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及其安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48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及其安装工艺,包括机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及其安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马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及其安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声波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可以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例如作为电动牙刷的电动机芯,声波马达通电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声波马达循环运动产生一个高频震动,进而带动牙刷头产生高频震动,声波马达通过转子组件和线圈组件之间的电磁作用进行运动

[0003]现有声波马达运动方式为转子左右小幅摆动(
±7°
以内),转子的前端通过单面轴承与机壳连接,转子的尾端通过弹片与机壳连接,这种声波马达存在单面轴承的成本大

安装时繁琐不便捷技术缺陷,其次,单面轴承与弹片连接转子的结构形式,使转子在往复摆动过程中上下转动受力不一,易出现单面轴承损坏的现象,弹片与机壳

转子的连接稳固度低,长期使用后弹片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声波马达的往复式摆动速度以及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及其安装工艺,取消单面轴承与弹片的结构形式,改成双弹片体与转子的连接结构,降低成本,安装快速便捷,保证声波马达的使用寿命以及摆动精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包括机壳

转子组件以及线圈组件,转子组件包括转子体以及与转子体连接的双弹片体,转子组件通过双弹片体柔性悬挂在机壳上,转子组件在线圈组件的磁力作用下随双弹片体的柔性变形进行往复摆动,转子体的一端连接有外轴,外轴与转子体的中心

双弹片体的中心同轴设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双弹片体包括本体部以及置于本体部两侧的弹片体部,本体部与弹片体部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弹片体部的径向宽度小于本体部的径向宽度,本体部的中心具有矩形通孔一;一弹片体部的侧端置于转子体的外侧并连接有固定块一,另一弹片体部的侧端置于转子体内并连接有固定块二,转子体内具有容固定块二以及与固定块二连接的弹片体部嵌设的空腔,固定块二以及与固定块二连接的弹片体部距离空腔的内壁具有间隙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转子体上具有与双弹片体的矩形通孔一对应设置的矩形通孔二,转子体的两侧具有磁钢极片,且转子体置于矩形通孔二的两侧端均具有便于磁钢极片嵌设的限位槽体,两个磁钢极片前后对应设置,转子体靠近固定块二的位置具有对固定块二的外壁进行避让的凸出部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双弹片体与转子体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线圈组件包括与机壳固定的铁芯以及绕设在铁芯上的线圈,铁芯为
U
型状结构且包覆在两个对应的磁钢极片的外部,线圈与任一磁钢极片对应设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铁芯两侧端的上下位置均具有
L
型状的卡合件,卡合件与机壳相互嵌合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机壳包括上盖体以及下盖体,上盖体与铁芯上侧端的卡合件相嵌合,下盖体与铁芯下侧端的卡合件相嵌合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片体部与外轴

固定块一

固定块二均通过一体注塑连接,弹片体部与固定块一

下盖体之间通过销钉连接固定,固定块二与上盖体相接触卡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磁钢极片与转子体通过胶粘固定连接

[0014]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的安装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S1、
组装转子组件,将转子体与外轴

双弹片体

固定块一

固定块二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将磁钢极片固定在转子体对应的限位槽体内;
S2、
组装线圈组件,将线圈组件的线圈绕设在铁芯上;
S3、
组装线圈组件

上盖体以及转子组件,将步骤
S2
中组装完成的线圈组件与上盖体进行嵌合连接,将转子组件由上盖体向着线圈组件的竖直方向穿过,直至上盖体与固定块二接触并卡接;
S4、
安装下盖体,将下盖体套设在转子组件的尾部位置,同时下盖体与线圈组件相互嵌合接触,通过销钉将下盖体与转子组件的弹片体部

固定块一进行固定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双弹片体与转子体进行连接,双弹片体的两端与机壳连接,取消单面轴承与弹片的结构形式,改成双弹片体与转子固定的连接结构,降低成本,安装快速便捷;同时采用一体式的双弹片体与转子组件的连接形式,既保证了双弹片体与转子组件的连接强度,又保证转子组件在往复摆动过程中受力均衡,避免双弹片体发生变形,从而保证声波马达的使用寿命以及摆动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没有磁钢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双弹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
机壳
、2

转子组件
、3

线圈组件
、4

外轴;
11

上盖体
、12

下盖体;
21

转子体
、22

双弹片体
、23

磁钢极片
、24

固定块一
、25

固定块二
、26

空腔
、27

间隙
、28

销钉;
211

矩形通孔二
、212

限位槽体
、213

凸出部;
221

本体部
、222

弹片体部
、223

矩形通孔一;
31

铁芯
、32

线圈
、33

卡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3]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

转子组件(2)以及线圈组件(3),所述转子组件(2)包括转子体(
21
)以及与转子体(
21
)连接的双弹片体(
22
),转子组件(2)通过双弹片体(
22
)柔性悬挂在机壳(1)上,所述转子组件(2)在线圈组件(3)的磁力作用下随双弹片体(
22
)的柔性变形进行往复摆动,所述转子体(
21
)的一端连接有外轴(4),所述外轴(4)与转子体(
21
)的中心

双弹片体(
22
)的中心同轴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弹片体(
22
)包括本体部(
221
)以及置于本体部(
221
)两侧的弹片体部(
222
),所述本体部(
221
)与弹片体部(
222
)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弹片体部(
222
)的径向宽度小于本体部(
221
)的径向宽度,所述本体部(
221
)的中心具有矩形通孔一(
223
);一所述弹片体部(
222
)的侧端置于转子体(
21
)的外侧并连接有固定块一(
24
),另一所述弹片体部(
222
)的侧端置于转子体(
21
)内并连接有固定块二(
25
),所述转子体(
21
)内具有容固定块二(
25
)以及与固定块二(
25
)连接的弹片体部(
222
)嵌设的空腔(
26
),所述固定块二(
25
)以及与固定块二(
25
)连接的弹片体部(
222
)距离空腔(
26
)的内壁具有间隙(
2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体(
21
)上具有与双弹片体(
22
)的矩形通孔一(
223
)对应设置的矩形通孔二(
211
),所述转子体(
21
)的两侧具有磁钢极片(
23
),且转子体(
21
)置于矩形通孔二(
211
)的两侧端均具有便于磁钢极片(
23
)嵌设的限位槽体(
212
),两个磁钢极片(
23
)前后对应设置,所述转子体(
21
)靠近固定块二(
25
)的位置具有对固定块二(
25
)的外壁进行避让的凸出部(
21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弹片体(
22
)与转子体(
21
)通过注塑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弹片声波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3)包括与机壳(1)固定的铁芯(
31
)以及绕设在铁芯(
31
)上的线圈(
32
),所述铁芯(
31
)为
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婷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向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