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53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可剥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粘剂
,具体涉及一种
UV
可剥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端智能手机的需求日益增加,手机保护壳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其中,聚碳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作为广泛使用的手机保护壳材料,对其形状

性能同样出现了更多要求

其中,防油防水的要求需要对表面进行处理,降低基材表面能,导致基材不易粘,而在对外形的加工过程中又需要保证材料未加工部分的完整性,故需要在基材表面添加保护层,以满足产品的加工需求

[0003]目前采用贴保护膜
(
例如,常规
UV(Ultra

Violet Ray
,紫外光线
)
可剥胶
)
的方式保护基材,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
保护膜太薄无法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一般保护膜都有一定韧性,多层粘附会导致加工过程中被切割的部分缠绕在刀具上,从而无法顺利加工;
[0005](2)
现有
UV
可剥胶粘接常使用在表面能适中的常见基材上,对低表面能基材粘接强度以及硬度不够,在加工过程中容易被刀片整块带离,形成卷刀,导致裁切面不符合尺寸要求等不良现象;亦或者是无法在
CNC
加工过程中或者加工后,对基材仍有足够的附着力,不符合后续加工要求

[0006]鉴于此,提供一种新的
UV
可剥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UV
可剥离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
UV
可剥胶对低表面能基材粘接强度以及硬度不够,导致在加工过程中被切割的部分缠绕在刀具上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
UV
可剥离胶粘剂,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各组分:
[0010]丙烯酸低聚物
42


49


丙烯酸单体
43


49


光引发剂2%
‑4%,以及填料2%
‑4%;
[0011]所述丙烯酸低聚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至少两个组分:环氧丙烯酸酯5%
‑7%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6%

12
%以及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30


36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用于粘接低表面能基材,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各组分:丙烯酸低聚物
43


49


丙烯酸单体
45


49


光引发剂2%
‑4%,以及填料2%
‑4%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低表面能基材包括聚碳酸酯

印制电路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对所述聚碳酸酯

所述印制电路板

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剥离力分别为
77

85N、65

72N、48

67N、93

110N
,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的硬度为
68

75D
,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的拉伸强度为
15

20MPa
,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的断裂伸长率为
97

145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氧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
400

600
,粘度为
6000

12000CP。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与所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
15000

20000
,粘度为
50000

80000CP。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丙烯酸单体包括4‑
丙烯酰吗啉

丙烯酸异冰片酯

四氢呋喃丙烯酸酯

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

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以及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引发剂包括1‑
羟基环已基苯基酮
、2

甲基
‑1‑
(4

甲硫基苯基
)
‑2‑
吗啉
‑1‑
丙酮
、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

二苯基
(2,4,6

三甲基苯甲酰
)
氧化膦
、2

苯基苄
‑2‑
二甲基胺
‑1‑
(4

吗啉苄苯基
)
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填料包括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填料包括
TS720、R974
以及
R972
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
R974
是由比表面积为
200m2/g
的亲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经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得到的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所述
R972
是由比表面积为
130m2/g
的亲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经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得到的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所述
TS720
是由中表面积的亲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经聚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得到的疏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UV
可剥离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各组分:丙烯酸低聚物
42


49


丙烯酸单体
43


49


光引发剂2%
‑4%,以及填料2%
‑4%;所述丙烯酸低聚物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至少两个组分:环氧丙烯酸酯5%
‑7%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6%

12
%以及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
30


3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UV
可剥离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用于粘接低表面能基材,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如下各组分:丙烯酸低聚物
43


49


丙烯酸单体
45


49


光引发剂2%
‑4%,以及填料2%
‑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UV
可剥离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表面能基材包括聚碳酸酯

印制电路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对所述聚碳酸酯

所述印制电路板

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以及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剥离力分别为
77

85N、65

72N、48

67N、93

110N
,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的硬度为
68

75D
,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的拉伸强度为
15

20MPa
,所述
UV
可剥离胶粘剂的断裂伸长率为
97

14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UV
可剥离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
400

600
,粘度为
6000

12000CP。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UV
可剥离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与所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
15000

20000
,粘度为
50000

80000CP
,断裂伸长率
≥25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UV
可剥离胶粘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单敏詹振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伯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