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410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微球制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制备微球;培养模块,用于将所述微球进行培养,得到微球类器官;其中,所述培养模块包括反应器装置;图像评价模块,用于对所述微球类器官进行明场及荧光成像,并对微球类器官拍摄和保存,用于记录和分析微球类器官的实时生长动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器官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原代细胞或
2D
细胞系进行体外试验通常是药物进行动物体内实验或人体临床试验之前的必经之路

然而,传统的细胞培养由于单一的细胞结构与功能,通常难以有效地反应动物或者人体内真实情况,导致体外实验结果不可靠,致使一些潜在疗效好的药物在细胞体外试验阶段无法获得好的结果,而一些疗效差的药物反而进入到体内试验

药物体外试验亟需一个更理想的生物模型

[0003]类器官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组织结构及功能并能够长期稳定传代培养传统的基质胶包埋法是在大量的学术文献中提及的经典类器官培养方法

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的类器官还是在高校或者研究单位的实验室环境中培养,因此,类器官培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相关,并且在高校或者研究单位实验室一次只能构建少量的类器官,无法满足大规模药物筛选实验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微球制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制备微球;培养模块,用于将所述微球进行培养,得到微球类器官;图像评价模块,用于对所述微球类器官进行明场及荧光成像,并对微球类器官拍摄和保存,用于记录和分析微球类器官的实时生长动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制备模块具体包括:微流控剪切芯片(1),用于制备微球;基质加样锥形管(2),设置于所述剪切微流控芯片(1),并与所述微流控剪切芯片(1)连通,用于基质加样;微流控微管(3),其一端与所述剪切微流控芯片(1)的通道口相连,用于输送微球;三通喷头(4),其第一连通口连接所述微流控微管(3),第二连通口连接有空气喷头(5),第三连通口连接所述培养模块,用于将微球输送至所述培养模块中;其中,所述空气喷头(5)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模块包括反应器装置(6),所述反应器装置(6)具体包括:反应罐(
601
);顶盖(
602
),设置于所述反应罐(
601
);所述顶盖(
602
)上设置有进液孔(
603


出液孔(
604


进样孔(
605
)和抽样孔(
606
),所述进液孔(
603
)通过蠕动泵组(7)连接有培养基储液罐(8),所述出液孔(
604
)通过蠕动泵组(7)连接有废液储液罐(9),所述进样孔(
605
)连接所述微球制备模块,所述抽样孔(
606
)通过采样蠕动泵(
10
)连接所述图像评价模块;搅拌机构(
607
),包括旋转电机

搅拌轴和扇叶,所述搅拌轴的顶端连接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顶盖(
602
)并延伸至所述反应罐(
601
)中,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所述扇叶;
pH
计(
608
),贯穿设置于所述顶盖(
602
);溶氧量测定器(
609
),贯穿设置于所述顶盖(
602
);无菌过滤器(
610
),其底端连接有进气管(
611
),所述进气管(
611
)贯穿设置于所述顶盖(
60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评价模块具体包括:孵育单元(
20
),用于对抽取的微球类器官进行孵育成像;采样皿(
30
),其上设置有包埋的荧光标记物,用于与抽取的微球类器官反应;机械臂(
40
),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抓取和摆放所述采样皿(
30
);储皿站(
50
),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储存所述采样皿(
30
);荧光成像单元(
60
),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微球类器官进行明场及荧光成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类器官培养与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单元(
20
)具体包括:箱体(
201
),其上设置有容纳槽(
202
),所述容纳槽(
202
)用于容纳所述采样皿(
30
),所
述箱体(
201
)的一端设置有气管连接孔(
203
),用于外接气体保持所述箱体(
201
)内的空气环境;加热块(
204
),设置于所述箱体(
201
)上,并嵌入所述箱体(
201
)的侧壁内;顶盖框(
205
),设置于所述箱体(
201
)上表面,所述顶盖框(
205
)与所述箱体(
201
)通过磁吸(
206
)连接,所述顶盖框(
205
)上表面设置有镶嵌槽(
2051
),所述镶嵌槽(
2051
)契合连接有透明玻璃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江肖声平胡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济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