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光学临近效应的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解决光学临近效应的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光学邻近效应(
Optical Proximity Effect
,
OPE
)是指由于部分相干成像过程中的非线性空间滤波,像强度频谱的能量分布和位相分布相对理想像频谱有一定的畸变,并最终大大降低了成像质量
。OPE
使得芯片上的图形和掩模上的图形差别较大,例如线条宽度变窄
、
窄线条短点收缩
、
图形拐角处变圆滑等
。
随着掩膜版上图形尺寸的缩小,这种相邻图形之间的干涉和衍射效应更加明显,曝光后图形的偏差更大
。
[0003]微机电系统(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
MEMS
)制造技术中,应用接近
‑
接触式光刻机进行双面光刻是较为常见的光刻手段
。
但由于接近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解决光学临近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芯片的光刻工艺中,所述光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衬底处理:对作为芯片衬底的晶圆在
HMDS
烘箱内进行预处理,其中选取烘箱温度
120~170℃
,烘箱内保持时间
360~720s
;光刻胶涂胶:选取光刻胶厚度
0.7~2.8um
,分辨率小于等于
0.5um
的光刻胶进行旋涂于所述晶圆上;前烘:对涂有光刻胶的晶圆进行前烘,以使所述光刻胶固化,得到前烘后的芯片,其中,前烘温度
90℃~150℃
,前烘时间
60s~120s
;曝光:通过曝光系统在各自的光谱工作范围内对前烘后的芯片进行曝光,其中,曝光系统的曝光距离为
0~20um、
真空接触真空度
700~1000mbar
,曝光光源为
I
线占比
50%~100%、G
线占比
0%~25%、H
线占比
0%~25%
;显影:将曝光后的芯片进行静态显影
30~60s
,得到显影后的芯片;后处理:将显影后的芯片依次进行去残胶
、
图形转移和去胶,完成对芯片的光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光学临近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的厚度为
0.7 um~1.4um
;所述光刻胶的分辨率为
0.3~0.5u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决光学临近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的厚度为
0.7 um、0.8 um、0.9 um、1.0 um、1.1 um、1.2 um、1.3 um
和
1.4um
;所述光刻胶的分辨率为
0.3 um、0.35 um、0.4 um、0.45 um、0.5um。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玮婷,胡双媛,郄立伟,梁红雁,姜文慧,张琳琳,裴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晨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