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396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提供了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除硬水储存罐,第一储罐,第二储罐,软水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再生
,具体为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树脂再生
中,阳离子树脂交换器即软水器,为只填装阳树脂的装置,用于通过离子交换去除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当软水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树脂内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量增加,树脂去除钙镁离子的能力下降,需要使用再生药剂使其恢复处理能力,通常只使用盐酸作为再生药剂,而单一的再生药剂往往会使得后续膜系统脱盐率的下降,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现有再生装置管路较为复杂,无法实现管路共用,为了不影响后续膜系统的脱盐率下降,并使得树脂具备更好的交换动力的同时使再生装置的管路系统简易化,本专利提出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使再生装置实现管路共用,同时使用两种再生药剂,分别对软水器中树脂进行再生处理,以使得软水器出水呈中性,有效避免因出水为酸性水降低后续膜组脱盐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除硬水储存罐,第一储罐,第二储罐,软水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0004]所述除硬水储存罐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0005]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罐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储罐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管路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软水器相连通;
[0006]所述第一储罐内存储有第一溶液,所述第一储罐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向所述软水器提供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为酸溶液;所述第二储罐内存储有第二溶液,所述第二储罐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向所述软水器提供第二溶液,所述第二溶液为碱溶液;
[0007]所述软水器内具有树脂,所述树脂至少用于吸附所述废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所述第一溶液至少用于去除所述树脂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所述第二溶液用于中和所述软水器内的液体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液体流量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浓度检测装置和第一开闭装置,所述第一开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罐出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开闭,所述第一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管路与第四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和
\
或,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浓度
检测装置和第二开闭装置,所述第二开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储罐出口处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开闭,所述第二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开闭装置,所述第三开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路的开闭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储罐上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仪,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储罐内第一溶液的液位;和
/

,
所述第二储罐上设置有第二液位检测仪,所述第二液位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储罐内第二溶液的液位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储罐设置有第一进药口,所述第一进药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储罐内补充所述第一溶液;和
/
或;所述第二储罐设置有第二进药口,所述第二进药口用于向所述第二储罐内补充所述第二溶液

[0013]优选地,所述除硬水储液罐上还连通有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还与所述第一储罐以及所述第二储罐相连通;所述第五管路用于分别向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加入所述除硬水以对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进行冲洗

[0014]优选地,所述软水器上设置有酸碱检测器,所述酸碱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软水器的出口的液体的酸碱值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喷射器,所述第一喷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管路内流通的液体喷射至所述第一浓度检测装置上,和
\
或,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喷射器,所述第二喷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三管路内流通的液体喷射至所述第二浓度检测装置上

[0016]上述任意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
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进药口和所述第二进药口对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注入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
[0018]S2、
通过所述第一储罐将所述第一溶液输送至所述软水器中,用于至少去除所述树脂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0019]S3、
所述第一溶液输送输送完毕后,通过所述第二储罐向所述软水器输送第二溶液,对所述软水器中的液体进行中和;
[0020]S4、
当所述软水器出水口的液体的酸碱度达到设定区间时,第二储罐停止向所述软水器输送所述第二溶液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除硬水储存罐,第一储罐,第二储罐,软水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

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的配合将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与所述软水器相连通,通过第一管路将所述除硬水储存罐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相连通;通过所述第一储罐和所述第二储罐为所述软水器分别提供酸碱两种不同溶液作为再生液,并通过各所述管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所述除硬水

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的管路共享

[0022]经过上述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树脂再生过程中不再使用单一的溶液作为再生液,通过酸

碱两种溶液作为再生液,酸溶液用于去除所述树脂内的钙离子

镁离子等其他可导致水质变硬的离子,碱溶液用于中和所述酸溶液,以此对所述软水器内的酸溶液进行有效的中和,防止后续出水呈酸性,从而避免后续膜处理效率降低,通过简化管路,统一所
述除硬水

所述第一溶液和所述第二溶液所经过的管路,使得实际操作难度降低,并实现自动化树脂再生,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硬水储存罐,第一储罐,第二储罐,软水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

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所述除硬水储存罐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罐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储罐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管路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软水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储罐内存储有第一溶液,所述第一储罐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向所述软水器提供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为酸溶液;所述第二储罐内存储有第二溶液,所述第二储罐用于通过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向所述软水器提供第二溶液,所述第二溶液为碱溶液;所述软水器内具有树脂,所述树脂至少用于吸附所述废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所述第一溶液至少用于去除所述树脂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所述第二溶液用于中和所述软水器内的液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液体流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浓度检测装置和第一开闭装置,所述第一开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罐出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开闭,所述第一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管路与第四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和
\
或,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浓度检测装置和第二开闭装置,所述第二开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储罐出口处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路的开闭,所述第二浓度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的连接位置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开闭装置,所述第三开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路的开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路树脂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罐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焕珍赵薇江承付李气远朱忠文成党煜郑韶燕唐雁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