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Cs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04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MSCs线粒体在制备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诱导性间充质干细胞
(iMSCs
线粒
)
体在制备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大范围骨缺损是骨科中常见的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包括创伤

骨感染

骨肿瘤切除术以及先天骨骼系统畸形等

由于治疗周期长,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大,目前骨缺损仍然是临床实践中的主要挑战之一

[0003]对于骨缺损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仍然存在争议

手术治疗是治疗骨缺损最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骨移植,
Masquelet
技术,
Ilizarov
技术等

然而,手术治疗后,较高的并发症和再手术率阻碍着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因此,临床上亟需应用其他的辅助治疗手段更好的治疗骨缺损

目前,已有报道利用骨髓浓缩液
(Bone MarrowAspirate Concentrate)、
富血小板血浆
(PRP)、BMP
蛋白等辅助治疗骨缺损

然而这些方法需要采集患者自身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额外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损伤

此外,对于
BMAC

EVEL 1
临床证据等级为
minimal
,而尚无临床证据支持单独使用
PRP
或与其他骨移植物联合使用来治疗骨缺损

有报道指出,
BMP
使用相关的疗效有限,且报告的并发症显着增加

目前也有实验研究表明,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复合型的支架用以修复骨缺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其制备工艺复杂,差异性打,转化率低,目前用于临床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继续进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0004]血管广泛分布在骨骼中,对于骨髓稳态维至关重要,已被证明在控制骨骼发育

骨折及伤口愈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为骨髓中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成熟提供了微环境,是治疗骨缺损的重要靶点之一

[0005]线粒体在过去三十年一直被视为医学的治疗靶点

靶向线粒体缺陷的研究非常丰富,提示其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线粒体移植用于修复组织功能的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兴趣

到目前为止,线粒体移植的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各种疾病模型,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肾损伤
、ARDS
等,但在治疗骨缺损中未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iMSCs
线粒体在制备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中的应用,更安全

便捷的辅助骨缺损的临床治疗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
iMSCs
线粒体在制备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进一步地,上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0010]进一步地,上述药物的剂型为注射液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
iMSCs
线粒体在制备促进血管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2]进一步地,上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0013]进一步地,上述药物的剂型为注射液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治疗骨缺损的线粒体注射液,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将
iMSCs
细胞消化后收集,离心,弃去上清液;
[0016]加入低渗细胞裂解液,振荡;
[0017]加入洋地黄皂苷,置于冰上并进行间歇性涡旋振荡;
[0018]加入等渗液,颠倒混匀后离心,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离心,弃去上清,用线粒体储存液重悬沉淀得到该注射液

[0019]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2×
108个
iMSCs
,胰酶消化后收集于
50ml
离心管离心,弃去上清,加入
10ml
低渗细胞裂解液,涡旋振荡
10s
后置于冰上
2min
;随后,加入
1ml 0.2
%洋地黄皂苷,置于冰上
5min
,每1分钟涡旋振荡
5s
;随后,加入
10ml 2
×
等渗液,颠倒混匀后
700g
离心
10min
,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
10000g
离心
15min
,弃去上清,用
1ml
线粒体储存液重悬沉淀,置于冰上,2‑3小时内使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上述线粒体注射液在制备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上述线粒体注射液在制备促进血管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在不额外造成患者损伤及痛苦的情况下,利用体外培养的
iMSCs
分离所得线粒体辅助治疗大面积骨缺损,以更便捷

安全的方法加速骨组织的愈合,为患者术后早期负重及功能锻炼提供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图说明
[0024]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线粒体压力测试结果;其中,图
A

bEnd.3
细胞线粒体压力测试耗氧图,图
B

E
分别显示了接受了线粒体的
bEnd.3
细胞具有更高的基础耗氧量

最大耗氧量
、ATP
生成和储备呼吸能力;
[0025]图2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
bEnd.3A/R
刺激及线粒体移植后
ROS
水平流式检测结果;其中,图
A
及图
B
显示了
A/R
处理后的
bEnd.3
细胞其细胞内
ROS
含量显著增高,而线粒体移植后其细胞内
ROS
堆积显著缓解;
[0026]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线粒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其中,图
A
显示了不同处理组的
bEnd.3
细胞随着时间变化的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iMSCs
线粒体在制备治疗骨缺损的药物中的应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注射液
。4.iMSCs
线粒体在制备促进血管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注射液
。7.
一种治疗骨缺损的线粒体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粒体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
iMSCs
细胞消化后收集,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低渗细胞裂解液,振荡;加入洋地黄皂苷,置于冰上并进行间歇性涡旋振荡;加入等渗液,颠倒混匀后离心,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离心,弃去上清,用线粒体储存液重悬沉淀得到该注射液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粒体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杰张长青廖鹏马一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