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网络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系统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区域碳排放监测是对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
这种监测通常旨在了解该地区的碳排放水平,以便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或制定政策以满足碳减排目标,这包括对工厂
、
电厂
、
暖气锅炉等燃烧源的碳排放监测
。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例如气体分析仪
、
烟囱排放监测仪等,可以实时监测这些排放源的气体排放,而使用移动边缘计算可以在接近数据源的边缘设备上处理和存储数据,以减少数据传输和延迟,提供更快的响应和更有效的网络资源利用,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将计算资源均匀分配在每个边缘设备上,这样在进行计算时导致计算的效率较低,一些碳排放量总数高的区域易发生计算资源不足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均存在上述问题;
[0003]例如在申请公开号为
CN115166146A />的中国专利中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
将需要进行碳排放检测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提取子区域中历史碳排放量总数,同时提取子区域中边缘检测设备的位置数据;
S2、
将子区域边缘检测设备的数量
、
监测的历史碳排放量和监测的历史碳排放量总数导入区域代表边缘监测设备获取策略中获取区域代表边缘监测设备;
S3、
提取每个子区域的区域代表边缘监测设备的历史同周期碳排放量检测数据代入周期影响系数计算策略中计算周期影响系数;
S4、
提取每个子区域的区域代表边缘检测设备的历史温度数据和历史碳排放量检测数据代入温度影响系数计算策略中计算温度影响系数;
S5、
将计算得到的周期影响系数和温度影响系数代入子区域排放量总数预估策略中进行子区域碳排放量总数的预估;
S6、
按照预估的子区域碳排放量总数对计算资源进行分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步骤:
S11、
将需要进行碳排放检测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子区域,且每个子区域中安装至少两个边缘检测设备;
S12、
提取子区域中边缘检测设备的实时监测数值,获取子区域中边缘检测设备的碳排放量变化曲线;
S13、
将子区域中各边缘检测设备的对应的碳排放量数值相加得到子区域中历史碳排放量总数曲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中的区域代表边缘检测设备获取策略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
提取子区域中边缘检测设备的数量
、
监测的历史碳排放量曲线和监测的子区域中历史碳排放量总数曲线;
S22、
计算子区域中第
i
个边缘检测设备的第
j
周期历史碳排放量占比,其中,子区域中第
i
个边缘检测设备的第
j
周期历史碳排放量为,占比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子区域中边缘检测设备总数,为子区域中第
k
个边缘检测设备的第
j
周期历史碳排放量,
k
属于(1,)中的任意一项;
S23、
计算子区域中第
i
个边缘检测设备的历史周期碳排放量平均占比,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历史周期数;
S24、
将计算得到的子区域中边缘检测设备的历史周期碳排放量平均占比降序排布,找到其中最大的历史周期碳排放量平均占比对应的边缘检测设备作为区域代表边缘检测设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中的周期影响系数计算策略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S31、
取子区域中区域代表边缘检测设备的历史同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集合和前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集合;
S32、
通过历史同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集合求历史同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平均值,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历史前
i
年的同周期的碳排放量;
S33、
将历史同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平均值和前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集合代入周期影响系数计算公式中计算周期影响系数,周期影响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历史同周期影响因子,为前周期影响因子,为前周期监测的碳排放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排放监测的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4
中的温度影响系数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41、
提取下周期的温度变化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李平,贺子林,张凯瑞,陈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山河数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