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35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商品陈列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展架,包括平台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展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商品陈列台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展架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厂商在参加展会时,为了让摩托车立放时更稳固,通常都会借助特制的展架对摩托车的前
/
后轮进行支撑

摩托车展架通常的结构包括以下几类:
[0003]一类结构是具有一个宽大的矩形底座,底座通常采用各种管材焊接成框架结构,然后将摩托车推至框架结构中间,用各种卡扣结构卡合轮胎,为了防止摩托车倾覆,还需要用多道钢丝绳将摩托车的车轮或者车架绑缚到底座的框架上

但这种结构显得十分简陋,会大大拉低摩托车品牌的档次,而且在安放摩托车时比较费时费力,绑缚的钢丝绳存在松脱的安全风险

[0004]另一类结构是制作出一个与轮胎尺寸相吻合的凹槽结构,安放摩托车时,需要将摩托车举起,让车轮离地一定高度,再将摩托车车轮卡入凹槽中,比较费时费力,而且不同车型的摩托车车轮形状尺寸不一样,针对每个车型需要单独制备对应的凹槽结构,否者也存在摩托车摇晃

从凹槽中脱离甚至倾倒的安全风险

[0005]还有一类结构是三角叉结构
(
也叫前轮固定架
)
,主要结构为
XYZ
三个方向的三角叉支撑结构,
XY
向之间设有翻转档槽,
Z
向上设有竖直档槽,摩托车的车轮卡入两个档槽中实现停放

但这种结构的缺点一是整个结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二是翻转档槽容易回转,摩托车有从展架上退出的风险,不适合用于参展这种具有大量非专业人士触摸

试驾车辆的场景,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0006]因此需要一种占用空间小

适用性强以及安全性高的摩托车专用展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

适用性强以及安全性高的摩托车展架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摩托车展架,包括平台架

驱动机构

两副自紧机构和两个翻转夹,平台架顶面上设有凹槽,两副自紧机构和两个翻转夹分别位于凹槽两侧,凹槽内设有垫块,垫块底面与凹槽之间设有弹性件;驱动机构包括压板

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压板的一端铰接在平台架上,压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主动结构连接在压板的底面上或主动结构抵紧在压板的底面上,被动结构转动连接在平台架上,主动结构与被动结构连接,主动结构能够驱动被动结构沿着被动结构与平台架上的连接点转动;自紧机构包括转动臂和自紧臂,自紧臂的一端与垫块的端面铰接,自紧臂的另一端与翻转夹的底面铰接,转动臂的一端静连接在被动结构上,转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翻转夹的底面上,转动臂由一节臂和二节臂铰接而成,二节臂能够相对一节臂向自紧臂侧转动,自紧臂两端的铰接和转动臂与翻转夹之间通过万向节铰接

[0009]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0010]1、
由于自紧机构和翻转夹与平台架之间都是铰接的连接关系,使得自紧机构和翻
转夹在不受力时都可以伏倒在平台架上,能够大幅节省占用空间

摩托车安放在展架上时,整个结构也只占用摩托车下方和车轮下部两个地方少数空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在使用时,也可大幅减少占用空间

[0011]2、
在需要安放摩托车时,手推摩托车前进,让其车轮碾过压板,压板受压转动,带动主动结构驱动被动结构转动,从而驱动转动臂和自紧臂立起,进而带动整个翻转夹在车轮的两侧立起,当车轮继续向前压到垫块上后,垫块受压下陷,从而带动自紧臂沿下移,下移的过程中自紧臂向内侧夹紧,从而让翻转夹从车轮的两侧夹住车轮,然后车轮即可实现安放

不管车型变化

车轮的直径宽度变化,都能实现夹紧,适用性好

[0012]3、
摩托车安放好后,可依赖自身的重力一直保持翻转夹夹紧在车轮上,摩托车没有后退的风险,也不用担心夹紧力变松,安全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类结构都更高

摩托车退出后,自紧机构和翻转夹在自身重力下即可复位,不在占用空间,优化结构设计后,平台架可以设计成矮小的台面
(
仅余压板翘起在台面上
)
,整个结构简洁大方,不会拉低参展摩托车品牌的档次

[0013]可选地,所述主动结构为推杆,被动结构为杠杆,杠杆的中部与平台架转动连接,推杆的一端与压板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与杠杆的一端铰接,转动臂静连接在杠杆远离推杆的一端上

[0014]可选地,所述主动结构为齿条,被动结构包括转轴和齿轮,转轴转动连接在平台架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臂与齿轮或转轴固定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齿条远离压板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复位件

[0016]可选地,所述平台架上开有容纳驱动机构

自紧机构和翻转夹的容纳槽

[0017]可选地,所述翻转夹呈
Y
字型

[0018]可选地,所述翻转夹朝向凹槽的端部上设有缓冲垫

[0019]可选地,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壁为斜壁,且斜壁的斜率从凹槽的槽口到凹槽的槽底逐渐增大,斜壁上设有抵紧条

[0020]可选地,所述垫块的底面设有导向柱,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供导向柱插入的导向盲孔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摩托车展架的凹槽的纵向剖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摩托车展架的容纳槽的纵向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车轮碾压压板时自紧机构和翻转夹立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
A

A
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摩托车展架的容纳槽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平台架
1、
凹槽
101、
容纳槽
102、
翻转夹
2、
抵紧条
3、
垫块
4、
弹性件
5、
导向柱
6、
导向盲孔
7、
压板
8、
推杆
9、
杠杆
10、
转动臂
11、
一节臂
111、
二节臂
112、
自紧臂
12、
万向节
13、
车轮
14、
齿条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摩托车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架

驱动机构

两副自紧机构和两个翻转夹,平台架顶面上设有凹槽,两副自紧机构和两个翻转夹分别位于凹槽两侧,凹槽内设有垫块,垫块底面与凹槽之间设有弹性件;驱动机构包括压板

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压板的一端铰接在平台架上,压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主动结构连接在压板的底面上或主动结构抵紧在压板的底面上,被动结构转动连接在平台架上,主动结构与被动结构连接,主动结构能够驱动被动结构沿着被动结构与平台架上的连接点转动;自紧机构包括转动臂和自紧臂,自紧臂的一端与垫块的端面铰接,自紧臂的另一端与翻转夹的底面铰接,转动臂的一端静连接在被动结构上,转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翻转夹的底面上,转动臂由一节臂和二节臂铰接而成,二节臂能够相对一节臂向自紧臂侧转动,自紧臂两端的铰接和转动臂与翻转夹之间通过万向节铰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结构为推杆,被动结构为杠杆,杠杆的中部与平台架转动连接,推杆的一端与压板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与杠杆的一端铰接,转动臂静连接在杠杆远离推杆的一端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昌明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