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439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其包括装置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水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不互溶油水两相等难分离介质的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紧凑式气浮装置因其占地面积小

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已经大量应用于海洋石油勘探平台

[0003]现有技术中,国内关于气浮分离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对于油水的分离效果明显,但在分离油水或其他多相介质时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的气浮装置功能较为单一,气浮
+
弱旋流的组合方式并不能实现较为彻底的油水分离,分离效率较低且占用的空间较大,现有的功能一体化整合方案也相对较少

旋流分离器无运动部件,其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

分离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特别适用于海上平台的油水分离,但是对于
30
μ
m
及以下的油滴颗粒分离效果差

波纹板聚结技术可以促进油滴的聚结,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通常作为辅助手段使用,一般不单独作为一种分离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以提高处理难分离的多相介质
(
如油水
)
的处理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筒体
r/>上部集水腔

上部集油腔

波纹板聚结模块

螺旋流道

收油桶

旋流器

气浮模块以及下部集油腔

其中:上部集水腔和上部集油腔沿从上自下依次设置于装置筒体的顶部且二者不连通,装置筒体上形成有与上部集油腔相连通的上部出油口和位于上部集油腔的下方的筒体入口;上部集油腔的底部连通收油桶,收油桶的底部形成有开口;下部集油腔设置于装置筒体的底部,气浮模块环向设置于装置筒体底部的外壁,装置筒体上还形成有与气浮模块相连通的注气口和与下部集油腔相连通的下部出油口;旋流器设置于收油桶内,旋流器的一端与上部集水腔相连通,另一端与下部集油腔相连通,旋流器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进气口;波纹板聚结模块

螺旋流道从上自下依次间隔套设于收油桶上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波纹板聚结模块构造为由表面波纹状的环形波纹板以筒体中心轴线径向排布而成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流道缠绕于收油桶的外侧,螺旋流道构造为具有若干个螺旋面,螺旋面设置成用于接收经波纹板聚结模块聚结的油滴,以形成稳定旋流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器与收油桶同轴且间隔设置,以使得收油桶与旋流器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油相流道,油相流道与上部集油腔相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浮模块构造为设置于装置筒体的外壁的环形储气腔,注气口与环形储气腔相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储气腔的内侧壁构造为装置筒体的外壁,环形储气腔的内
侧壁上形成有微米孔板,注气口与环形储气腔的外侧壁相连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器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底流管

旋流器小锥段

第二旋流器锥型筒体以及旋流器直筒体,底流管与上部集水腔相连通,旋流器直筒体与下部集油腔相连通,旋流器直筒体上形成有切向入口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器选自双锥型液液旋流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流器直筒体的底部轴线位置设置有旋流器溢流管,旋流器溢流管与下部集油腔相连通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通过增加分离次数而强化油水分离;各分离模块协同工作,互为补充,克服每个模块单独分离的缺点,实现对油水混合液的强化分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波纹板聚结模块的工作原理过程示意图

[0017]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旋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浮模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9]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旋流器的流体流动示意图

[0020]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筒体

上部集水腔
(14)、
上部集油腔
(9)、
波纹板聚结模块
(2)、
螺旋流道
(3)、
收油桶
(8)、
旋流器
(4)、
气浮模块
(11)
以及下部集油腔
(12)。
其中:上部集水腔
(14)
和上部集油腔
(9)
沿从上自下依次设置于装置筒体的顶部且二者不连通,装置筒体上形成有与上部集油腔
(9)
相连通的上部出油口
(10)
和位于上部集油腔
(9)
的下方的筒体入口
(1)
;上部集油腔
(9)
的底部连通收油桶
(8)
,收油桶
(8)
的底部形成有开口;下部集油腔
(12)
设置于装置筒体的底部,气浮模块
(11)
环向设置于装置筒体底部的外壁,装置筒体上还形成有与气浮模块
(11)
相连通的注气口
(6)
和与下部集油腔
(12)
相连通的下部出油口
(13)
;旋流器
(4)
设置于收油桶
(8)
内,旋流器
(4)
的一端与上部集水腔
(14)
相连通,另一端与下部集油腔
(12)
相连通,旋流器
(4)
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进气口;波纹板聚结模块
(2)、
螺旋流道
(3)
从上自下依次间隔套设于收油桶
(8)


[0023]请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筒体

上部集水腔
(14)、
上部集油腔
(9)、
波纹板聚结模块
(2)、
螺旋流道
(3)、
收油桶
(8)、
旋流器
(4)、
气浮模块
(11)
以及下部集油腔
(12)
;其中:所述上部集水腔
(14)
和所述上部集油腔
(9)
沿从上自下依次设置于所述装置筒体的顶部且二者不连通,所述装置筒体上形成有与所述上部集油腔
(9)
相连通的上部出油口
(10)
和位于所述上部集油腔
(9)
的下方的筒体入口
(1)
;所述上部集油腔
(9)
的底部连通所述收油桶
(8)
,所述收油桶
(8)
的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下部集油腔
(12)
设置于所述装置筒体的底部,所述气浮模块
(11)
环向设置于所述装置筒体底部的外壁,所述装置筒体上还形成有与所述气浮模块
(11)
相连通的注气口
(6)
和与所述下部集油腔
(12)
相连通的下部出油口
(13)
;所述旋流器
(4)
设置于所述收油桶
(8)
内,所述旋流器
(4)
的一端与所述上部集水腔
(14)
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部集油腔
(12)
相连通,所述旋流器
(4)
的底部侧壁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波纹板聚结模块
(2)、
螺旋流道
(3)
从上自下依次间隔套设于所述收油桶
(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聚结模块
(2)
构造为由表面波纹状的环形波纹板以筒体中心轴线径向排布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水强化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流道
(3)
缠绕于收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健华王通李宁马骏高建华何亚其田文尧夏宏泽聂心童付治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