记物

[0005]收集湿热下注型痛风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采用
LC

MS
血清代谢组学技术进行分析,得原始代谢指纹图谱;对原始代谢指纹图谱进行预处理和代谢物峰标识,在得到三维矩阵信息中筛选出适合于湿热下注型痛风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的信息,并构建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ROC
曲线
)
,得到一组湿热下注型痛风病的生物标记物

[0006]其中,有
19
个血液标记物表达水平升高,有
37
个血液标记物表达水平降低

进一步分析确认湿热下注型痛风生物标记物
A
:尿酸,上升
(AUC

0.983)
;生物标记物
B
:前列腺素
E2
,上升
(AUC

0.974)
;生物标记物
C
:脱氧胆酸,下降
(AUC

0.976)(
见图
7)
;生物标记物
D
,所述血清代谢标记物
D
选自:次黄嘌呤
、L

酪氨酸

吲哚

原卟啉原
IX、
共聚卟啉
III、
苯丙氨酸

磷脂酰乙醇胺

18:4(6Z,9Z,12Z,15Z)/22:6(4Z,7Z,10Z,13Z,16Z,19Z)

、3,4

二羟基扁桃酸

吲哚丙烯酸

皮质酮

十二烷酰基肉碱

胆绿素

棕榈酰肉碱
、17

β

雌二醇
‑3‑
葡萄糖
醛酸

花生四烯酸

磷脂酰胆碱

14:0/18:2(9Z,12Z)

和磷脂酰乙醇胺

20:4(5Z,8Z,11Z,14Z)/P

18:1(11Z)

,在患有湿热下注型痛风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

[0007]所述生物标记物
D
还可选自下列物质的一种或几种:
L

谷氨酰胺
、L

苏氨酸
、L

缬氨酸

胞苷
、L

亮氨酸
、L

色氨酸

苯基乙酰谷氨酰胺

牛磺酸

半乳糖基甘油

胆红素

甘胆酸盐

牛去氧胆酸

溶血磷脂酸

0:0/18:2(9Z,12Z)


胆酸

脱氧胆碱
、13



9,11

十三碳二烯酸
、N

琥珀酰

L,L

2,6

二氨基二聚物

溶血磷脂胆碱

20:5(5Z,8Z,11Z,14Z,17Z)/0:0


磷脂酰乙醇胺

22:4(7Z,10Z,13Z,16Z)/22:5(4Z,7Z,10Z,13Z,16Z)


二十碳二十烯酸
、4

羟基苯基丙酮酸

溶血磷脂胆碱

P

18:1(9Z)/0:0)


溶血磷脂胆碱

(18:3(6Z,9Z,12Z)/0:0


甾体酮葡糖苷酸

溶血磷脂胆碱

P

18:0/0:0


甘油二酯

16:0/LTE4/0:0

、16

羟基十六烷酸

磷脂酰乙醇胺

PGF1alpha/18:0

、(9S,10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检测血液标记物组合物的试剂在制备预测患者患有湿热下注型痛风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标记物组合物包括生物标记物
A、
生物标记物
B、
生物标记物
C
和生物标记物
D
,所述生物标记物
A
为尿酸;生物标记物
B
为前列腺素
E2
;生物标记物
C
为脱氧胆酸;生物标记物
D
包括下列物质的一种或几种:次黄嘌呤
、L

酪氨酸

吲哚

原卟啉原
IX、
共聚卟啉
III、
苯丙氨酸

磷脂酰乙醇胺

18:4(6Z,9Z,12Z,15Z)/22:6(4Z,7Z,10Z,13Z,16Z,19Z)

、3,4

二羟基扁桃酸

吲哚丙烯酸

皮质酮

十二烷酰基肉碱

胆绿素

棕榈酰肉碱
、17

β

雌二醇
‑3‑
葡萄糖醛酸

花生四烯酸

磷脂酰胆碱

14:0/18:2(9Z,12Z)

和磷脂酰乙醇胺

20:4(5Z,8Z,11Z,14Z)/P

18:1(11Z)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记物
A、
生物标记物
B、
生物标记物
D
在患有湿热下注型痛风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生物标记物
C
在患有湿热下注型痛风患者中表达水平下降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记物
D
可替换为选自下列物质的一种或几种:
L

谷氨酰胺
、L

苏氨酸
、L

缬氨酸

胞苷
、L

亮氨酸
、L

色氨酸

苯基乙酰谷氨酰胺

牛磺酸

半乳糖基甘油

胆红素

甘胆酸盐

牛去氧胆酸

溶血磷脂酸

0:0/18:2(9Z,12Z)


胆酸

脱氧胆碱
、13



9,11

十三碳二烯酸
、N

琥珀酰

L,L

2,6

二氨基二聚物

溶血磷脂胆碱

20:5(5Z,8Z,11Z,14Z,17Z)/0:0


磷脂酰乙醇胺

22:4(7Z,10Z,13Z,16Z)/22:5(4Z,7Z,10Z,13Z,16Z)


二十碳二十烯酸
、4

羟基苯基丙酮酸

溶血磷脂胆碱

P

18:1(9Z)/0:0)


溶血磷脂胆碱

(18:3(6Z,9Z,12Z)/0:0


甾体酮葡糖苷酸

溶血磷脂胆碱

P

18:0/0:0


甘油二酯

16:0/LTE4/0:0

、16

羟基十六烷酸

磷脂酰乙醇胺

PGF1alpha/18:0

、(9S,10S)

10

羟基
‑9‑
(
膦酰氧基
)
硬脂酸

(9S,10S)

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军黄闰月郭建文杨乐陈曲波孙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